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深度学习的美工区材料有效性投放案例研究

2021-12-19 21:08徐莺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有效性

徐莺

摘  要:区域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等,其实质都是为了帮助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支持幼儿走向深度学习。教师如能尝试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从易由难的游戏,走向深度学习,他们就能获得不同且逐步累积的关键经验,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本文聚焦美工区,从材料的合理呈现是基础;观察的持续记录是关键;策略的不断调整是核心三个方面梳理美工区材料投放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美工区材料投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0-0079-02

【Abstract】The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form of regional activities are in essence to help children acquire key experience and support children to go to deep learning.If teachers can try to create an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to support children to play from easy to difficult games to deep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evel,they can obtain different and gradually accumulated key experience,so as to achieve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rt Zone,from the reasonable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s is the basis;the continuous record of observation is the key;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strategy is the core three aspects to sort 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rt Zone material delivery strategy.

【Keywords】Deep learning;Material delivery in art zone;Effectiveness

1. 問题的提出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的教师不断调整区域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等,其实质都是为了帮助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支持幼儿走向深度学习。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发展其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区域活动作为幼儿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教师能尝试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从易由难的游戏,走向深度学习,他们就能获得不同且逐步累积的关键经验,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发展。

审视我园区域活动现状,老师们在区域环境的创设方面已经有了探索与尝试,但是对于材料有效性的投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以美工区最为明显。因此,本次课题研究聚焦美工区,希望能以有效性的材料投放来实现支持幼儿在美工区的深度学习,梳理美工区材料投放有效性的策略,形成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案例。

2. 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案例研究,选择SY幼儿园中三班美工区对其进行材料提供有效性的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符合以下条件:一是由《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评估量表》、《幼儿深度学习评价量表》测评后结果不尽理想;二是SY幼儿园典型的中班美工区活动;三是通过与所在班级教师的访谈,确定该班级在美工区域材料投放存在提升的需求。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以“美工区材料投放”、“深度学习”为关键词的文献、期刊杂志等网络资料,梳理界定本课题中“美工区材料”“有效性投放”的概念和内容,为研究奠定背景基础。第二,观察法。本研究以SY幼儿园幼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深度学习的内涵和具体特征表现,对美工区域活动进行观察,通过文字、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并整理分析,了解美工区材料投放的现状和幼儿深度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策略。第三,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积累第一手过程性资料,为研究、论证提供依据,按“发现问题——学习理论——建立课题——开展研究——解决问题——反思总结,形成课程体系”这一基本过程,循环往复、步步推进实践与研究。第四,案例分析法。结合区域环境和深度学习的具体表现特征,对美工区活动的开展过程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并将其整理成具体案例。对照深度学习的具体表现,通过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在深度学习各个方面存在的优点和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美工区材料投放方面的有效策略。第五,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中某阶段或对整个过程的反思,通过对幼儿的发展轨迹、活动行为的案例分析,优化美工区的构建,提升教师课题研究中的指导和评价的能力。

(3)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深度学习: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地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发展其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第二,区域活动:一种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形成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动。 区域活动的核心思想是“亲密”和“开放”。第三,美工区:华爱华认为美工区是为幼儿提供自主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一个重要场所。张念芸认为美工区是幼儿进行自由欣赏和美术创作的一个活动区域,它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空间,它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与材料以便于他们游戏、学习和美术创作。吕颖认为,美工区是幼儿进行绘画、剪贴、立体造型及欣赏美术作品,并通过各种工作及材料表达所思、所学的学习区域。

综合以上,美工区是指班级中设置的一个专门进行美术活动的区域,是践行艺术领域教育目标的主要区域,是艺术活动的延伸及幼儿感知、体验、探究的场所。幼儿在这个活动区内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手工制作及欣赏艺术作品以培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 美工区材料有效性投放的实践分析

在美工区活动中支持幼儿从“摆弄”、“浅尝辄止”走向深度学习,首先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创设适宜的美工区域活动环境。这里的环境包含物和人两个方面。材料就是适宜环境的基础,而教师的观察、分析与支持策略的调整则是适宜环境的灵魂。

(1) 材料的适宜呈现是基础

美工区的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可观。适宜的呈现既体现了教师对美工区域活动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又呈现出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

案例A:第一周美工区域活动开始5分钟后

灰衣服女孩完成了花瓶的折剪后,她把小剪刀放到了桌子中间的白色框里,这个框里躺满了小剪刀。白色框边上堆了很多白色的A4纸,还有两支固体胶。一会儿,青衣男孩和粉衣女孩一起离开了美工区。两个人走到活动室前面的组合柜边,打开了其中的一扇橱门,脑袋探进去捣鼓了半天,最后分别拿着一张黄色和紫色的纸回到美工区。这时,灰衣服女孩已经完成了她的作品。

