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进通 高洪涛
摘要: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下,对基层技术体系、设备组件的运行提出更高需求,在外部市场环境及内部技术设备的双重作用下,工业机械类产业正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所转变。基于此,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征为切入点,阐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运用优势,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征
1.1智能性特征
在科学技术的优化与更新下,以智能平台为基础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产业,已经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智能调控处理为数据信息精准和传输奠定坚实基础,保证机械设计制造中主操控系统与基层操控机构的数据对接,有效规避传统人工操作所产生的误差问题。从智能化属性而言,设计理念与智能系统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深化整个设备的应用性能,令其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提高整体操控精度[1]。
1.2系统性特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系统性特征则体现在整个操控体系之上,搭载智能操控体系,可以对不同类别的技术进行综合,例如遥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协调性与可操控性,其在侧面也认证着我国技术体系的发展水平[2]。
1.3综合性特征
综合性特征则是全过程涵盖到整个机械制造产业中,其涉及到设计制造以及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技术与经济成本的关联,确保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实现技术价值与市场风险的对冲。从自动化项目的推进形式而言,综合化特征最大程度体现出整个机械生产制造水平,以及在市场中所产生的竞争优势,这样通过技术择优与机械生产之间的联动关系,保证综合性比对环节,阐释出整个机械设计的制造价值,进而增强我国机械设计制造的工艺质量。
1.4科学性特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按照多类技术与设备进行共同罗列的,技术在综合使用期间是以前期设计环节为基础,对不同类别的基础体系进行规范与罗列,确保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真正立足于技术为驱动的发展框架之上,为我国机械制造类产业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
2.1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及质量
工业制造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衡量整个生产水平的基准是产品质量,传统人工机械类操控形式存在严重的机械误差问题,造成整个生产工艺水平下降。而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下,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体系的应用,保证每一类设计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参数的精准对接,有效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信息反馈技术、传感技术的的应用下,进一步强化整个生产制造流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提高整个生产制造精度,真正实现以技术取代传统人工操作,降低操控误差问题的产生几率,提高成本应用效能[3]。
2.2增强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
从传统机械类产业运作模式,一旦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模式下产生故障问题,则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点以及整个运作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进行故障处理。但是在设备检测与维修过程中,一旦大型机组设备内存在隐性故障时,将加大故障的维修时间,令整个生产线面临着长时间的停工状态,进而容易引发出其他关联问题,降低企业的运行收益。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以通过技术体系与智能操控系统,对当前机械设备运作状态进行实时化分析,其本身依托于内部程序对设备进行全天化的监控,这样一旦检测数据与数据库中基本信息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时,则系统将自动将此类故障信息进行定位与反馈处理,令工作人员及时明晰到故障问题的产生点。
2.3优化自动化系统的便捷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集成化采集,分析出终端操控载体在运行过程中的行为路径,结合系统所设定的程序进行指定驱动,确保整个操控体系运行的完整。这对于生产框架而言,则可以真正作用于操作程序所罗列的各类数据文件,令整个设备及系统完成自主化智能化的运行。对于操控人员来讲,则是由传统的人工监控与操作的形式转变为以设备为基准的操控形式,即为人们只需要启动整个设备,然后智能化运作模式,则可以按照系统所设定的程序完成一系列的运转。除此之外,在对当前生产参数进行更改的话,只需要对前期设计进行参数调整,对内部应用程序中的参数进行重新编排,并可以实现对整个操控体系的集成化、终端化控制,真正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提高机械制造产业生产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模式
工业制造类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也加大政策以及各类资源的支撑力度,对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业的实现,更多的是以技术为驱动,通过技术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打造出更为完整的生产框架,提高整个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水平。但是从我国现有的机械制造生产模式而言,其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此,必须深度挖掘出整个机械制造产业的生产及运作模式,以技术为驱动,加快我国工业产业的生产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4]。
3.1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展望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度融合到各个行业领域中,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保证每一类数据搭载设备载体以及程序软件等可以实现高效率运作。对于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利用好计算机网络这个高效能载体,加强对技术的融合力度,保证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精度操控,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应用效能。
3.2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展望
从工业产业的发展形式而言,基于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智能化操作已经成为机械设计制造产业的一種必然发展方向。智能技术的应用则是真正将不同类别的操控系统及基础框架进行整合,打造出人们思维与智能系统相结合的应用体系,确保人工智能的操控模式可以对整个机械产业的生产及运作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提高实际生产效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我国现有的智能发展模式而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已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整个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人员参与量,例如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存储等实现对整个机械运作体系的数据化监控。这对于传统人工操作而言,则可以降低计算误差,为各个设备及组件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3.3微型化方向的发展展望
微型化发展作为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受限于经济成本的投入与产出问题,要想真正在既有的生产运作模式下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则必须对整个生产运作模式进行微型化处理,提高系统应用效能降低资源的消耗量。但是从我国现有的工业产业发展角度而言,微型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这就需要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将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同步作用到整个技术研发与应用体系中,为我国工业产业的生产提供基础保障。此外,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体系,结合我国现有工业发展趋势,打造出适宜我国工业发展规范的技术框架,提高我国工业制造水平[5]。
3.4虚拟化方向的发展展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虚拟方向上的发展则是针对整个计算机网络体系设定出具有模型化、功能化的虚拟运作框架,通过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参数对接,确保每一类数据信息可以阐释出当前生产制造水平,进而通过虚拟化操作映射出当前生产工艺所呈现出的各类质量性能及生产效率等。在虚拟化运作过程中,需要专业的人员针对整个机械制造及生产所呈现出的数据参数,在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系统中进行模型建设,依据信息模型查证出设计工艺与生产工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这样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整个机械生产制造中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数据进行全过程性的判断,保证生产制造中的缺陷问题,可以通过数据参数进行显示与陈述,为整个操控流程及生产制造工艺提供解决思路。
4結语
综上所述,制造类产业是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在先进技术、工艺理念、社会资源的倾斜下,我国工业制造水平已经得到质的飞越,但是与国外发达的工业产业相比,在部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点。为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度分析出技术驱动所产生的价值,结合工业市场的发展大环境,制定出完整性、可行性的发展规划,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工业产业的自主化发展,提高我国工业生产实力,增加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张鑫,冯清.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路径分析[J].科技视界,2021(23):134-135.
[2]付明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的节能高效设计理念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5):177-178.
[3]时松.未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21(14):216-217.
收稿日期:2021-08-02
作者简介:韩进通(1984—),男,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