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霜
摘要: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小学数学里面包含了重要学习内容,遇到的难题可以反映出这门学科的灵魂和核心。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不仅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也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过程,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能够随机应变,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新课标中素质理念的提出,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自主的发现问题,说明问题并且最后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1.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思维无法完全沉浸在书中,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随时随地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虑,消除紧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教师要尊重不同性格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长,灵活的转换教学模式,帮助不同性格的学生来提升学习能力,同时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千万不可区别对待,还要做到多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为了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创造出自由平等,舒适愉快的教学环境[1]。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多发言,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勇于表达出自我的观点和看法,通过逐渐抵制紧张的情绪来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熟悉的事物来创设问题的情景。如:计算的房子面积有多大,如果房子不规则,就可以引导孩子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现存问题来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特性,针对这些小学生来提出一些比较幽默的、新颖的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学习“乘法除法”这节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述了一则小故事:“我今年6岁,弟弟的年龄是我的一半,那么我40岁的时候,弟弟多少岁?”这时班上有一个同学大喊了一声“20岁”听了这个答案,大家都笑了,这时教师又问“你们在笑什么,哪里回答错了,那正确的答案又是什么?”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会把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题目上,这个题目激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调动了学生们投身于课堂的积极性,精神处于集中状态的学生,会有大量的问题产生“我6岁时弟弟是几岁?我40岁时弟弟是几岁?”这样的问题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在新的知识领域多提问题
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教材中的难点,面对教材中的难点教师要灵活转换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有效地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法,把全体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组内成员对教学难点进行讨论,认真思考后表达自己对难点的看法并提出相应问题,最后由教师给出答案。
例如:在学习“能够被2整除的数”这节课时,教师先给学生们安排了一些问题进行练习,学生们计算完这些问题后,教师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这些小组开展激烈的讨论,在学生讨论出能被2整除的具体数后,又让学生们观察这些数的特征[2]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出新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顺着教师给的思路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的思路与教材相融合,有效解决了教材中的重难点,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也通过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提出质疑的习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只要耐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面对不同的事物,学生们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积极、耐心地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思维形成一种习惯时,就会大大加强学生对未知的事物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数学、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比一比”活动,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意义。比赛结束后,学生们可以主动完成一个提问记录手册。通过这类活动的经常性训练,数学课堂上的学生们会表现得更积极,他们勇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教师再讲“百分数意义”的课堂上,有的学生就会提出“那千分數呢?”不仅如此,有些同学对其他同学的看法存在异议时,也会勇敢地提出质疑,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结束语
教师要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模式,培养新的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所有的条件,掌握多种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水平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洪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6):199.
[2] 彭永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