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敏
[摘 要] 桂林方言童谣属于口头语言民俗,在创作与传承中,融入并体现了桂林丰富的饮食文化。通过对典型童谣的分析,可以看到桂林童谣体现了以下具体文化事项:桂林旧时“砍柴烧火”获取燃料,以“(水)缸”为储水器皿;以谷类为主食,食物品种丰富;“请”字在前,好客重礼,注重餐饮礼仪。
[关 键 词] 桂林方言童谣;饮食文化事项;燃料;器皿;食品种类;餐饮礼仪
[中图分类号] H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44-02
饮食文化是物质生活民俗文化中的一个层面[1]。“王者以民为先,而民以食为天”[2]。饮食文化,是饮食民俗的文化内涵,具体包含食物品种、制作、食用方式、餐饮礼仪等。作为口传文化,桂林方言童谣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与桂林人民长久以来的物质生活,特别是饮食文化,融为一体。
研究中选取的童谣素材来源于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在非正式场合与三位60余岁老人交谈,收集其所能回忆的童谣。在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童谣,就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事项进行分析。
一、燃料与器皿——“砍柴烧火” 储水于“缸”
烹饪燃料和储水器皿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桂林童谣对此有所体现。一是“砍柴烧火”,即桂林旧时以灌木、柴火为燃料来源;二是旧时桂林人存储生活用水的器皿之一为“水缸”。
“烟,烟,莫烟我,我是天上的梅花朵。狗砍柴,猪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童谣《烧火》通过“砍柴”“烧火”来“煮饭”等细节表述了小女孩烧火煮饭被烟熏眼睛的场景。在桂林,“柴火”指的是供燃烧的木材、灌木等。“砍柴”,是砍伐低矮的灌木,即桂林人常说的“茅草、柴火”。“柴火”要与灶台保持一定距离,以防误燃,因此,每户农家都会有一间放置“柴火”的“柴房”。《桂林地方志·风俗志》有记载:“湘桂铁路修通之前,桂林市区多烧木柴,用泥炉;郊区多烧茅草杂柴,用土灶。”
“摸摸痒痒,大水涨涨,涨了一缸又一缸……”这首《摸摸痒痒》提到的“缸”,指水缸,是蓄水的器皿。《新华字典》中“缸”的解释是“盛东西的器物,圆筒状,底小口大。用陶、瓷、玻璃等制成:水缸”。旧时,桂林人或手摇抽取地下水,或凿井取水,挑水倒入厨房近后门直径1米左右的粗陶水缸中,以备生活之需。《桂林地方志·风俗志》记载:“其他厨具多用木盆或陶盆、木桶、陶缸、陶罐、葫芦瓢或白铁瓢、铁锅铲。”这里“涨了一缸又一缸”,是以“缸”为单位量化桂林的水量,指汛情来得猛。
由此可见,《烧火》与《摸摸痒痒》两首童谣所体现的具体饮食文化事项与《桂林地方志》记载相符,童谣与民俗文化已融为了一体。通过童谣,我们可以窥见桂林以前的生活状况。
二、食物品种——谷为主食 蔬菜瓜果丰富
桂林地处中国南方,以稻米和糯米为主食,菜品丰富,桂林童谣对此饮食事项均有大量的描述。
“蒙蒙踉蹌真有理,抓一把葱,抓一把米,张开眼睛,捉到你。”(《蒙蒙踉跄》)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鸡仔啄白米,鸭仔吃浮漂……”(《摇啊摇》)
上述童谣中提到的“米”“糯”分别指稻米和糯米。以“抓一把米”来指代孩子们玩“躲猫猫”游戏中的抓人动作。《摇啊摇》中的“鸡仔啄白米”与此一样,都体现了桂林种植稻米的普遍性。桂林开垦农田种植稻米古有记载,大规模屯田始于唐朝[3]。除了用来煮饭,桂林人还将稻米磨成粉,制作桂林米粉、米饼、米糕等。
“排排坐,吃糯糯。糯糯香,买生姜。生姜辣,买枇杷。枇杷苦,买猪肚……”(《排排坐》)
“打铁八,八个娃娃舔粑粑……”(《打铁歌》)
“月亮粑粑,踩着瓦渣……”(《月亮粑粑》)
“光板头擂酱油,擂给妈妈煮芋头。”(《擂酱油》)
桂林童谣中反复出现“糯糯”“粑粑”这些糯米食物。“糯米”是桂林人做糯米饭、粽子、粑粑的主材。童谣《排排坐》中第一句话“排排坐,吃糯糯”的意思是做客的孩子们坐成一排,主人从灶台上端出一笼蒸好的糯米饭来请客人吃。这说明芋头糯米饭、糯米鸡等在以前是请客的佳肴。由糯米粉制成的艾叶粑粑、大肚粑、白糍粑、芝麻花生糍粑等,是清明节、端午节的特色饮食,圆圆胖胖,就像天上的圆月(见《月亮粑粑》)。看着甜甜糯糯的粑粑,孩子们忍不住舔一下,满足口腹之欲(见《打铁歌》“八个娃娃舔粑粑”)。
