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政治隐喻的批判

2021-12-16 21:49张婷婷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张婷婷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政治隐喻集中在“学术争鸣”“文学批评”“网络舆论”“大众娱乐”等领域,极具隐蔽性、倾向性和迷惑性等特征。它惯用以现象掩盖本质、以假象代替真相、片面否定或片面肯定的叙事手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点领域进行虚无主义的重构。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意在抹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变“历史”为商业获利的工具和大众文化的低俗玩物。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必须深刻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陷阱、政治伪装和话语依附,教育和引导人民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四个自信”。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克服路径

中图分类号:D0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4-0059-09

历史虚无主义源起于19世纪的欧洲。自德国哲学家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解释”,要“重估一切价值”,历史虚无主义便依附庸俗社会学在历史领域兴风作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西方国家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破产论”,历史虚无主义伺机在我国顺势抬头,以所谓“重评历史”的借口企图对我国社会历史和发展道路进行篡改和歪曲,其实质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硝烟又起,在复杂意识形态斗争中通过政治隐喻改头换面,由明火执仗转向隐性传播,在话语叙事、符号消费意义建构、多模态形象认知上表达其政治主张和价值诉求,对我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构成现实危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阻遏历史虚无主义在各领域的政治渗透,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成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的表现样态

历史虚无主义者主要借助隐喻、换喻、提喻等方式迂回而晦涩地对历史数据进行意义描写、修饰、转义或篡改。他们热衷于采用对以往历史“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2]的叙事逻辑,妄图通过所谓“学术反思”“史学考证”“文学批评”“大众娱乐消费”等说辞对我国历史进行虚无主义的重构。

(一)借口“学术反思”进行政治隐喻

在“学术反思”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把矛头指向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叙事方式主要通过选择性叙事、边缘化叙事、架空叙事等几种不同的叙述风格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进行选择性虚无,本质上是一种伪科学。

在理论认知上,历史虚无主义者秉袭唯心主义或庸俗社会学理论,借“学术争鸣”话语,妄议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他们不接受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辩证分析,提出解构宏大叙事,开展历史精细化研究,并以质疑和歪曲历史客观性及其规律性为由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但其提出的所谓“精细化研究”较多地呈现主观性和随意性。一是片面选择和截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只言片语,简单否定唯物史观。如简单以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和中国革命建设为由,妄称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臆造”。二是不承认历史的真实性,断言任何历史只能是“当代史”①,认为以往历史裹挟了历史学家的主观想象和臆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研究者虽“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任何研究者都“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3]。三是架空历史,脱离特定历史背景分析历史史实。这种叙事方式规避特定历史语境谈历史的真实性,从理论前提下预设了历史的主观性,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4]。任何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活动都应当“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386。

(二)伪装“史料佐证”表达政治隐喻

历史虚无主义者乔装“史料佐证”的外衣,以片面的史料诘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已形成共识的历史定论和正统说法。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延续至今的“学术争论”有三:一是在认识“文化大革命”性质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再认识”,提倡挖掘“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因素及其产生的“客观正面效果”,重新评价“文化大革命”。但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早有定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5]。二是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性质及相互关系的“争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两种倾向,或以前者否定后者,或以后者否定前者,实质都是对历史连续性的割裂,旨在搅乱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动摇改革发展道路的群众基础。三是关于五四精神评价的“争论”。历史虚无主义者把五四精神归结为“自由主义”精神,借发扬五四精神之名宣传自由主义,或提出“五四反传统”说法,污蔑五四运动“断裂了传统文化”[6]。这些言论歪曲五四运动为其所用,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五四运动的真实判断。另外,歷史虚无主义对反面历史人物以偏概全的褒扬性评价,也意在混淆民众的传统历史认知,削弱和消解人们对英雄情怀的情感认同和精神传承。

(三)借助“文学批评”凸显政治隐喻

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批评”中的政治隐喻借“审美”“创造”“拔高深度”之名,重新“加工”历史情境,肆意拆解和否定历史之实,本质上是一种打着美学研究旗号的符号意义重构。

