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秋实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提升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认同,有利于指导少数民族群体的生产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正面临民族身份认同不深刻,将中华文化等同汉文化的错误认识,多元文化冲击和少数民族文化劣势等困境。党和国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下,仔细研究和探索文化以及文化认同生成、发展、变化规律,全力提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强化少数民族公民身份意识,建构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体系,以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为抓手,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华文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1-0116-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五千年来56个民族不断交流融汇,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认同是维系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对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牵引作用。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巩固中华民族心理根基,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一、提升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呈现集各民族文化精粹的多元一体格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总结、凝练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各民族文化同根同源,在各族人民长期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认可和肯定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以主体身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本前提和实践基础,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
(一)文化认同有利于指导少数民族群体的生产实践
文化认同是人的意识的具体形式,本质上是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主观加工后的反映。把握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必须将少数民族人民的主观认识与其生活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的长期时间中提炼出来的文化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对自然万物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凝练,是源于实践的、接受了实践检验的、能够指导实践的正确反映。提升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人民充分汲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文化自信是全国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历史价值、时代价值的高度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的深度认同和坚定信心。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前置条件,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发展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可激发文化自信内生驱动力,促进优秀文化生根发芽,汇聚各族人民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认同。以文化认同推动文化自信,深化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文化基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首次提及“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从“培养”到“铸牢”,体现了党和国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提升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认同,让各族群众对国家和民族情感的心理层面趋向“和合”,可淡化自然和历史原因引发的民族心理角色离散与文化边界意识,激发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豪感、建设参与感和发展获得感,为推进民族和谐、和睦、和善以及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强力支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文化基础。
二、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困境
(一)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缺乏深刻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56个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群体对公民身份的理解各异。真正的身份认同应当是在集体意识层面上,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情节、历史传承,深层次的身份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进程无法绕过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制约,在不动摇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前提下,深化少数民族地区群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是当前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二)将中华文化与汉文化画等号,将少数民族文化剥离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数千年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出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在齐汇共融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季羡林指出:“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所有民族都有一份。”[4]近代,有别有用心者传播出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不属于中华文化的错误信息,企图贬低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妄想割裂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历史联系。配合泛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思想荼毒,蓄意树立民族壁垒,掩盖各民族文化同根同源的关联性,最终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动摇国家稳定的险恶目的。
(三)双重维度的文化劣势引发文化认同迷失
当代民族文化劣势包含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式微和主流中华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主导力不强。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在西方国家的军事、经济、文化的多重压制下,中华文化跟不上时代、制度和文化都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在部分国人心理“扎根”。部分西方文化的簇拥者、追随者极力贬低中华文化的卓越成就,鼓吹西方文化文明的先進优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得到深层次发掘和大范围推广,已再次得到全世界的瞩目。新时代我国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后,形成了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先进性、为人民服务且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5]。当前少数民族群体在世代生活的民族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历经本族历史检验的“社会运行规律”已经根深蒂固,稳定而封闭的文化氛围无形中拒斥了部分主流文化的浸润,少数民族群众在接触主流文化时而交融、时而离散,阻碍少数民族群体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四)多元文化冲击干扰文化认同的理性选择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当前的文化体系的内涵不断拓展,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外来文化互相渗透交融。这种多元文化体系对少数民族个体,特别是仍然处于价值观、文化观未完全稳定成型的青少年群体产生了影响。少数民族群体在选择消化和呈现文化内容时,容易受多元文化干扰,弱化民族文化认同。原本处于非主流位置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无法有效与中华文化形成合力对少数民族群体进行价值判断指导,本土文化创新能力后劲不足,使得原本推广和传播困难的少数民族文化湮没在“快餐文化”的大潮之中。
三、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策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化认同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和肯定性认知,对主体的实践产生反作用。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会随主体和客观世界的变化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发生转变。要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必须从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和认识能力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具有一定独立性,但源于经济基础[6]。我国沿边地区分布着 140个县级行政区,面积多达 200万平方公里,人口2450万人,分别占全国面积的20.8%和人口的1.8%[7]。少数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物质生活提高是主要矛盾。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境外敌对势力蛊惑人心、宣传分裂,干扰文化认同实效。文化认同的直接前提是物质支撑和保障,切实提高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缩小区域间、民族间的贫富差距,是提升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认同,实现各族文化交融的关键。社会成员对主导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只有从利益满足和情感归属中才能实现[8]。因此,宏观上,各地政府要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发展实际,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微观上,提升少数民族成员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现产业脱贫和技术脱贫。
(二)强化少数民族公民身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工作十分重视通过政治制度和各项政策强化少数民族群体的公民身份,利用政治和文化相互影响,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身份认同带动文化认同。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的公民权利,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维护各族人民大团结。党和国家将依法治国与民族区域自治紧密结合,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行和创造性,同时杜绝民族歧视现象,因地制宜地平衡好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建设,始终坚持人口众多民族与人口稀少民族、经济发达民族与经济落后民族、不同历史背景与不同文化背景人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取消现存的特定族群在政治经济法律方面不适当的特权,为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各方面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最终通过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政治身份认同驱动文化认同。
(三)建构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体系
文化认同源于共同文化体系,而共同文化体系则由各民族共同建构。共同文化体系是全体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建造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群体独有的文化标识。“共同文化”能够将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凝聚到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中,使具有分裂主義倾向的团体或个人成为少数,从而维护民族国家统一[9]。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体系不断丰富扩容的过程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持续创新、发展、交融的过程,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为少数民族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后,依然为保持民族独特性、生命力、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首先,保持推广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常态化,为多民族文化间的交流、转化、融合提供载体。将通用文字推广作为文化治理、文化认同塑造、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国策,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抓起;其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共同价值追求引领共同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精髓,是符合新时代要求、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础;最后,以深度文化交往拓宽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认同路径。国家要为促进各民族广泛性和全面性交往创造条件,消除民族间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在“各美其美”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确保从简单的物质文化交往向深层的精神文化交融不断推进,营造各民族间在文化内容、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敬佩。
四、结语
总之,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是一项长期、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仔细研究和探索文化。基于文化认同生成、发展、变化规律,开展实地调查、积极作为、因地制宜,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祁进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认同(新论)[N]. 人民日报,2021-04-13(05).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76.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4] 蔡德贵. 季羡林先生临终前关注的八个问题(上)[J]. 探索与争鸣,2010(01):94-97.
[5] 高宇. 文化自信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生成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20(10):152-156.
[6] 张全峰.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101.
[7] 胡超. 中国沿边开放滞后的原因与模式演进研究综述[J]. 区域经济评论,2015(05):59-64.
[8] 刘亚妮. 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6:239.
[9] 马戎.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85.
(荐稿人:宋玉军,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