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2021-12-18 12:47王福园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王福园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有关重阳节的传说在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中有记载,大概的故事情节如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長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书籍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秋高气爽,让我们一起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吧。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怀念一枝茱萸
刘秋梅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吃重阳糕
漫话茱萸
茱萸,请给我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