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漓,夏惟怡
(1.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2.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3.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 曼谷 11120)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通过,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一些突出的瓶颈和问题逐步显现,旧的发展动能日渐式微,人口红利逐渐衰减,以城乡一体化和自主创新为主要代表的新动能培育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当下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当前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的进程中,特色小镇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促进乡村振兴、打造高效的特色产业体系、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总结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础上,利用VIKOR方法对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绩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的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作为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在为疫情后经济恢复增长提供强劲动能的同时,也面临许多不足,掣肘特色小镇的健全发展。
一是对特色小镇的内涵认识不到位。各地对特色小镇建设内涵的认识不一,定义模糊、规划特色不清、建设措施不完备。在一些地区,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无限拓展;二是对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认识不到位。各地没有转变特色小镇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新型模式的观念;三是对“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发展认识不到位。目前,大多数特色小镇对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认识比较肤浅[1]。
一是地方政府部门对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编制发展规划纲要的必要性;二是缺乏项目规划的编制资源和对中长期规划的专业指导,个别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紧缺;三是部分规划单元效率低下,规划方案与区域特色的一致性不高;三方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设计院缺乏对小城市的深入调研,无法从小城镇的实际出发,导致规划效率低下规划理念不适应小城镇的需要。
一是特色小镇建设资金需求大。广西目前14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中,其中5个为重资产型,9个为轻资产型。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原则上按1—3平方公里面积建设,轻资产型(生态、文化、旅游等)社会投入要达到8亿元/平方公里以上,重资产型(工业、贸易等)社会投入要达到16亿元/平方公里”[2];二是特色小镇建设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所需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如商贸型特色小镇、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区等,主要依靠贸易部、财政部专项资金),村镇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化、缺乏特色。
一是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从我区特色小镇调研来看,我区产业特色不够“特”,产业带动能力弱、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主要以传统产业型为主、产业层次低。三是产业创新水平不高,产城融合效应有待提升。据调研,目前小镇产业结构层次低,部分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创新创业环境不够优化、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紧缺、技改成本过高风险大。
目前,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在两方面相对滞后。一方面是乡镇基础设施薄弱,现有水平远远落后,东部沿海地区设施建设困难,满足不了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部分特色小镇与外界连通的交通设施基础较差,建设存在滞后情况。有些小镇迄今只有一条乡村道路与外界连通,进出殊为不易,严重影响到特色小镇的发展。
受国家土地政策管控和当地资源条件约束,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广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国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严格耕地保护的背景下,不少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因规划管控和耕地占补平衡要求难落地,或不符合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条件而无法落地[4]。
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规划、建设、金融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缺乏前期工作,缺乏整体观念和完善的规划。
为进一步刻画广西区内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识别其发展优势与关键制约因素,利用VIKOR方法对区内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针对现有特色小镇审核与定性评价的现状与定量评价的难题,在分析指标交互性特征基础上将其与VIKOR有机融合。
针对本文提出的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构建特色小镇的评价指标层次模型:特色小镇内涵认知程度c1、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编制时效性c2、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效果c3、特色小镇产业形态针对性c4、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完善度c5、特色小镇土地利用度c6、特色小镇乡镇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c7。
称μ是P(c)上的一个模糊测度。其本质上是集函数,每个子集均有一个实数与之对应,且满足单调性。
(1)指标交互作用刻画分析
令单个指标和两个指标的模糊测度分别表示为μi和μij。对于任意指标而言,指标i和指标j之间交互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情形:如果 μijf μi+μj则表示指标 i和指标 j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如果 μijP μi+μj,表示指标i和指标j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如果μij=μi+μj,表示指标i和指标j之间具有零效应,指标间无相互影响。
(2)交互作用指标分析
(1)考虑交互系数的VIKOR群体效用值分析
若Iij为零,则表示指标ci,cj独立,直接利用经典加权平均算子计算即可。
(2)考虑交互系数的VIKOR评价步骤设计
条件 2:S(1),R(1)在 Si、Ri排序中值最小。
若满足条件 1 和条件 2,则方案 a(1)为最优方案;若仅满足条件 1,不满足条件 2,则方案 a(1)、a(2)均为折中解;若仅满足条件2,不满足条件1,则满足的方案均为折中解。
目前广西共有国家级特色小镇14个,分别为南宁市横县校椅镇、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通过调研这14个特色小镇的评价指标值,标准化结果如下:
表1 14个小镇规范化的综合指标评价值
其次,根据定义1计算相应的交互性指数,得到:
表2 交互性指数表
再次,基于步骤3-步骤5计算VIKOR方法中的群体效用值、个体遗憾值和Q值,假设上述指标的权重采取客观权重法获得。
