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26-02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体育专业担负着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实践型体育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在体育教育中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政策,如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当前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厘清“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思路、价值和对策这些问题最为重要。
关键词 体育学科 专业课程 研究
一、体育专业“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价值
“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科教学回归‘育人’的最本质,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强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来形成“大思政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零散化、分散化、碎片化整合力不强的现状,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实施力度不够的“不融洽”和“两领域”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业育人”转向“全课育人”,从“兼职”转向“全职”的效果。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融合中指挥作用得以发挥,致力形成一种“学科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个个能育魂”的画面。通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使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洗礼下,收获技能、铸造灵魂、德才兼备,成为一名知政策荣辱,有知识技能、有温度情怀的体育专门人才。
二、体育专业“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思路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思路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教学内容的革新三个方面。其中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开发新颖的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思路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更新。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课程文化、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下体质不健全聚合力不强等現象,导致在教育教学理念上,不能正确平衡知识技能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前,依然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存在,如狭义地认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政理论教师的责任,与专业课教师无关,管理学生是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自身没有义务管理学生。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仅仅就是讲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管教意识淡薄,课堂上对违纪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现阶段高校课堂上“睡觉的永远比玩手机的多,玩手机的永远比说话的多,说话的比听课的多”的现象出现。这些错误教育观念的缘由在于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宗旨解读不到位,教育理念上缺乏“全方位、渗透式、多角度”育魂的大局意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传道授业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二)体机的创新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思路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刺的创新。“课程思政”不是简简单单的多开设几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也不是一门增添的活动,而是把德育塑造和价值观的引领融入所有的课程中去。所以首先就需要教务部门在审查设定每个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时等文件时,应当将德育塑造和价值观的引领作为重要检测考核指标;教学团队在审查教师的教学计划、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时,除了关注教师具备的知识技能授讲能力外,还必须把价值观引领的能力纳入审查评价当中;同时,高校只能部门也需要强化“课程思政”主动融合意识,将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凝聚成育人共同体,营造多视野、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建设,增强课程思政改革动力,形成该校教育“大思政”格局。
(三)教学内容的革新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思路再次是对教学内容的革新。“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或内容生搬硬套到专业课的教学上来,而是在认真分析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求知需求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恰当的融合在这些教学因子之中,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等学习的养成。例如,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中讲授体育学发展史这一章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单纯的理论解读,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校体育学专业教师共同研讨。进行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设计兼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校体育学特点专题教学模块,使学生在接受体育学教育的过程中既能清晰地了解体育学的内涵和发展,又能充分地认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体育专业“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对策
“课程思政”建设不可能形成一种不分层次、学校、学科门类固定的模板。就全国高校体育专业而言,本科院校和职专院校体育专业有所不同,综合型大学和独立体育院校有所不同,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于“体育学科课程的特殊性”做到“因特而行”尤为重要。
(一)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特而行”
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因特而行”,“特”在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运动技能教育、体育人文教育、人体科学教育的三重特殊性。因此,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也要符合运动技能教育、体育人文教育、人体科学教育的学科规律才能得到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秉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而体育学科具有强技能、强素质、强实践的特点,体育教育具有专业技能、扎实理论、为人师表的特点。因此,体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运动技能种类多,实践要求高,学生负担重的难点,同时也应该看到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实践空间大、体育教育职业德育要求高,学生自我认同强的有利因素。因此,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因特而行”,充分利用体育课独特的技能实践课在户外操场、室内场馆这种特定的教学空间中,通过师生的肢体接触、课堂互动、课中互评、课后互结寻找“思政教育”的切入口。“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实施不但有利于体育专业教学的“多视角、全方位、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成,更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体育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增强学生收获感和对课堂的认同度,提升这两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地而行”
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因地而行”,“地”在体育技能课程教学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场地。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以说教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所在以及重要性,但是在理论教学上缺乏实践性和生活性,学生带入感不强,有时教学内容也会和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节,很难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论转化为行动。而体育技能教学一般会在室内外田径场、篮球场等,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身体活动是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具有体育教学的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恰当融合,有助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体育技能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例如,在田径场上长距离跑中,学生可以通过克服“极点”的痛苦,体会到顽强的意志带来的愉悦;在排球场上有1至6个位置,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这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六名队员有前排队员和后场队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被“荣誉属于集体而不是个人”这个意识影响,久而久之就具备了自我奉献精神、共同承担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比赛时,遇到本方進攻,但对方有一名队员突然崴脚倒地,这时候是放弃进攻救治对方队员还是继续进攻争取自身利益,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生命意识,使学生欣然接受并产生共鸣。体育课中穿插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起空洞的说教模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力而行”
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因力而行”需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力凝聚整合机制,强化突出显性思政、细化隐形思政,打造“强体育魂共同体”。具体来看,体育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力可以分三种:第一种是“课程力”,即各门课程与思想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二种是“思想力”,即党建、团建、班建,思政社团等思想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每年三月的雷锋活动,四月学校运动会活动等;第三是“部门力”,即学校学工系统、党群系统、社会科学部、思政部等职能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四种是“文化力”,即校园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因力而行”需要以“课程力”为首,以“文化力”“思想力”为两翼,以“部门力”为支撑对医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力进行整合。把“文化力”“思想力”建设作为“课程力”的第二课堂,把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以“部门力”为支撑在学校、院系党委领导下,构建全校、全院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多管齐下,人人参与的“协同效应”。
四、结语
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因特而行”“因地而行”“因力而行”需构建在科学有效的机制基础上,有考核、评价和激励措施。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特而行、因地而行、因力而行”的对策对于突破原有的观念束缚,解决了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强体育魂、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构建“多视角、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最终为形成具有体育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起重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