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祥
摘要:数学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思维,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单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385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推理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核心素养,老师需要在教学活动落实的过程中采取相关的措施着重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不断强化学生的推理意识,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促进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认知。下面就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在旧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激发学生的推理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素养。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的数学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模块都是相互串联的[1]。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以往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推理,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关联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有效实现新知识的学习和认知。
比如老师在开展“四则运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四则运算是加减乘除运算的融合,之前学生已经对加减乘除的运算进行了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回忆,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最后再通过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比如4×9÷(4+8)=?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学生先计算出了括号里4+8的值,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进行乘除法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旧知识对新知进行了探索和推导,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率,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数学推理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发展学生的推理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想促进学生推理思维的有效发展和提升,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质疑,为学生提供推理的机会,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2]。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其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促进学生针对自己的猜想和疑惑在既定的情境中对新知进行积极主动的推理和探究,深化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思维。
比如老师在开展有关于“圆的周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性的设置问题情境锻炼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首先老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如下情境:两只小乌龟以同样的速度分别沿着正方形的四边以及圆形的线圈进行爬行,请问最先回到起点的是哪一只乌龟?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同时老师又提出“两只乌龟的爬行轨迹分别是正方形和圆,他们的爬行路程也就是两个图形的周长,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想得到图形的周长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并针对自己的猜想对圆的周长进行了推理和验证,在一个个猜想被验证之后,学生的推理过程也逐渐接近了正确答案。通过以上对问题的提出、质疑、猜测、探索和推理,让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在应用性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其中涉及到很多公式、定义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这些理论知识都是抽象出来的,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对其进行自主思考和推理,这就严重的限制了学生推理思维的发展[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应用性实践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比如老师在开展“小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性数学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假如有一个大蛋糕,我们把它平均分成了6份,请问每一份蛋糕怎样用数学表示呢?如果将蛋糕平均分成了50份,要取其中三份该怎么表示呢?如果将蛋糕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呢?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该如何表示呢?学生在回答以上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下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关联性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在固定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推理和研究,从而让学生对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掌握,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举一反三。这不仅有助于學生推理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完善和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培养,一方面要在旧知识基础上进行推理,激发学生的推理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推理,发展学生的推理思维,同时还可以在应用性实践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推理,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学花.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8.
[2]覃向静.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2020:133-134.
[3]秦玉梅.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