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国胜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形成应试能力和学习思维的过程。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再单一地局限在学生算数、做题能力的培养上,它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的单向性讲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且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路,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针对教学中开展师生协作互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师生协作互动;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6-0046-02
随着人本教学理念的全面贯彻与落实,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的独角戏时代已经过去。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依靠教师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师生不仅要形成良好的关系,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所谓的师生协作互动,即教师发挥好本身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其疑问,在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掌握解题技巧,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的学习思维跟着教师的教学思维走,也就是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讲到的都是重点,教师教学未涉及的则是不需要学习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师生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缺少体验,而且,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处于被动滞留中,不利于其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以下笔者将从师生互动方式的单一性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上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有时师生互动方式单一,效果一般
所谓的师生协作互动,就是教师与学生都能全面认清自身的角色,采用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的模式。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由于固有思维的影响,有的教师习惯性地主导课堂,形成了教师问、学生答的交流模式。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惰性,一旦教师不提问,有的学生就不会主动发声,导致师生协作互动呈现出单向性。除此之外,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还体现在小组讨论中,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有的教师未能发挥出自身对于讨论环节的引导作用,导致有时学生的讨论过程缺乏时效性,甚至偶尔脱离课堂教学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但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一旦出现较难的问题,有的学生则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
2.有的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学习比较被动
对于师生之间协作互动教学的开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其切入点,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协作互动过程,不仅可以让教师得到更为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还可以推进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时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听讲和记笔记的过程,导致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逐渐变为知识的接收器,不利于其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策略分析
1.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唤醒式教育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是课堂的核心主导,学生在课堂中缺少自主性,处于被动式、机械化的學习状态下,整个数学课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低效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的形成。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实际中要把握好互动教学目标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唤醒式教育,将学生带入一个具有引导性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学生对相关新知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相关内容时,教师如何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呢?如“同一平面内,我们如何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学生会简单地回答出看两条直线是否有交点,如果有交点就不平行。那么,我们如何证明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呢?”然后,学生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索,有的学生指出,如果我们将两条直线平行的定理进行拓展,首先找到一条单独的直线为L1,然后找到一条与L1平行的直线L2,以L2做一个平面[α],学生通过观察发现,[α]平面内会有一条与L1平行的直线L2,这样可断定直线与平面平行。通过这样的问答互动,学生的思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的互动,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不是自主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其不断地针对题目进行剖析、指导后形成的。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指引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类比推理法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的运用,是教师与学生协作互动的方式之一,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依据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拓展。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思考、拓展,让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对新题目进行解答,实现解题效率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学习“空间向量”的相关这一部分知识时,由于知识本身的生疏性,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感甚至是厌学情绪。类比推理法的运用,让教师教学的方式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清楚地找到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差异。第二,在解题的思路上,学生对空间向量进行三维立体坐标系的建立。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将平面向量中未出现的知识结合到新知识中,学生能很清晰地运用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解决空间向量问题。通过这样的类比推理,学生不仅巩固了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而且掌握了空间向量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信心的建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3.以拓展设计为核心问题,完成知识建构
纵观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题不仅应是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应是其思考、探究、应用知识等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以考试大纲为基础,也就是说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课本没有涉及的教师就简单带过,导致有的课堂教学缺乏时效性,有的学生视野变得狭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互动性核心问题的设计,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以拓展设计为创新点,让学生接触更多数学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实现对学生应用知识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拓展问题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学过的空间几何体有哪些?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梳理,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根据这些图形整理出相关的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和体积计算公式。第二,这些计算公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呢?又有哪些共同点呢?学生对以上的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形成一个逻辑化与条理化的知识网络。第三,根据学生寻找到的共同点和知识逻辑拓展设计,如将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拆分成圆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转化掌握知识。这样的拓展性问题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简化学生记忆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互动切入点的掌握是开展互动教学的核心,无论是导入式的问题设计,还是引导性、转换性、分析性环节的指导,都是开展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的途径,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能够在开放式、实践式、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中认识到知识与知识存在的关联,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红.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27):90-91.
[2] 夏定强.优化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四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6):63-64.
[3] 沈红莲.高考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之研究(二):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26.
[4] 周正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高考,2019(6):161.
[5] 田苗苗.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师生互动”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25):39.
[6] 李龙梅.高中数学课堂互动行为的发展性研究[J].中华少年,2019(11):179.
(责任編辑 黄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