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口文学艺术要提高“美学价值”,刻意搬用西方审美范式,意图“装扮”和解构以往历史。审美是文艺作品的重要特性,文艺作品拥有审美价值,能够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研究建立在西方审美范式上,表面上是与国际接轨,实则映射西方价值观念,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其一,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强调审美自由中宣扬个人主义。他们鼓吹审美主体有完全的创作自由,不应被任何规则、条件束缚,实则为宣扬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服务。其二,历史虚无主义执着于小范围的、图景分解式的文学建构,强调碎片化美学追求,忽视了对审美对象的整体考察,从而解构了艺术整体的美感。其三,历史虚无主义主张“感觉”“诗性”“爱欲”“体验”等较为空洞的审美理念,强调以新鲜感、娱乐化为美学标准,实际上是在消解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指出,当前审美主义在文学中的流变之一就是逐渐把颓废注入审美,其造成的后果是,大众仅是执着于精神的欢愉,而对精神的堕落视而不见。历史虚无主义迎合这种审美需求,将文学艺术推向庸俗化、空虚化,导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信仰危机。

(四)利用网络诱导强化政治隐喻

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大众文化将隐喻性语言提升到思维认知层面,在影视、动漫、表演、绘画、雕塑等符号中展开对受众群体的多模态形象认知建构。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者借用符合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的文化消费形式,把其核心论点转化为可供认知的感性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群体,通过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通俗读物等“快餐文化”戏说、恶搞、篡改历史。他们不但以“雷锋做好事何以留名”等题目博人眼球,而且在电影和广告中调侃英烈,制造商业卖点,董存瑞、刘胡兰、邱少云等英雄形象都曾被历史虚无主义者作为诋毁的对象。

其次,历史虚无主义借社会热点话题,在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在历史纪念活动时趁机兴风作浪、制造声势。一是借助国际重大事件,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如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一百年之际,别有用心者通过刻意散布“告别革命”论,放大革命的破坏作用,从而意图否定十月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二是借助“热搜”“头条”等热点话题抢占舆论把控权,以“灌水”“炒作”等方式,误导网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制造轰动效应,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刻意进行煽动性和蛊惑性的议题设置,打着“揭秘”“人权”等噱头博取网民关注,在公共空间鼓吹“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以此诱导和把控网络舆情,削弱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最后,历史虚无主义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公众, 别有用心地挖掘个人记忆,尤其是反面历史人物的个人记忆。为迎合公共舆论口味和规避法律惩罚,历史虚无主义者常以“我认为”“我的看法是”等“个人叙事”逻辑重构民众记忆和国家记忆。他们借“个人好恶”“人之常情”等说辞随意发表无准确历史根据的言论,以此混淆视听,搅乱人们对历史史实的价值认知,从而解构人们对历史真实和民族情感的认知,引发人们对历史定论的质疑,触发信任危机。

二、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的实质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曾对隐喻的功能进行强调,指出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反映,隐喻性思维以跨域映射形式形成在先,而隐喻性语言则是次要的[7]。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通过叙事、图像、视频等具象政治概念,表达政治诉求,旨在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根基,传播资本主义价值观。

(一)重构历史语境,消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思想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执着于重构或重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其主要通过“学术包装”“理论反思”等政治隐喻隐晦地表达思想主张,制造理论陷阱,意在争夺历史叙述的话语权和解释权。但由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根基依附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和形而上学方法论,这决定了历史虚无主义始终与先进的历史科学相背离。

历史虚无主义以抽象人性论为理论认知前提,实际背离历史客观性的价值衡量标准。抽象人性论是资产阶级的理论基础,其本质一是为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辩护,使其占领“自然如此”的人性高地;二是消解任何试图超越资本主义的努力,使其陷入“违反人性”的道义困境[8]。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客观性,认为历史的研究裹挟人的情绪、感受及特定需求,由此否认了历史的真实性,将历史抽象化。这一方面表现在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叙事首先将历史主体抽象化,不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表现在历史虚无主义刻意掩盖或规避现实的人的实践的实在性。