桂林童谣也体现了桂林地方菜品的丰富性。上述四首童谣中提到的葱、姜、芋头、糯米饭、枇杷、猪肚、芋头等都是桂林当地常见的食物。《蒙蒙踉跄》中的“一把葱”是切丁的“细香葱”,即“葱花”,其葱叶细长,是桂林常见的配菜。葱花撒入桂林米粉,营养、增色又提香。“糯糯”,指的是糯米饭,是桂林常见的早餐。“生姜”有去腥、去湿气的作用,桂林烹饪中必不可少。以姜为主材的桂林菜很多,如酸姜、仔姜炒鸭、生姜炒牛肉、生姜炒牛蛙等。“枇杷”在桂林普遍可见,春末夏初时节结果。枇杷树喜阳易长,桂林人在屋前巷边都有栽种。“猪肚”也是桂林人桌上常见的食材,如烹制猪肚鸡、烫猪肚等。“芋头”,尤其是荔浦芋,是桂林的特产,桂林有一道经典菜品称为“白菜炒芋头”。民谣“一家煮芋十里香,玉帝遥闻恨断肠;五花猪肉来相伴,如来也会争品尝。巧妇细作夺天工,美食名肴天下扬”很好地体现了桂林人对芋头的喜爱。
“……打铁三,三个娃娃吃猪肝;打铁四,四个娃娃吃豆豉;打铁五,五个娃娃翘屁股;打铁六,六个娃娃吃腊肉;打铁七,七个娃娃吃葡荠;打铁八,八个娃娃舔粑粑;打铁九,九个娃娃在请酒。”(《打铁歌》)
《打铁歌》提到了桂林猪肝、豆豉、腊肉、葡荠等食物。“猪肝”煮汤非常鲜美,是桂林三鲜粉中的“三鲜”之一。“豆豉”的工艺相传可追溯到唐中叶,经选豆、蒸制、浸泡、发酵、清洗、再次发酵、晒干等工序后制成。至今,桂林全州人仍煮豆豉茶,煮鸡、鱼时,也会放几颗豆豉,营养又增味。“腊肉”是桂林过年必备的佳肴,瑶家的“烟熏腊肉”尤为出名。以前,人们生活清贫,而熏制好的腊肉易于保存,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葡荠”则是马蹄,临桂县四塘乡是桂林马蹄的原产地之一,有千年栽培历史,肉质脆甜无渣。
三、餐饮礼仪——“请”字在前 好客重礼
童谣中“请”字体现了桂林人好客重礼,注重餐饮礼仪,尊敬长辈,讲孝道的优良传统。
“……打铁九,九个娃娃在请酒……”(《打铁歌》)中的“请”为敬辞,“请酒”的意思是“置酒请客”。“九个娃娃在请酒”的意思是九个小孩在宴请亲朋好友。孩子当然不能摆酒宴请,这里是为了语言上的押韵,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宴请文化影响的深远。俗话说“百里之会,非酒不行,无酒不成礼”,酒与宴请密不可分。发展至今,“请酒”可以泛指所有相对正式的宴席。桂林人家有喜事,就会摆上酒席佳肴,邀请至亲好友来“吃酒”,一来宣布喜讯,二来维系亲情,三来人情往来。
“摸摸癢痒,大水涨涨,涨了一缸又一缸,买个鲤鱼来打汤。请婆婆,请舅娘,请来吃碗鲤鱼汤。”(《摸摸痒痒》)中提到的“请”是宴请几位亲友,与大摆筵席的“请酒”不同。“婆婆”“舅娘”是桂林的家族称谓,分别指外婆和舅舅的配偶,这里泛指族人。三个“请”字,描写出幼儿由大人带着来到外婆家,喜笑颜开地向长辈打招呼,邀请“婆婆”“舅娘”等亲人到家喝鲜美鲤鱼汤,和乐融融的场景。桂林人注重家族亲情、讲究孝道的传统美德,借由童谣的哼唱,对幼儿有很好的正向引导。
“排排坐,请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碗芋头饱。姑娘来得晚(读暗),吃碗芋头饭。姑娘来得迟(读齐),吃碗芋头皮。”《排排坐》
“请酒”说明主人好客,而客人也需遵守宴请礼仪。童谣《排排坐》既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也委婉地教化孩子做客要守时。首先,两个“请”字体现了对客人的尊敬。第一个“请”意为端上菜肴。“请”出菜肴,体现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第二个“请”则是请客人上餐桌。其次,做客要守时。主人准备了香喷喷的芋头糯米饭,提前到来、讲究宴请礼仪的客人,可以随意享用,也就吃饱了芋头多多的“芋头(饭)”。“晚(读暗)”并不是“迟到”,桂林方言中是比约定时间来得早一些,比大部分人到得晚的意思。这一类客人,仍能吃到“芋头糯米饭”。但是,“来得迟”(迟到)的客人,只能吃剩下的“芋头皮”。这首充满童趣的游戏童谣,反映了桂林人宴请礼仪中的时间观。
民俗是多维度的、动态的,受众多社会、历史、人文、物质、精神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文仅对部分桂林童谣所体现的饮食文化事项进行了静态分析,这些文化事项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还有待结合当地文化做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5.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9:338.
[3]李时珍.本草纲目[M].高学敏,编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50.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