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真 耿云平 任悠悠 尤国庆 曾庆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复发一直困扰临床[1]。肝脏是由门静脉与肝动脉双重血供,了解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流特点可能对肿瘤病理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2]。CT灌注成像经静脉团注射造影剂并进行动态CT扫描,并获取CT灌注定量参数,既往已有报道认为CT灌注成像参数有助于评估肝癌病理分化程度,推测其可用于TACE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3]。为验证其可行性,本研究选取2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
纳入本院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257例患者,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1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于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接受TACE治疗[4];②Child-Pugh A级和B级者;③ECOG评分≤2分。排除标准:①已发生严重黄疸或腹水者;②既往已接受消融、免疫及生物等其他治疗者;③对治疗相关药物过敏者;④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行局部麻醉,成功后采用Seldinger法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肝固有动脉并进行造影,以此为依据确定供血动脉,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碘油10~30 mL与吡柔比星20~60 mg,注射时间≥20 min。
分别在TACE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T灌注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嘱患者平静呼吸,先行肝脏平扫,确定肿瘤病灶位置后选定感兴趣区作为灌注扫描层面,使动态扫描层面覆盖病灶组织和门静脉,设定参数:管电压100 kV、层厚5 mm、电流200 mA、矩阵512×512。以4 mL/s速率经肘静脉团注1.0 mL/kg碘对比剂,延迟8 s行动态扫描。将扫描数据传入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经软件处理,产生时间-密度曲线(TDC),采用斜率法计算相关参数,包括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达峰时间(TTP)及肝动脉灌注量(HAP)。
在TACE前取肿瘤病理标本,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邦景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结果以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数占比评分之和作为最终结果记录。计分方法:染色结果:0分:无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阳性细胞比:0分:0%,1分:0~25%,2分:25%~50%,3分:>50%。参照Maeda推荐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方法[5],先在(100×)光镜下选取染色后呈棕色的高血管密度区,然后将光镜换至(200×),记录MVD值,连续选取3个不同区域,以平均值作为记录结果。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以CR+PR为有效组,其余患者为无效组[6]。每4~8周电话随访1次,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记录患者生存率。
TACE干预后3个月,257例患者中,CR 38例,PR 128例,SD 36例,PD 55例。以CR+PR为有效组,共166例,无效组91例。治疗后有效组HBF、HPI及HAP显著低于无效组,TTP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疗效患者CT灌注参数水平比较
原发性肝癌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检测VEGF阳性(+++),见图1。微血管密度(MVD)染色结果(200×)见图2。有效组MVD计数与VEGF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0.05)。见表2。
图1 免疫组化检测原发性肝癌VEGF阳性
图2 光镜下MVD染色结果(200×)
表2 不同疗效患者MVD与VEGF水平比较
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VEGF、MVD与HBF、HPI及HAP呈正相关,与TTP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CT灌注参数与VEGF和MVD关系
分别以HBF、HPI、HAP及TTP为检验变量,以治疗是否有效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见图3-4。ROC分析结果显示HBF、HPI、HAP及TTP有助于判断TACE治疗效果(P<0.05),见表4。分别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对CT灌注参数赋值,见表5,根据赋值结果将CT灌注参数各项评分总和作为疗效指数:Y=X1+X2+X3+X4,并根据Y值与治疗效果绘制ROC,见图5,结果显示疗效指数Y对判断近期疗效的AUC为0.870(AUC=0.870,S.E.=0.025,95%CI=0.821~0.919,P=0.000)。
表4 CT灌注参数判断近期疗效价值
图3 HBF、HPI及HAP判断近期疗效的ROC分析
图4 TTP判断TACE后患者近期疗效的ROC分析
表5 CT灌注参数赋值及计分
图5 疗效指数判断近期效果的ROC分析
目前,TACE已被广泛应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但TACE后肿瘤复发进展一直是临床关注重点[7]。既往疗效评价多从肿瘤病灶形态大小进行评估,而忽视对肿瘤血供特点变化的观察[8]。血管生长是肿瘤进展转移的关键环节,在肿瘤生长活跃期,新生血管与邻近组织血管建立侧支循环,使病灶感兴趣区域血流灌注增加[9]。TACE通过栓塞肝肿瘤病灶主要血供,使肿瘤病灶缺氧坏死,血流量减少。CT灌注成像基于卷积数学模型,根据肝脏双血供特点,对肿瘤病灶血供进行定量检测,以评估血流动力学特点,为肿瘤生物学行为能力提供信息[10],进而作为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依据。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后HBF和HA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与既往报道一致[11]。
本研究根据不同疗效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还显示治疗后有效组HPI低于无效组,这可能是因经TACE治疗后,病灶区域血管组织被栓塞,肿瘤血管减少。Dijk JDV等[12]也发现TACE治疗后瘤区肿瘤新生血管减少,使HPI较治疗前降低。HPI与MVD和VEGF密切相关,VEGF是原发性肝癌肿瘤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可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长,使MVD升高,增加HPI[1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HPI、HBF及HAP均与VEGF和MVD呈显著相关性,这与朱勇等[14]的报道相符。付彩文等[15]也认为VEGF的高表达使肿瘤微血管加速生长,进而增加MVD,并使HPI水平升高。本研究还发现有效组MVD与VEGF评分均低于无效组,经TACE治疗后,VEGF与MVD表达下降是抑制肿瘤增殖的关键环节,这也可通过CT灌注参数水平变化进行定量评估。
另外,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TTP水平差异显著,且TTP对判断近期疗效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管生长使肿瘤病灶呈高灌注状态,使HBF与HPI水平升高。周萍等[16]也认为肝癌发生后瘤区血管增粗,不仅增加HPI,且使外周间隙和通透性增加,使TTP提前出现,TTP缩短。因而,TTP延长可能提示TACE抑制肿瘤生长。本研究根据ROC分析结果建立CT灌注参数判断近期疗效的模型,结果也显示该模型对判断近期疗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对于指导临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CT灌注成像检查能反映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流状态,为判断短期预后及指导临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