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蕾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为高等院校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调查地方高校研究生参加双创竞赛的现状,剖析形成原因,提出通过营造研究生创新创业良好校园氛围,调整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等措施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双创竞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09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 in Local Universities Guided by the I & E Competitions
CHENG Lei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oint for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By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on postgradua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I & E double competition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formation in local university, we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local university. These measures include creating a good campus atmosphere for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adjusting postgraduates'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reformula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building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faculties team, and improv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ducation system of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local university.
Keywords I & E competitions;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自2014年李克強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研究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理应担负着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任,但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对滞后,还未有成熟模式可以借鉴。赵欣艳等[1]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细分为四种,分别是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社团、创新创业支持。其中创新创业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影响是最大的。因此,以双创竞赛为抓手,对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方高校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面向研究生报名的国家级双创竞赛有“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四个大赛。[2]基于对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参加国家级双创竞赛现状的调查,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形成现状的原因。
1.1 参赛人数偏少,参赛积极性低
目前从地方高校参加双创竞赛的人数来看,研究生参赛人数偏少,参加的积极性不如本科生高。博士研究生较硕士研究生积极性更低,参赛人数最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地方高校宣传力度不够,研究生对双创竞赛知识和种类了解少。对研究生双创竞赛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双创竞赛看成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契机,而是把竞赛当作任务来完成,在研究生群体中并没有形成争相参加双创竞赛的良好氛围。部分研究生参赛目的不是为了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而是为了完成学校或学院的任务,失去了原本双创竞赛设置的初衷。(2)激励政策对研究生吸引力度不够。目前高校为了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双创竞赛,采取的主要方式有:物资奖励、评优评先和奖学金加分等。这些政策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大多数研究生的吸引力度不够。(3)多数研究生对双创竞赛主旨理解有偏差,认为双创竞赛主要是为了日后创业开办公司设置的大赛,没有真正理解双创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4)部分研究生认为参加双创竞赛会花费较多时间,会影响导师分配的科研任务的进度。如果参加竞赛无法得到导师的支持和指导,会带来更加消极的作用。
1.2 组队成员学科背景单一
双创竞赛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赛,需要每名成员根据自己擅长领域分工协作才能高质量完成。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它基本模拟了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流程:提出产品创意-可行性分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研发-产品功能验证-产品推广以及售后。团队成员不仅需要有创意研发的人员,也需要有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课程少。相比于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中几乎未涉及创业类课程,研究生普遍缺少创业类知识背景,导致同一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结构。加之研究生参赛队伍在组队过程中常常选择同一课题组或相同专业同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赛结果不容乐观。
1.3 参赛项目缺乏创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参赛项目中的指导教师多为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但普遍缺乏创业经验。同时研究生导师存在科研任务重,职称压力大,导致投入在创新创业大赛指导精力有限。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和专长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双创竞赛中需要用到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资本运营、客户维护等知识匮乏,很难给学生双创竞赛以实质性指导。研究生多数的参赛项目处在创意阶段,即便是导师现有的科研成果或专利,由于缺少专业的创业导师指导,也存在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
1.4 竞赛成果转化率低
(1)部分参赛项目创新度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容易被模仿,不易将竞赛成果转化成创业成果。(2)获得竞赛大奖的项目都是需要较长时间精心打磨完成的。从团队组建-打磨-参赛-竞赛成果转化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但研究生学习年限有限,特别是面临毕业组建的项目团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竞赛成果转化。(3)投资资金不足。地方高校由于所在地区和办学层次的原因,相对部属院校吸引资金较弱。由于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竞赛项目难以进行有效转化。
2 以双创竞赛为指引,不断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双创竞赛不但可以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成为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研究生参加双创竞赛的现状,找出地方高校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1营造研究生创新创业良好校园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有效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3]地方高校不能简单的、片面的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引导和教育学生创办企业,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创业的社会价值,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实现“德能”兼备、全面发展。[4]在研究生入学教育时,正确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普及研究生双创竞赛种类、知识以及学校、学院的激励制度,让研究生在平时学习和科研中注重发掘创新创新机会,积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并通过竞赛不断提高自身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地方高校在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等,不只是面向本科生群体,需要同时兼顾研究生群体,使研究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注重宣传报道竞赛获奖和创业有成的研究生,制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用榜样的力量掀起学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热潮。
2.2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按照年级和专业分的,细分为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建立的双创教育机构,一般隶属于本科教务部门。地方高校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文件,用来引导、鼓励本科生创新创业发展。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中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本科生必须选择这类课程才能获得相应创新创业类学分。对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于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主要是针对学科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少涉及创业类课程。为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面向研究生也开设高阶通识类创业课、结合专业的创业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理论类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类课程),邀请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竞赛评审专家开展创业相关的讲座、论坛。专业创业课程结合企业案例进行,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运行的环境和战略决策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参考。定期举办研究生交流论坛,让双创竞赛获奖学生和成功创业学生分享大赛经验、企业创业过程,让研究生更多地了解不同大赛的区别,各个赛事流程、备赛注意事项,创业经历和心得等。按不同学部举办创新创业类大赛,举办创业模拟大赛等,将专业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2.3 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整合校内资源。地方高校一方面要突破原有学科壁垒,优化整合多学科的资源与条件。如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开发课程,实现教学方面的跨学科交叉,为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思维搭建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发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责与优势,合力搭建创新创业竞赛沟通平台,在竞赛前让研究生能充分展示自身优势和组队需求,根据参赛意愿、核心技能进行匹配组队,组建高水平学科交叉团队。
整合校外资源。地方高校要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地方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优惠政策,为研究生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同时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高校与社会沟通与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地方高校要走出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创新基地,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企业、创投风投机构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帮助学生参赛项目落地推广,为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支持,促进项目孵化落地。
2.4 加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匮乏,学校应从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方面入手。校内资源方面,调整导师职称评定政策,对导师指导创新创业竞赛的成果进行同等认定,提高导师参与的积极性,无形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数量。定期、不定期举办培训会、讲座等,加大对校内老师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方面专业知识水平。支持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从实践中了解更多创新创业知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支持学生参加双创竞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开拓思维,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竞赛促进其学习更多创新创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两者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双赢”。校外资源方面,地方高校要聘请优秀企业家来校开办讲堂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不但能传授给学生创新创业经验和技能,还能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技术顾问。
2.5健全研究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合理地应用激励机制,能够提高研究生参与度,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激励政策除了包括奖学金评选、评优评先、物资奖励外,可将获得优秀竞赛成果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一个条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可将课题研究取得的竞赛成果纳入毕业成果评定体系中。
3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6]双创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参加双创竞赛,不但可以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潜力,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也是对参赛指导教师的洗礼和培训,更是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检验。因此本文以双创竞赛为指引,通过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双创竞赛的现状并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SDYY17091)
参考文獻
[1] 赵欣艳,赖美詹.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意向影响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90-102.
[2] 刘春一.地方高校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现状及改善措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90-91.
[3] 马舜,刘艳杰.揭上锋,等.美国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57-60.
[4] 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7-12.
[5] 张丹.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3):97-98.
[6] 史耀媛,李昱良.学科竞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及提效策略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