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 陈博宇 杨荣佳
摘 要:关于六朝至隋唐时期粤西地区的经济开发,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认为此时粤西地区的农业已比较发达,但对具体种植的作物则由于文献阙如讨论甚少。对粤西地区高州石古村遗址南朝至唐代的样品进行的植物考古工作表明,稻是当时粤西地区先民种植的主要作物,粟也可能已被栽培,为以后此问题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关键词:石古村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稻;粟;农业
石古村遗址位于高州市荷花镇石古村。为配合广东省云浮罗定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2019年11—12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200平方米,主要出土南朝至唐代的文化遗存,遗迹包含沟(壕)、袋状坑、瓮棺墓葬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兼有少量青瓷、石器。
高州石古村遗址是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以袋状坑、水波纹陶器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典型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发掘为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汉人与土著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①
为了解石古村遗址先民对植物的利用与栽培等,对相关遗迹进行了土样采集,并采用60目筛网对土样进行浮选。浮选后所得轻浮部分在当地阴干后被运回实验室进行整理、分类和种属鉴定工作,具体步骤为:将炭化果实、种子从轻浮部分挑出,在8-80倍体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参考相关标本及一些已发表的资料进行鉴定。②
1 浮选结果
在石古村遗址的8份样品中共鉴定出炭化果实、种子196粒,其中194粒为水稻,此外还发现大量破碎的水稻。除水稻外,还发现粟1粒、疑似豆科种子1粒(表1)。
石古村遺址发现的水稻颖果呈椭圆形至矩圆形,长3.7~5.2毫米,宽1.7~3.2毫米,两侧压扁,胚侧生,表面的2条纵棱清晰可见(图1)。此外,还发现带壳稻2粒,壳表面可见小突起及其连成的方格纹(图2)。
1粒粟发现于H11②层,因爆裂而形状变形,可见向外膨胀的内容物,直径约1.5毫米,凹陷的胚区窄长,占颖果总长的大部分(图3)。
1粒疑似豆科种子发现于H11①层,呈肾形,长2.7毫米,宽2毫米,侧面种脐处破碎(图4)。
2 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的农业
2.1 粤西地区的稻作农业
此次分析的单位较少,或许无法全面反映石古村遗址的植物利用情况,但从现有结果可看出稻是南朝至唐代石古村遗址先民的主要作物,在所有样品中都有出现,且数量较多。早在新石器时代,岭南即有水稻的发现,具体到粤西地区,在封开簕竹口、苦稔岗、旧屋后山遗址都曾发现水稻植硅体、炭化稻米及稻壳等。①至秦汉时期,岭南的水稻种植已相当成熟,不仅出现了双季稻,犁田耙田、灌溉、稻田育鱼等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魏晋之后甚至出现三季稻。②
石古村遗址出土水稻数量较多,应当也是当地种植。文献记载也可间接提供佐证。陈寿《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交趾、九真、日南等郡仍实行赋税制度,但却无明确的数量标准,这就为当地官吏横征暴敛提供了机会,他们肆意妄为,“侵害百姓,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③。可见,三国时,最边远的南疆交趾、九真、日南等偏远郡以稻交赋税,那与之相比尚属内陆的粤西亦当如是,侧面说明稻为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稻作农业已发展至一定水平。
2.2 粤西地区的旱作农业
在石古村遗址的此次样品中还发现了1粒粟。粟是北方传统作物,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传到了南方。④有学者认为,粟至少在4000年前就已传至福建,且进一步南传到了广东。⑤但广东境内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史前时期的粟。秦汉时期,粟作在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广东也出现较多关于粟的线索。《汉书·南粤传》记载,汉武帝灭南越国,汉军曾“得粤船粟”,有学者据此认为粟已是当时岭南的一种主粮。②粤东五华狮雄山遗址也发现大量秦汉时期的粟。⑥《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载:“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厓郡……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可见,西汉时甚至海南都已出现粟的栽培。⑦何红中认为,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南迁、统治阶层推动及气候转冷等原因,粟作在南方得到空前发展,甚至因此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粟成为当时江南的常食之粮,甚至以之饲鸡。隋唐时,粟在东北、西南等偏远地区的种植也比较广泛。⑦在石古村遗址发现的粟也极有可能属当地种植。