群体效用值分别为 0.5364,0.4928,0.5534,0.5097,0.4582,0.4797,0.6539,0.5508,0.4269,0.6218,0.5124,0.5162,0.3886,0.3496;个体遗憾值分别为 0.1034,0.07,0.096,0.0846,0.0946,0.0795,0.0936,0.0801,0.0847,0.0964,0.0687,0.1139,0.0754,0.0457;Q 值分别为 0.7294,0.4135,0.7038,0.5481,0.5366,0.4612,0.8508,0.5824,0.4124,0.8189,0.4358,0.7736,0.2818,0。
对于排名后四位的特色小镇,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主要由于当地居民对特色小镇内涵认知水平较低,且产业创新力不足导致评分较低;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评分较低主要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高速公路通达程度较低,信息网络覆盖程度较低;对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而言,发展规划编制时效性较差、融资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则由于发展规划与当地条件契合度较差导致地均产值严重不足。
基于上述对全区14个国家级特色小镇综合评价结果,针对制约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出如下建议措施。
一是要贯彻落实特色小镇建设“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避免“政府主导”、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建议加强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学习与研究,举办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多种形式学习外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
二是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群众、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建议在自治区主流媒体上,对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系列报道,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传播特色小镇成功经验[5]。
一是加强管理,下放行政权力。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打通信息渠道,搭建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特色小镇投融资发展的政策优势,建议扩大区内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县乡级政府融资权限;区级政府应成立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特色小镇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6]。
二是加强互利共赢,在减税贴息等优惠政策上支持特色小镇投融资项目的金融政策,通过降低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阶段社会资本的融资成本,筹集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建立适当的投资回报水平。
三是金融创新,建设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多元投融资体系。鼓励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城镇化提升、水利及其他项目等六大类投资项目优先考虑选择PPP模式。建议充分发挥区一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强区一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对接。
一是培植与地区特征相匹配的主导产业。各级管理层要明确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层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促进潜在效益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7]。
二是促进产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各级政府推进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特色小镇重点建设1-2家骨干企业,对于国家紧缺、社会需求旺盛的产业给予政策扶植,鼓励企业从中低端产品转向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统筹全区国家级特色小镇重点项目,组织开展“广西特色小镇产业专题招商会”和“广西特色小镇产业专题推介会”,指引各市、区聚焦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精准化投资,引进其他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多元化、促进高新技术和集群形成、实施产业转型和现代化的配套产业[8]。
三是支持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在产品开发方面,政府鼓励将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纳入区域品牌战略实施方案或全区工业品牌试点企业名单[9]。
四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特色小镇科技信息资源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科技底色鲜明的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国家和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结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和技术需求。
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研究和建立具有充分吸引力的利益分享机制,推动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使战略投资者能够从规划、组织和资金中获益;二是与其他地区和其他社会组织(如公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合作和其他社会组织(如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学习。
一是自治区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保障机制,统筹规划国土利用总体规划和优惠政策,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的用地指标须优先批复。
二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各地特色小镇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战略布局做技术指导,并在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中,指导、审核着重为重要支柱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等预留建设用地规划[11]。
一是提高人才素质。建议利用人才培养过程,邀请专家组进行现场咨询、深入调研,借鉴区外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创办单位、培育单位合作[12],挖掘特色内涵,科学合理规划特色小镇建设,提高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创新发展能力,避免虚假建设和投资损失。
二是制定特色小镇建设中引进和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适当政策。比如,在区级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落实“特事特办、一事一议”政策;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科研投入,以参股等形式,为特色小镇企业提供高端人才和短期人才奖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满足特色小镇领导和创新团队的要求,优先表彰和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广西国家级特色小镇应充分利用好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文化历史气质,通过输出品牌形象与个性文化,打响特色品牌。同时应注重引进优势资源和健全产业结构,走综合发展之路,带动广西区内城镇化的有序优质发展,使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拥有长久和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