历史虚无主义采用形而上学的史学研究方法,最终陷入了两极对立的思维误区。在历史考证中,历史虚无主义仅限于从微观层面挖掘“历史细节”,主观地、随意地择取个别“历史细节”,而脱离具体历史语境考察历史,故意抹杀特定“历史细节”与特定时代条件的关系、抹杀“历史细节”与“历史整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背离历史辩证法。这种研究方法尽管给人以掌握了精细化的史料的错觉,但其史料考证极具偏颇,或简单比附、或含沙射影、或指桑骂槐,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及矛盾分析法背道而驰。

(二)丑化政治形象,动摇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根基

就议题设置看,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着眼于政治诱导,抢占政治话语资源。历史虚无主义的话题讨论通常指向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是非问题或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其目的不在于廓清事实、澄清真相、辨明真伪,而意图搅乱时局,混淆历史真实和社会真相,为否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英雄人物等政治诉求服务。对涉及敏感性或对抗性议题,历史虚无主义虽通过隐喻方式悄然规避政治压力,但话语内容的意义建构依然渗透其虚无主张。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效果,主要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观念为前提,冲击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最终诱导民众在政治态度和价值立场上走向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虚无主义的价值观。

就现实需要看,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旨在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政治的经济基础。历史虚无主义遵循资本增殖逻辑,变“历史”为商业获利的工具和空虚低俗的玩物,根本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增殖体系服务。历史虚无主义发端于利己的市民社会,其政治隐喻的奥秘不过是把历史与人的关系异化为商品关系,变历史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利己主义者把“历史”看作是可量化的实物,并通过商品交换形式表现出来,变成可消费的形式化的东西。这造成的后果是,人们对历史的崇敬与敬畏被亵渎和贬低了,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我,个体生命和历史发展的意义被商业化的历史虚无化了,资本关系替代社会关系,逐渐吞噬人们的精神家园。

(三)削弱文化自信,传播资本主义价值观

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在思想文化领域服务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渗透,旨在争夺和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相较于明火执仗的价值观表达,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更具隐匿性和多面性特征。其一面通过掩盖历史文化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否定以往历史传统对当今时代的意义,宣扬“去历史化”和“去社会化”,又一面在文艺作品、影视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着重笔墨,传播和渗透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一面鼓吹“史学自由”“文学自由”“思想自由”,以标榜“价值中立”和“去政治化”,另一面又大肆吹嘘资本主义制度优势和話语优势,企图建构另一种意义的“政治化”。历史虚无主义以多副面孔掩饰其险恶政治用心,在隐喻手段的遮蔽下具有更大的危害性,致使人们一时难以清晰辨别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真伪,从而陷入思想混乱。为煽动和激化人们的负面情绪,历史虚无主义还刻意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以戏谑化的口吻、标新立异的题目设置“舆论陷阱”,把历史变成“舆论化的历史”,以此消解民众对待历史的严肃性和敬畏感。

三、对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的克服路径

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始终是以掩盖政治对立、悄然表达政治主张为前提的,它借助“理论陷阱”“政治伪装”及“舆论造势”等手段模糊政治立场,实为规避政治冲突和政治对抗,展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为驱散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的迷雾,我们有必要树立科学历史观,加强史学研究,以净化学术生态、社会舆论生态、文艺生态等方法建立起、巩固好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的牢固防线。

(一)树立科学历史观,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陷阱

首先,从现实性看,现实的人的劳动创造着人自身的历史,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面孔需要以分析现实的人的生产实践为前提,这要求人们要树立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逻辑把出发点和落脚点置于抽象的个人,未能真正掌握人类历史的现实奥秘。恩格斯指出,历史本身是“人类的发展过程”,研究历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9]。就其客观性而言,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现实决定了历史的客观性。历史虚无主义虽通过意义转换悄然渗透价值主张,但其隐喻陈述的内容始终是参照历史事实的,隐喻唤起或引起某种关于其对象的观点不是直接说出来,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事实[10]。因此,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只能从现实的人的既有事实出发,而非无端猜测或主观判断。

