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刚
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心内科,江苏常州 2133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主要是基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一种恶性病变,患者冠脉血供骤然减少或者直接中断,导致心肌长时间处于严重急性缺血状态并最终坏死,心肌纤维随之溶解形成肌溶灶,逐渐产生肉芽组织,引发胸闷胸痛等一系列症状,或者心功能严重受损,致死率较高,此种心电图征象呈现为ST段抬高的特点[1]。研究表明,STEMI早期采取急诊PCI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将梗死相关血管打通,尽快恢复心肌再灌注,从而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缓解胸痛并抑制左室重构的目的,以减少临床死亡病例[2]。因此,该研究以该院2017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5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选该院收治的50例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3.6±1.4)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3~79岁,平均(64.9±2.8)岁。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用药为硝酸异山梨酯片(国药准字H37022795),5 mg/次,2次/d;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051971),5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国药准字H20133127),用量10 mg/次,2次/d。
观察组采用急诊PCI治疗,常规冠脉造影评估患者基本情况,以桡动脉为介入手术入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负责操作,完成冠脉支架植入。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化次数、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病率及心源性休克病死率。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更早,CCU监护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首次排便时间(h)CCU监护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52.88±3.51 40.26±1.75 16.088<0.001 53.40±7.82 37.94±5.36 8.153<0.001 12.98±3.77 8.86±0.69 5.375<0.001
两组快速型和缓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化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化次数对比[(±s),次]
表2 两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化次数对比[(±s),次]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快速型前降支 回旋支 右冠脉缓速型前降支 回旋支 右冠脉29.91±3.55 31.71±6.30 1.245 0.219 43.97±4.20 42.31±1.30 1.888 0.065 9.95±1.16 33.85±4.29 33.11±3.37 0.678 0.501 40.24±1.60 39.88±1.85 0.736 0.465 30.59±6.24 29.17±3.50 0.992 0.326
对照组中8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7例因心源性休克死亡,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无心源性休克死亡病例。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病率(4.00%)、心源性休克病死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5.980,P=0.027、0.014)。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诸多治疗方案中,临床基本都遵循早期恢复心脏再灌注,控制梗死灶面积,尽力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肌缺血部分,最大限度维持患者心脏功能等统一原则,而早期重建心脏血运则有利于大幅降低临床病死率[3~4]。在现阶段临床介入医疗设备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急诊PCI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心肌梗死临床第一线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伴有合并心源性休克合并症的患者时效果更为突出[5]。相比于其他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创伤更小,可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心脏血流灌注,成功率较高,在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可减少缺血再发及再梗死率,加上没有绝对禁忌,因而在STEMI临床救治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6~7]。但也有报道称,STEMI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后,梗死血管虽然已经开通,但近期依然会出现一系列心脏不良事件,预后较差,这可能与患者自身身体条件较差或操作者临床经验有关[8~9]。
该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更早,CCU监护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病率(4.00%)、心源性休克病死率(0.00%)明显更低(P<0.05),与相关报道的4.25%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病率和0.15%的心源性休克病死率相符[10],提示急性PCI对STEMI患者的疗效值得肯定,而且安全性较高。但临床研究分析表明,NTproBNP、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病至PCI时间、高尿酸血症、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均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11-12]。临床应充分重视此类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预防,以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PCI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且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