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岐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近几年,天津市津南区农广校立足区域优势互补,紧贴农村农民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京津冀农民教育培训一体化发展工作。
一、实践和成效
(一)资源共享打造平台
2014年,天津津南区农广校和北京昌平农广校开始了培训交流活动,2016年,京津两地农广校在北京昌平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为京津两地高素质农民培育协同发展打下了基础,之后,津南区农广校分别与北京、河北承德、石家庄等多个农广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展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几年来,组织完成京津冀三地高素质农民和师资交流培训2000余人次。
津南区农广校充分利用三地农广校在师资队伍、农民培训、实训基地、田间学校、课程资源、后续跟踪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多次组织区内农广校教师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到北京昌平区、河北石家庄培训基地、唐山玉田农村干部培训中心、沧州大司马蔬菜种植基地、承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等地学习考察。津南区借助北京、河北的优秀师资资源,每到一地就进驻培训基地、聘请当地专家学者为农民讲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员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拓宽了视野和创业思路。
津南区农广校借鉴其他地区基地的发展经验,打造区内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主要有国家级基地迎新合作社、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月坛农业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安平顺达农机、兴牧联丰养殖合作。这些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作用,还为来津的京冀学员提供学习场地和实践场所,先后有北京昌平、河北石家庄、承德隆化、唐山刘现庄和其他各地的培训班来考察交流。三地学员间交流互动,从生产、管理、加工、销售到品种更新、技术应用、项目创新等多科目、多模式的交流活动,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平台。实训基地不仅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还在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培育高素质农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津南区农广校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充分利用三地资源优势,形成了微课、片段教学、空中课堂、线下课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种植技术类、生产经营类、农业政策类、农耕文化类。不仅如此,津南区农广校在组织集中培训后,精心设置了跟踪指导服务措施,组建精准帮扶微信交流群,把农业专家、指导教师、学员纳入其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全面服务,践行了“扶上马送一程”的教育理念。
(二)对口帮扶携手助力
承德市隆化县是津南区对口帮扶的一个县,津南区农广校承担了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联手承德市农广校、北京昌平区农广校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资料、网络资源、合作经营主体、培训师资等方面互通共享,精心设计、精准培育。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和平凉市灵台县也是津南区东西部对口帮扶贫困县,在培育致富带头人工作中,聘请三地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培训导师深入贫困地区,为培训班传经送宝、现场指导,激发致富带头人内生动力,带动脱贫攻坚。三年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1786人,更新了经营理念,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取得明显成效。
(三)探索模式突出效果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京津冀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新模式,形成“七动模式”。
1.“移动课堂”模式。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不同基地地点,移动办学。内容符合实际,增加学员兴趣,满足需求,牢固掌握知识。
2.“互动教学”模式。授课中教师结合实际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农民学员之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京津冀农民学员根据各自经验和掌握的技术,互动交流沟通,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3.“实践活动”模式。京津冀三地都有优秀的产业发展基地。三地的农民教育培训班,根据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取长补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4.“校校联动”模式。津南区农广校与昌平、石家庄、承德等校建立长期协作办学关系,互通信息、互通有无,互派学员参观学习,举办社长讲堂,加强联动交流。
5.“专业推动”模式。全方位跟踪服务,按照产业专业要求,三地专家重点指导,农民积极参与抓好落实,保障专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6.“信息促动”模式。三地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交流平台,建立起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多项信息交流,及时发布扶持政策、市场信息、生产经营管理措施,为三地农民服务。
7.“典型带动”模式。津南区农广校通过培训班教学,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比如,津南区兴牧联丰合作社李丽、安平順达合作社武问萍、迎新合作社的魏浩任等学员,他们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在津南区融媒体中心的支持下,还为十余位典型学员制作了专题片。参与京津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教育一体化研究,多次到三地的市县,感受到农民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收集整理京津冀三地百名农民创业经验,提供借鉴,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不足与思考
一是京津冀三地主管部门缺少沟通机制和平台。京津冀三地高素质农民培育主管部门虽有合作意识,但没有形成有效沟通的机制,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导致遇到问题也不去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而是独自作战,由于缺少平台,也就难以形成浓厚的沟通氛围,这样对三地协同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一定的阻碍。
二是京津冀三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主体不健全,农民培育的渠道不明晰。在京津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主导部门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同时也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当前,京津冀培训实施的主体是农业农村部门,但其尚未与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制约了高素质农民培育格局的形成。从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效果。
三是培育实施环节不够精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京津冀高素质农民分属三地,三地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情况复杂,各不相同,三地农民培育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三地产业各不相同。津南区农广校虽做出一定成绩,但大多数培育课程依旧采取的是传统讲授式课堂模式,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汲取,同时也难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通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通常无法深入农民的实际生产;培育对象没有进一步细分,而接受培训的农民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差距较大,所教授的农业知识和技术难以有效传递;培育时间和内容也有待进一步细分。
三、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是建立京津冀三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沟通的机制和平台。三地相关负责和承担培训的部门和机构增强融合意识,推动发展,引导农民不仅仅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推动京津冀农民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由三地主管部门做出三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规划,建立有力的沟通机制和平台,通过三地协同培育,开阔眼界,向更高目标、更高层次发展,产生更高效益,带动全局效益提升。
二是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农科教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鼓励社会其他力量积极参与培训工作,使农民参训率及满意度全面提升。三地农民培育主管部门应以农民为主体,培养大批农业科技带头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力量,协同多元推动农科教结合,把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三地农广校应依托科研院所、推广机构,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做好服务工作,落实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工作。农业龙头企业应主动承担起提供实训基地、平台的任务,鼓励各级机构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
三是丰富教育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培训针对性。在培训时需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采用多种灵活的培训方式;要采取适应务农农民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生产经营全过程和跟踪服务相结合;坚持以产業需求为导向,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同时引入农业创业培训内容加大农产品营销知识的推广,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不仅如此,要切实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发智慧农民云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等,把更多的农民培育成高素质农民,通过“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等方式,争取培养出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
(作者单位:天津市农广校津南区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