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产细菌素和多糖研究进展

2021-12-16 05:39于钊瑞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杆菌属革兰氏双歧

于钊瑞,赵 鑫,邱 峰,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1617)

目前大多数益生菌产品都是由双歧杆菌、乳杆菌和一些芽孢杆菌开发的,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等方面[1]。其不仅能帮助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等几种乳酸菌在预防人畜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这些菌株具有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中微生物的数量,并控制肠道微生物群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早期的研究中,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在动物和人体模型中的临床试验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2]。然而,研究人员仍在不断开发新的益生菌种类,尽管益生菌早已用于改善人类健康。芽孢杆菌作为一类新的潜在益生菌,其能够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一些芽孢杆菌会产生肠毒素或溶血素对人体造成危害,其安全性值得商榷[3-4]。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规定安全的芽孢杆菌主要包括: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他们中的一些已经开发成为膳食补充剂[5-8]。

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广泛应用离不开其丰富的代谢产物。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从益生菌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活性的化合物。虽然益生菌的抗菌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特性,但在肠道内产生抗菌物质的全部益处才刚刚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将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UCC118(含细菌素Abp118)与非细菌素产生菌株UCC118(敲除Abp118生物合成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细菌素的产生导致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中类杆菌科的增加和双歧杆菌科的比例降低[9]。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香豆素和大环内酯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发挥其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治疗疾病的作用,且大部分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能产生多种结构多样的胞外多糖[10],这些化合物在调节宿主健康和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有望开发成为保健食品。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纯化并鉴定了许多可以用于食品工业的细菌素和多糖化合物,并讨论了其应用于食品行业中的可行性。因此,本文概述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并探讨了其未来应用在医药和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前景。

1 双歧杆菌属

双歧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无孢子形成且不能运动的厌氧菌[11]。其被认为对宿主生物具有许多益处,如抗过敏、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12-14]。

1.1 细菌素类化合物

双歧杆菌具有合成细菌素的能力,表1列出了双歧杆菌产生细菌素的结构及其活性。这些由双歧杆菌产生的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和戊糖生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等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从婴儿双歧杆菌BCRC14602(Bifidobacterium infantisBCRC 14602)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细菌素Bifidin I还具有抑制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和酿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等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能力[15]。

表1 双歧杆菌属产生的细菌素结构及其活性Table 1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bacteriocin produced by Bifidobacterium

1.2 多糖类化合物

双歧杆菌能够分泌多种杂多糖化合物,其大多由两种以上的糖或糖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组成,如表2所示。研究人员发现双歧杆菌产生的多糖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并探讨了其潜在活性机制,例如:长双歧杆菌 W11(Bifidobacterium longumW11)[13-14]和动物双歧杆菌RH(Bifidobacterium animalisRH)[17-19]分泌的多糖物质通过诱导小鼠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from 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CAT)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刺激体外免疫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6,IL-10)的产生等方式发挥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长双歧杆菌亚种35624(Bifidobacterium longumsubsp.longum35624)产生的多糖化合物被证明能够通过促进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细胞的释放和减少呼吸道炎症小鼠模型中肺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从而发挥抗炎和调节呼吸道过敏作用[12,20-21]。但是,仍有一些多糖的活性机制没有被阐明,因此明确这些多糖化合物的活性机制成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表2 双歧杆菌属产生的多糖化合物结构及其活性Table 2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Bifidobacterium

2 乳杆菌属

乳杆菌属细菌是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其通常是耐酸的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11]。同时,其还合成许多物质,例如细菌素、有机酸、多糖等,这些物质能够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活性[25-27]。乳杆菌已普遍认为是安全的,并且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2.1 细菌素类化合物

乳杆菌能够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素类化合物,如表3所示。根据这些细菌素的结构、分子量、修饰过程等因素可将其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28],Ⅰ型细菌素也称为羊毛硫抗生素,其分子量通常小于5 kDa,是一类酶促修饰的肽。II型细菌素是分子量小于10 kDa,热稳定的非修饰肽。Ⅲ型细菌素是分子量大于30 kDa且受热不稳定的蛋白质。Ⅳ型细菌素是复合型的大分子复合物,除蛋白质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或类脂基团。到目前为止,已经从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唾液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等乳杆菌属细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出多个细菌素,其大多属于Ⅱ型细菌素。活性方面,这些细菌素表现出抗菌特性,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唾液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动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animalis)、副干酪乳杆菌、十字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戊糖乳杆菌产生的细菌素具有广泛的抑菌谱,除了对上述的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外,其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nmoniae)、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革兰氏阴性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由戊糖乳杆菌产生的细菌素Pentocin JL-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29],这也为寻找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了机会。

表3 乳杆菌属产生的细菌素结构及其活性Table 3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bacteriocin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2.2 多糖类化合物

