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金霞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盐城 22400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临床诊断及治疗肝、胆、胰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ERCP下可实施多种介入治疗,包括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等[1-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ERCP逐渐从诊断方法转变为诊疗一体技术,在肝、胆、胰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逐渐取代开放性外科手术,广受医患欢迎[3-4]。不过ERCP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普通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在1%~10%之间,高危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接近30%[5-6]。所以,对于应用ERCP进行诊治的患者,做好术后急性胰腺炎的预防非常重要。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被证实对急性胰腺炎有预防作用。该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84例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双氯芬酸钠对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抽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26~86岁,平均(51.46±12.87)岁。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7~88岁,平均(52.38±13.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上;②择期接受ERCP术;③术前血清淀粉酶处于正常水平;④术前无急性胰腺炎表现;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所在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活动期急慢性胰腺炎;②对非甾体类消炎药过敏;③心肺肾脏功能障碍;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造影剂过敏。
两组患者均经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ERCP,所有操作均相同,术前保持6 h以上禁食,术前30 min静推哌替啶(国药准字H42022074)50 mg、地西泮(国药准字H14022662)5 mg、 东莨菪碱 (国药准字H11020872)0.2 mg。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 h、术后24 h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测定术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指标水平正常后开始提供流食。术后对照组常规予以禁食、抑酸,给予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50 mg双氯芬酸钠(国药准字H10920060,规格:50 mg×5片×2板)塞肛。
比较两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急性胰腺炎判断标准:腹部疼痛、压痛感存在超过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至少3倍。
比较两组术后胆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发生率。
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分别在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进行血清淀粉酶水平测定,进行术后白细胞计数测定。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胆道感染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s)
组别术后住院时间(d) 总住院费用(万元)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5.53±1.96 7.27±1.62 4.435<0.001 1.26±0.52 1.79±0.66 4.088<0.00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与组内术前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对比(±s)
注:与组内术前比较,*P<0.05
组别 白细胞计数(g/L)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血清淀粉酶(U/L)术前 术后6 h 术后24 h 8.86±2.19 9.21±2.41 0.697 0.488 100.46±15.42 97.67±13.67 0.877 0.383(210.52±58.76)*(220.63±61.44)*0.771 0.443(188.62±51.43)*(202.42±45.15)*1.307 0.195
ERCP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穿孔、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尤以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最高、严重程度最高。虽然大部分术后急性胰腺炎为轻度或者中度,但有小部分患者为重度[7]。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严重影响到ERCP整体效果,为了控制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研究中尝试应用过多种药物,如肝素、生长抑素、加贝酯、别嘌呤醇、硝酸甘油、奥曲肽等,但均未获得完全满意的预防效果[8-9]。
近些年随着研究深入,逐渐发现NSAIDs在ERCP术后的应用价值,不过也发现不同类型NSAIDs使用的疗效存在较为明显差异[10]。研究在ERCP术前即给予吲哚美辛100 mg,发现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相较未使用的一组明显减低,且出现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其严重程度也相较更低[11]。研究对ERCP术后患者即刻给予100 mg双氯芬酸钠,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联用双氯芬酸钠组明显更低[12]。该研究中,观察组在术后ERCP术后即刻经直肠给予50 mg双氯芬酸钠,结果显示术后胆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 14.29%)(P<0.05),提示在ERCP基础上联用双氯芬酸钠这一NSAIDs可实现对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有效预防。相关研究也显示,双氯芬酸钠用于ERCP术后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10.8%(P<0.05)[13]。该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均可证实双氯芬酸钠对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价值。双氯芬酸钠作为异丁芬酸类衍生物,可对环磷酸腺苷合成产生抑制,控制释放溶酶体酶,阻碍生成过氧化物阴离子,因此能实现对炎性水平的控制,对急性胰腺炎形成良好预防作用。
该研究中,两组术后6、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与组内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RCP会引起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术后随着时间延长,其水平会逐渐下降,该研究观察至术后24 h未下降至正常水平,考虑与观察时间不足有关。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均处于正常水平,提示ERCP治疗或联用双氯芬酸钠均不会对白细胞计数产生明显影响。该研究中,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 (5.53±1.96)d,总住院费用为(1.26±0.52)万元,均少于对照组(7.27±1.62)d、(1.79±0.66)万元(P<0.05),提示ERCP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治疗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患者可更迅速出院,因而医疗费用也能相应减少。研究也提出,ERCP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可通过减少急性胰腺炎发生而帮助患者更快速出院,降低患者医疗负担[14]。
综上所述,ERCP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不会对血清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但可减少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