其次,历史事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认识历史必须以充分占有翔实的历史材料为前提,这要求人们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列宁强调,从历史事实中研究历史,必须是“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全部事实,而不是抽取个别的事实” [11]。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仅限于用历史片段进行历史考证,另一方面脱离具体历史语境考察历史,割裂了历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要求人们从整体性把握各类历史材料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运用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及阶级分析法等深刻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最后,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生活化、网络化趋向,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还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性话语的同时,适时展开话语表达的改革创新。历史虚无主义的隐喻转向是伴随着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向时出现的,较多研究者仅是将隐喻视为话语风格转换,而忽略了其语词意义的深层变化。为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隐喻陷阱,有必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在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吸引力和公信力基础上,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群众根基。

(二)增强政治鉴别力,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伪装

历史虚无主义尽管以学术讨论、思想争鸣、文学批评等形式表达政治隐喻,但究其实质,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更是政治思潮。其根本目的为模糊思想问题的讨论界限,将思想问题扩大化为政治问题,进而蛊惑人心、搅乱时局。为此,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需要提高民众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这一方面要求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履行其职责和使命,以正能量和真本事对社会舆情中的问题答疑解惑,在热点话题、重要事件上要占领话语先机;另一方面要求党委、政府、学校等部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引导民众学习和掌握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的幌子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实则想要借改革开放的挫折和失误趁机重新掀起否认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虚无主义浪潮。为此,新时代条件下,理论工作者有必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释力,进一步澄清和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价值主张和政治实质,防止广大群众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2]。任何企图曲解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主张,实质为虚无和否定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因此,为肃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伪装,中国共产党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坚定“四个自信”。

(三)强化史学研究力,净化历史研究的学术生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史学考证”“价值评估”等手段虚无历史,无外乎歪曲或混淆历史事实,否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要加强史学研究,主动掌握史学话语权。

其一,从事编撰党史、国史等的专家学者、史学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实事求是地书写历史。为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史学工作者要讲求言必有据、言必有证,认清和把握好我国历史进程中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形象,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把历史的东西还给历史”。

其二,在认识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问题上,评价主体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着眼于整体历史的发展进程,依据完整而权威的史料研究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评价是人们对价值客体的认知态度,历史评价的尺度根本着眼于历史活动是否满足人民的利益,其他“单凭愤慨,单凭冲天大怒,不管多么正义都毫无用處”[13]。历史虚无主义依凭个人主观猜测片面肯定或片面否定历史的评价实则是虚无历史。评价主体在认识和评价历史时,理应克服主观情绪,客观地开展评价活动和评价任务。

其三,灵活运用大众传媒和网络传播媒介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权。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报刊等大众传媒表现出来。为防止马克思主义在报刊媒体、网络空间的失语、失声,要紧跟时代步伐,用新生代网络媒介及话语范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统之风”占据主流报刊媒体等主要阵地。

(四)加强法治执行力,铲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土壤

追溯以往,鉴于历史虚无主义较多地被认为是思想领域的错误思潮,我国缺少对历史虚无主义诽谤、污蔑、恶搞历史事件进行制裁的的法律法规,其案件也仅仅是借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近年来,我国加大法治建设,更加注重健全抵制虚无主义的法律法规,并依法惩处歪曲、恶搞历史的相关案件。通过这些措施,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力更强,对群众说服面更广,对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隐喻的阻遏也更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新时代,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隐喻有必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执行力,从源头上铲除历史虚无主义滋生的土壤。其一,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造谣生事、歪曲历史事实的虚无主义者。其二,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规范化运行和治理民意表达渠道与平台,及时识别、筛选和拦截各种低俗信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以浑水摸鱼、起哄热点、舆论灌水等隐蔽手段污浊网络空间。其三,依靠道德等“心灵秩序”提升民众法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引导民众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抵制错误政治思潮,同时发挥好时代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建健康向上、风清气朗的社会空间。

注释:

①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首先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他认为,相对于现实的历史,已经发生的或暂未发生的历史都是关于“物自体”的幻想,是人们无限性想象的具体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5.

[2]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5) .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96.

[6]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问题评价(第1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198.

[7]〔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M].李葆嘉,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122.

[8]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0.

[10]陈四海.隐喻、意义与认知——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11]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65.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82.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网络空间下民众“反道德”倾向机理研究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苏联解体的历史虚无主义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