案例B:第三周美工区域活动开始5分钟后

藏青色衣服女孩在白色纸上画了水母,剪下来以后,看到旁边花衣服女孩的水母画在了绿纸上。于是站起来离开了座位,来到了置物架上。置物架上放着各种材质的纸张,最上层的都是彩色打印纸,这些打印纸按不同的大小摆放着。女孩一下就选好了需要的尺寸和颜色,马上回到座位上继续做水母。红衣服女孩贴好水母后,起身来到了后面的柜子边。一排笔筒里插着各色水笔、马克笔、蜡笔。红衣服女孩很快选择需要的颜色笔,继续进行活动。

通过案例A和案例B,我们可以发现:班级美工区材料投放在没有调整之前相对封闭,不能满足孩子的操作需求。 调整之后的美工区材料投放没有遮挡地呈现在幼儿日常活动的视线范围之内,幼儿随时看得到,取放更是灵活自如。尤其是在材料的摆放上进行了同种材料的分类,并充分利用空间的特点进行呈现,注意了色彩的搭配,既体现了秩序感,又存在关联性,给予幼儿隐性的支持。这种材料适宜的呈现,不仅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又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幼儿的美感,更为他们的深度学习提供可能。

(2)观察的持续记录是关键

在适宜的美工区域材料投放之后,幼儿的深度学习可能发生,但是这种发生需要教师在持续的观察记录中才能获得。

第一主题结束后与G 老师的访谈

Z:这个主题中,你对美工区的观察次数有多少?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孩子们在美工区的活动中有深度学习发生吗?

G:我每周观察两次,每次10分钟。每次观察的对象都不一样,孩子们只是围绕主题进行活动,更多的是完成任务,深度学习几乎没有看到。

Z:建议你每天都进行观察,用视频记录下来,然后当天就进行分析,一周下来再进行比较分析与汇总。

第二主题结束后与G 老师的访谈

Z:这个主题实施中,每天都坚持用视频记录、用文字分析了吗?

G:坚持了,积累了很多素材。我竟然真的发现了孩子的深度学习。

Z:每个孩子都有,还是个别现象?

G: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发生,但是在一些能力发展相对好的孩子身上更容易看到。特别是坚持每天观察后,我对孩子活动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很多,对于他们行为背后的解读也有了提升。最关键我在每天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孩子们身上不同的学习品质与特点。

G老师从一周两次的观察记录上升为每天的观察记录,从单一的文字记录拓展为文字、视频的多元记录后,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区域活动素材,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能够在专注的观察中发现孩子的深度学习,这是持续观察的结果。只有在持续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美工区活动中幼儿的真实表现,发现他们现在有了什么,还要什么,明确我们还可以怎样去支持,如何去支持。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导向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行为,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3)策略的不断调整是核心

在美工区环境的创设中,除了遵循幼儿年龄特点之外,充分考虑班级的空间特点合理规划,基本材料的呈现关注幼儿活动的需求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指导策略的不断调整。

第一,循着主题脚步走:不同主题背景下,美工区区域材料的投放侧重是各不相同。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题中,可以提供各色皱纹纸、彩纸进行柳树、柳枝的制作,提供宣纸进行风筝印染,提供轻黏土进行春天花草的搓捏;在随后的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中,提供各种大小、花纹的轮子进行创意装饰,收集各种大小的纸盒进行交通工具的表现美化。第二,循着发展水平走:根据全班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確定某一个内容为美工区的重点,例如剪纸、线描、折纸等,在系列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某一美工技能的习得、积累与发展。与此同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如同样是剪纸活动,能力差的孩子可以降低难度进行活动,给予图形模板,分步骤完成,邀请同伴合作完成等。第三,循着新的需求走: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的美工技能不断提升,他们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敏锐地关注到幼儿新的需求,灵活增添或取舍材料。如在线描活动一阶段时间后,幼儿不满足原来区域中给予的线描基本技能的练习,教师发现后要马上更新,给予幼儿新的挑战。在线描工具的提供上也要从原来黑色的粗细两种笔改为彩色的粗细笔,这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与此同时也引发深度学习的可能。

4. 结语

能够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美工区活动,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适宜的美工区材料有效投放离不开教师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美术现有发展水平的了然,离不开教师对区域环境的合理规划与构建,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能够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美工区活动,是建立在教师运用多元方法坚持观察记录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得益于教师支持策略不断调整变化的助推之下,更是教师教育理念从理论到行为实现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

[2]戈柔.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班级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M].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