乳杆菌具有合成多糖化合物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出能够产生多糖物质的乳杆菌包括:植物乳杆菌、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嗜酸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等。按其组成而言,这些多糖化合物可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均多糖仅包含一种类型的单糖,而杂多糖两种以上的糖或糖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组成,如表4所示。多糖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无毒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研究表明这些多糖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植物乳杆菌C88分泌的多糖通过清除活性氧、上调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剂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46-47],嗜酸乳杆菌DSMZ 20079分泌的多糖化合物通过对细胞凋亡机制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来发挥抗肿瘤作用[48],分离自副干酪乳杆菌DG的多糖化合物能够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和 免 疫 细 胞 白 介 素-6(interleukin-6,IL-6),特别是提高趋化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趋化因子-20(chemokine ligand 20,CCL20)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活性[49]。由于多糖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结合蛋白质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现今研究尚未完全阐明其特性及活性机制,因此未来仍需对其机制进行研究。

表4 乳杆菌属产生的多糖化合物结构及其活性Table 4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2.3 其它化合物

除了细菌素、多糖类化合物外,乳杆菌还能够产生脂肪酸、酚酸、生物碱等有机化合物,如:十二烷基内酯、3-羟基癸酸、3-羟基-5-十二碳烯酸、2-(2-1 氨基-1-羟基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3-苯基乳酸、羟基吲哚-3-丙酰胺等[61-65]。这些化合物表现出抑菌活性,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等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某些化合物还对某些致病真菌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如: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两个酚类化合物3-苯基乳酸和苯乙酸-2-丙烯基酯对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灰霉菌(Botrytiscinerea)、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等致病真菌具有抑制活性[66]。不仅如此,乳杆菌分泌的某些化合物还具有某些潜在的生物活性,例如:从干酪乳杆菌LP1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4-二羟基-2-萘甲酸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67-68]。

3 芽孢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是一类产生芽孢,需氧或兼性厌氧,大多数有运动能力,无荚膜,过氧化氢酶阳性的革兰氏阳性菌[11]。芽孢杆菌已被证明可以分泌许多具有抗菌、增强免疫等活性的化合物[69-70],同时,芽孢杆菌可以在低pH的胃肠道中存活,这些特性使得芽孢杆菌属具有作为益生菌使用的潜力[3-4]。

3.1 细菌素类化合物

芽孢杆菌属是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丰富来源,其产生的细菌素多为Ⅱ或Ⅳ型细菌素。如表5所示,芽孢杆菌产生的细菌素有着具有广泛的抑菌谱,对多种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例如:从解淀粉芽孢杆菌RX7菌株发酵液中纯化出的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粪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也具有抑制活性,该细菌素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pH3~8范围内稳定[71],这些特性使得其可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中。

表5 芽孢杆菌属产生的细菌素结构及其活性Table 5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bacteriocin produced by Bacillus

3.2 多糖类化合物

产生多糖化合物的芽孢杆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6总结了这些芽孢杆菌中分离得到的多糖化合物结构。同时,这些多糖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活性,例如:从地衣芽孢杆菌8-37-0-1纯化得到的多糖物质具有通过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解淀粉芽孢杆菌JN4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抗抗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的定植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AF17分泌的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69,89-90]。这些能力使这些生物聚合物在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表6 芽孢杆菌属产生的多糖结构及其活性Table 6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Bacillus

续表5

3.3 其它化合物

芽孢杆菌通过葡萄糖氧化、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途径产生大环内酯、脂肪酸、酚酸和香豆素等有机化合物,如:枯草芽孢杆菌109GGC020和解淀粉芽孢杆菌AP183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Macrolactin W、Macrolactin F、Macrolactin B、Gagemacrolactins和Bacillusin A。地衣芽孢杆菌MH48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苯甲酸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能力,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白色念珠菌、尖镰孢菌等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91-92]。同时,枯草芽孢杆菌PJS分泌的香豆素类化合物Hetiamacin B、Hetiamacin C和Hetiamacin D除了对上述的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活性外,其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e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等耐药菌具有抑制作用[93]。

4 讨论与展望

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作为一类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仅在2010~2019年间,超过50种化合物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官能团等特性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细菌素类、多糖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这三种细菌产生的细菌素多为Ⅱ型或IV型细菌素,其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这三种细菌还具有产生多糖化合物的能力,研究人员发现这类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癌等活性并阐明了其部分活性机制。此外,乳杆菌和芽孢杆菌能够产生脂肪酸、酚酸、生物碱等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抗真菌活性,其中也有一些具有抗细菌的作用。虽然这些菌株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益生作用,但是基于安全性考虑,现有研究不足以证明有些菌株和化合物能应用于食品中。有报道称某些细菌素对包括人视网膜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具有细胞毒性[94],同时许多细菌素和多糖的结构、活性及其活性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证明其能够在食品和医学中应用,这些研究应侧重于阐明其结构、活性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效关系,同时,需要更多临床试验去评估这些化合物是否具有细胞毒性、生长抑制活性和溶血活性,从而更好的确保细菌素和多糖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益生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其抗菌特点使其可以作为天然生物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同时,这些化合物具备的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特性使得它们可以成为新型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来源。

猜你喜欢
杆菌属革兰氏双歧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生殖系统中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miR-181a-5p和miR-126表达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常见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