如前所述,水稻的发现说明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稻作农业已比较发达。发现的1粒粟则暗示了当时旱作农业也已传入此地区。一般认为,除主体的粟以外,黍也是北方旱作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岭南已有黍,此后在西汉时期的广州墓葬中更是发现过半陶瓮炭化黍。②然而,这些都不能说明黍在岭南的确切种植与栽培,一则发现较少,二则是因为黍的尴尬地位。在中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黍即作为粟的辅助作物被种植。秦汉以后,粟与小麦成为最重要的作物,黍仍然处于次要的地位。⑧在秦汉时期粤东的五华狮雄山遗址发现大量农作物的炭化遗存,但其中仅包括两粒黍。①因此,黍是否在岭南种植尚不得而知。
小麦是秦汉后北方旱作农业的另一种重要作物。至唐宋时期,小麦的地位已超越粟,成为北方最重要的作物。然而,关于岭南小麦的传入与种植,仍然存在很多谜团。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发现大量麦粒,此外,还发现了小麦残穗、脱落的小花和颖壳及用小麦、稻谷与枣等熬制成的棘頪、白頪。可见,西汉时期小麦的种植在湖南已有一定的发展。②那么,小麦也可能与其他旱地作物一起,在西汉时期已经湖南传入岭南。实际上,在秦汉时期粤东的五华狮雄山遗址确实发现了一百多粒小麦,数量远远多于黍。①至唐代,文献中已有岭南麦类的记载:“麦花夜吐,性属阴。粤少霜雪,新小麦作面微有毒。大麦性微凉,不动风气,可作粥饭常食。粤麦以增城、长乐所产为上。长乐又以产青树下者为上。广人不多食面,苏东坡常于博罗溪水,日转两轮,举四杵以作白面。又以面、米、水三物为正一法酒,其色如玉,有自然香味。”记载中不仅提到大麦、小麦及其用途,更重要的是提及了产小麦质量最佳的两个地方—珠三角地区的增城及粤东地区的长乐(即今五华县)。可见,除这两地外,当时岭南还有其他种植小麦的地区,小麦种植在岭南已有一定规模。②在广州南越宫苑遗址的南汉国宫池也曾发现1粒小麦。③此次在粤西的石古村遗址未发现小麦,但不能否认此时小麦已在该遗址种植的可能性。
总之,秦汉之后,岭南的农业已比较发达,除上述作物外,高粱、大豆等也已传入岭南。此外,以水果、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为主要栽培对象的园圃农业也是岭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乌榄、荔枝等的栽培。④此次工作因样品量偏少,仅发现了稻、粟两种作物,并不能代表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农业的真实面貌,尚待选取更多的样品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
2.3 文献中的粤西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文献证据也表明,南朝至唐代,石古村遗址所属的粤西地区农业已得到相当的发展,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推广普及。⑤西江督护起家的陈霸先先是借助韶关始兴发达的农业“贮军粮五十万石”,北上平定侯景之乱,之后则“至豫章,以(陈)拟为罗州(今广东化州)刺史,与胡颖共知后事,并接应军粮”,将罗州所属的粤西地区视为成就霸业的粮仓,可见当时粤西地区的农业还是比较发达的。⑥
南朝梁末,高凉俚人首领冼夫人曾为奇袭叛乱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出计策:“……宜遣使诈之,卑辞厚礼……于是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唱言输赕……贼必可图。”关于此处的“赕”做何解释,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林风等认为这里的“赕”明显是具有进贡性质的礼物,未指明是否包含粮食⑥;还有学者则认为此处的“赕”即粮食物资。⑤队伍有千余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又值发生战争,如此的“厚礼”中包括若干粮食也是十分合理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粤西地区的农业已比较发达。
此外,《隋书·地理志(下)》载:“自岭已南二十郡,……其俚人……巢居崖处,尽力农事。”俚人的分布區域包括“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高凉是俚人的聚居地之一,而当时的高凉约略正是今天的粤西地区。⑥这些都说明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的农业已发展至一定水平。
3 结论
南朝至唐代,由于北方人口南迁、中央王朝加强管制等原因,粤西地区的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农业也发展至一定水平。但对当时粤西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文献则语焉不详,涉及甚少。粤西地区高州石古村遗址的植物考古工作表明,稻是当时粤西地区先民种植的主要作物,粟也可能已被栽培,为进一步探讨六朝至隋唐时期粤西地区的农业提供了初步证据。六朝至隋唐时期,岭南地区的农业已相当发达,包括稻作农业、旱作农业、园圃农业等,涉及的作物、水果等更是众多。本研究数据量偏少,仅发现了两种作物,并不足以作为解释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农业的确切证据,尚待在以后的工作中采集更多样本,进行更全面、充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