创造“家”文化,助学生成长

2021-12-19 23:39施环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施环英

摘要:班级文化不仅是班级成员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可塑性极大,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以“家”为核心,力图使这份力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积极、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班级文化;家概念;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382

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沃土,班级文化是学生的自觉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全体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班级既是学校管理学生的单位又是文化渗透的平台。班级这个“家”是学生成长的幸福港湾,是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有利于团结班集体、形成正确价值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尝试为学生创造“家”的文化,实现班级管理的创新、班级文化个性化发展,助力“家人”的健康成长。

(一)集思广益,确定班名(组名)

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形成一种指导学生成长的精神文化。优秀精神文化的构建能够增加学生对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指引学生向着预期的目标携手奋进。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如制定班名、设计班徽、创作班歌等,给班级以独特的标识。学生集思广益的过程,既是推动达到班级文化的认同的过程,更是对“家”产生感情的过程。

“六(1)班”、“402班”等数字式班名在学校中最为常见,虽然便于管理,但无法展示出班级的特色与个性,难免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班主任个性化带班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给班级取个新名字,既可以突出展现班级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包含对班级的期待或祝愿。学生从自己的认知和个性出发,设计出的班名具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色彩,折射出班集体的特色文化群像。为班级取名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引导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是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憩居园地的第一步。例如:阳光中队、智慧果中队、机灵狗中队等等。

(二)自主创意,设计班徽

班徽是班级文化的提炼,是一个展示班级活力和凝聚力的标志。设计班徽的过程中,通过展示创意,从色彩、线条、图案、文字等设计中能解读出多重意义,全班交流评价抒发感想的过程,同学们不断主动地建构着班级文化的诸多内涵,群策群力使之趋于完善。由此,不再需要老师过多的强调或解读,班级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设计班徽能够强化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而佩戴班徽更能使产生一种仪式感,使学生产生“班级是我家”的感情。

(三)制定岗位职责,体现主体意识

1. 为增强“家规”在学生心的认同感,最终实现人人自觉遵守、主动维护,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当家做主”,人人参与岗位分工及要求的制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构造出一个既有效力又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

2.制定岗位职责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在校应该如何保持文明、卫生,也使学生感受到维护好班级这个大家庭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更使学生明白班级中的每一个岗位都是不可缺少的,自己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既是为他人服务的服务者,也是监督他人保持良好习惯的监督者。全班学生分工不分家,形成“班级人人有事做,班级事事有人做”的氛围

3.增设“家”管理监督机制

为了巩固“班干部为班级服务,为每一位同学服务”、“每一位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的认知,彻底消除“班干部 = 小領导”、“班级管理与我无关”的错误概念,班主任可以增设班级管理监督机制,让班干部在检查、监督全班同学的同时也被同学们监督着,从而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发展情商,懂得明辨是非,逐渐能成熟地面对班级里出现的问题并解决。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做好自己的事、关心他人的需要,彼此之间互相理解、关爱,营造出舒适的“家”氛围。

(四)营造温馨氛围,做生活美学家

班级是学生的“家”,让教室充满“人情味”、“生活味”,让学生在教室里感到最大程度的心灵放松和舒适有助于提升学习状态。而布置这样的教室,首先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其次,可以设立阅读角,营造读书氛围;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是制作的风景画来点缀教室。

传栏、中队角、黑板报、文化走廊等均是展示班级风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弘扬班级正能量的平台。班主任放手让学生布置展板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能力,又使学生拥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可以跳出已有的展示平台,在班级的教室内外的留白处设计专属于本班的“特色文化壁”。内容方面可以设计如“教师心语”、“小信箱”、“知识荟萃”、“小作家报”等板块,这些五花八门的栏目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和踊跃投稿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各展所长、百花齐放,对于班级文化建设与良好班风的形成更是大有帮助。

(五)开放评价、奖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

执行班级制度需要建立起有效评价机制,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可以是任课老师、同班同学、家长或校内外相关人员。评价的内容也是多维度的,包含学生的学习、守纪、劳动、锻炼、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班主任既可以选择定期反馈,也可以结合实际进行不定期的表扬或批评。可以阶段性地对班干部进行全班的“民意调查”,

将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结合起来。班级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校推优的依据,也可以本班设立奖项对学生进行表彰。这样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更会潜移默化为学生自觉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许文丽.小学高年级班级量化管理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11-212.

[2]卢天宇.主题式班级叙事研究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0(01):27-29.

[3]王海燕.小学书香班级建设探究[J].甘肃教育,2019(24):114.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