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2021-12-16 01:00成婉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成婉婷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是贴近儿童生活、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成就智慧的增长、情感的丰盈、意志的锻炼、善行的坚守,获得良好品德的内化,达到“明理”与“导行”的统一。由此可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围绕“起于兴趣、拈于积累、践于课堂、源于鼓励”等方面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流价值及学生主体生命的通达之道,既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时代要求,也是帮助教师走出当前困境的现实之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鲁洁教授说过:“道德教育是最有魅力的教育。”近年来,《道德与法治》学科如雨后春笋。经过课改洗涤,作为一线的思政教师,在观摩、参与了日常推门课、校内研讨课、区域性展示课以及竞赛课后,纵观目前课堂,笔者欣喜地发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日益生动起来。但当我们掀起“教学实效”的盖头来,管中窥豹却发现课堂中有存在“戴着镣铐跳舞”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花样繁多、看似热闹有趣,却未能涉及学生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个别教师在课堂中出现冗余讲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的现象,致使面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时,学生的回答不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就是高喊口号,勇表决心;每当需要学生去辨析他人的行为时,学生们均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而当他们置身于真实的道德情境时却呈现出不知所措的反应。诸此种种现象无一不导致课堂形同虚设、华而不实,促使学生学习气氛、兴趣与其它科目相去甚远,最终出现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走向“假大空”,有悖于“学校德育主阵地之神圣使命”。基于上述思考,那么如何改变“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的教学效果?如何提升实效性?下面,笔者围绕“起于兴趣、拈于积累、践于课堂、源于鼓励”等四个不同方面浅谈近几年来的点滴探索。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起于兴趣,感受道法课之奇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硬塞给学生的不会真正成为他的东西,只有学生喜欢的、想要的,他才会全身心地主动投入,亲身经历中获得的才会真正纳入学生的自我认知结构和能力经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理论和概念繁多、枯燥。课堂上如果单纯地教师一讲到底,难以取得实效。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应把准有效激趣之弦,促使学生们表现出注意、等待、探索的行为,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由厌学变乐学,让道法课活起来,真正让学生心中奇花片片、瑶草盈盈,做到别开生面、寓教于乐,为学生打开“一江碧水宛若秋”的知识之窗。

例如,执教《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笔者先出示几张关于红军在长征路上经历磨难的照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起对长征初步印象,拨动学生喷薄欲出的情感,并让学生说说关于红军长征,想了解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的学生,带着疑问积极思考、交流、探索,纷纷举起了小手,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想了解红军在长征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有的说:“我想知道长征路有多远?”还有的说:“我想知道红军走完了长征路到底用了多长时间?”……这样的设疑,是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思维状态的“导火索”,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推动学生在探究中获新知。只有这样,学生群情沸”,对道法课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水涨船高。这样的道法课堂四处溢香,好戏连台。

由此可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拈于积累,发现道法课之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情感,促进品质的形成。”教育家杜威说到:“教育即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德与法治》学科离不开生活的源泉。可见,“孩子们逐步扩展的生活”就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与教育本就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教科书的内容是生活的影子。学生或许是伴随着本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而成长的,然而,学生仅仅对教材体验、思考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深入解读教材,挖掘蕴含在教材深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坚持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学生可以感知、探究的教学内容,把生活之源引入课堂,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世界。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让道法融入生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明理”“导行”,润泽学生的心灵,将德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如,在执教《上学路上》一课时,笔者通过几组绘图分别讲述了不同的上学路,主要讲了谁陪“我”去上学、路上要经过什么地方。对于现实中那些天天风雨不改陪我们上学的长辈,我们应該怎样对待呢?遇到要过水田、过马路……我们会怎样做?笔者把隐藏在教材背后的对长辈的孝敬、感恩、尊重,对路上各种安全教育统统挖掘出来,要求学生在日常反复实践、巩固,形成行为习惯。知晓“理”,更要外显于“行”,这样的道法课学习才真正的有效。

只有源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可见,这样的教学,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沟通生活与教材资源,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连成一片,让课堂教育辐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领悟,最终认知才能深入人心、内化为行,使其受到熏陶。“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践于课堂, 体会道法课之真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情感。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亲身实践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实践过程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别人说上千万遍,也抵不上自己亲自做一遍。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诚、也是最难忘的。

如,笔者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学生们眼中只看到残疾人起居的不易,却没有真切的感受。笔者特意创设两项体验性活动:首先,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整理书包,感受肢体残疾给生活起居带来的困扰;然后,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感受盲人走路的艱难。通过这两项体验活动后,学生们均能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给予关怀,从而形成乐于帮助残疾人的友爱行为。再如,在《废旧物品的妙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废物利用大展示”这一实践体验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还引发了学生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体验和情感,启发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使学生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实践证明,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而实践又是领悟知识的路径。如此,让道德知识的学习成为立体的、活的学习,知识建构也就水到渠成了,最终有效地将品德教学从学生“皮肤表面”浸入到“血液”中,真正实现“雪泥鸿爪”的无痕教学。

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源于鼓励,品味道法课之美

美国学者卡耐基曾指出:“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鼓励。”积极的期望能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样,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试验说明,“教育者只要诚心诚意寄希望于受教育者,那么受教育者将会按教育者的期望去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寄望,是一种认同、一种鼓励,犹如“催化剂、加热剂”。可见,对学生课堂的行为多加赞赏,更容易帮助他们树立学好《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信心,促进其善学、乐学。

以部编版《我的环保小搭档》为例,上课伊始,笔者利用课件播放出“地球妈妈”红着眼睛、留着鼻涕、愁眉苦脸的样子,接着播放“北极熊”的忧愁。笔者提问:“地球妈妈怎么会生病?会游泳的北极熊怎么会被淹死?我们应怎样救救北极熊?怎样做地球妈妈才能好起来?”随后,教室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出现“不一样的回答声音”,大伙都希望在辩论中探究,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这些声音正是学生真实想法的表露,往往蕴涵着学生的道德成长契机。为此,教师应尊重、鼓励每一个真实的声音,用包容和关爱鼓励学生真实表达自我想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想象与推理,兴趣盎然地展开学习活动,习得智慧和技能。如此,才能抓住契机,促进他们道德成长的飞跃。

“春雨润物细无声。”然而,和风细雨中慢慢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才是教学的最大魅力。这样的教学,只有以教师的鼓励为“经”,以学生的乐学为“纬”,经纬并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呈现出最生动、最美丽的教育图景。

通过以上的探寻,我们似乎有了“灯火阑珊处”的体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总而言之,教师只要把准有效的教学方式之弦,努力探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才能不失初衷,定能奏响课堂教学的琴瑟和音、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池春水”。

参考文献:

[1]薛兰.初心·走心·匠心:道德与法治教改路上的“活心丸”[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12):11-14.

[2]姚玉琴,李应刚.基于儿童哲学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2):47-49.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