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探究

2021-12-15 15:01覃小凤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创新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存在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平安”校园、适应时代发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并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的构想:安全教育制度化、体系化建设,安全校训的设计,打造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安全教育列入必修课,编写安全教育教材,以“互联网+教育”丰富第二课堂,精心组织演习演练等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安全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119-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校园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是中国“智造”“大工匠”的摇篮。加强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国家民族进步的需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还未能满足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务必围绕“创新”下功夫、做文章,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水平。

一、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当前,安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安全教育模式,而是将安全教育视为一种应景式、形式化的教育活动,只限于应付检查和日常的安保工作,认为安全工作就是“保卫”校园的安全,是保卫处、学工处、辅导员等安全管理部门和责任人的事情,沒有将校园安全教育常态化,缺乏安全教育理念,这种思想的存在和蔓延,导致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意识的缺失。

(二)安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

安全教育属于通识性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大多学校的安全理念、安全目标虽然都已经逐步确立,但安全教育工作系统化、制度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却裹足不前,没有将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方略进一步细化并逐步推进落实,只能被动地根据上级的要求,或者在“安全月”“安全宣传周”“全国消防宣传日”及重大节日、放假前夕、其他敏感节点,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而且大多以宣传报道、信息通报、会议讲座等“泛化”的形式为主,形式单一,内容老套,有的甚至是走过场,这使得安全教育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正是由于这一系列“见子打子”式的被动应付的安全教育行为,致使学校的安全理念、安全目标没能真正贯穿日常教学工作始终,学生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强,甚至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漠不关心、充耳不闻,最终导致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三)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飞速发展,校园不再是自成一体的“象牙塔”,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更加密切,所接触的人员和事物更加复杂多样,但是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血气方刚、意气用事,由此引发了许多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诸多血淋淋的意外事故表明,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化,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和防范应对能力,如果没有受到较好的安全教育,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会陷入价值错位、心理失衡、手足无措、消极被动的境地,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它关乎学生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关乎高职院校安全、和谐、法制校园的建设,关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创新安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是学生的一种基础能力与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石。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仅有工作技能无法在竞争中取胜,而一名接受过良好安全教育并具有忧患意识、应急避险及心理耐挫能力的高职毕业生,能够在社会的历练中占有优势。高职院校只有以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大力推进安全教育工作,以更贴近当代高职学生的趣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创新安全教育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需要

当下,通信技术、社交媒体的普及,高职院校有形的围墙已经无法阻隔学生与社会更为广泛和密切的接触。这使学校的安全风险等级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对校园安全的期望也越来越迫切。在越来越重的安全压力下,仅依靠学校保卫处的力量很难满足工作需求,因此,创新安全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每一名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能够从主观意识上增强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在人际交往中提高防范、保持警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从而实现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创新安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着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和组织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也必将引发教育方式的深刻变革。而安全教育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内容革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教育”的革新中,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没有固有教育模式的羁绊,改革阻力小;二是有革新容错机制的保驾,创新风险小。因此,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定能发挥后发优势,在“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大潮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四)创新安全教育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已经被纳入国家法治建设的轨道,构建了完整的高职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明确了学校在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为高职院校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撑与保障。

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居安思危的同时,深刻理解遵章守纪、恪守法律是确保个人安全自由的前提条件,从而不断内化“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成为国家法治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建设者。

三、高职院校创新安全教育的构想

(一)安全教育制度化、体系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成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教育队伍、拟订安全教育实施方案与计划、制订安全教育工作评价及绩效考评细则等,分解责任,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做到人人参与,实现全员教育,从而构建起一个纲举目张、齐抓共管、运行顺畅的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制度化、體系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做好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抓手,能使安全教育从根源上将无序的“泛化”教育转变为目标明确、循序渐进的“计划”教育。

(二)安全校训的设计

校训是高校一个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是校园文化之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校训”被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教育大辞典》对校训的定义则是“学校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那么,安全校训则同样可理解为“学校为树立安全理念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它和一个学校的校训一样都具有规范行为、指导方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区别仅仅在于安全校训的指向性更为单一而明确。经典的安全校训,能够将抽象的安全理念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内涵丰富、朗朗上口,让大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熟稔于心。它就好比是“锚”,只要能深深地扎入心底,就能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结合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特点等具体情况,组织创作班子,或向全校甚至社会征集创意,设计出独具匠心、独具特色的安全校训。让学校的安全理念在校园里得到传播和弘扬,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进每一名师生的心灵,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打造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基本状况看,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培育,宜以三个“梯队”的方式开展建设。首先,要积极组织和鼓励高校保卫干部、学工干部和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参加各项安全业务知识培训,系统补充专业知识,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让他们作为“第一梯队”扛起校园安全教育的大旗。其次,以其他教职工以及舍管、食堂等学校服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作为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通过各种学习增强他们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教育意识,让他们作为“第二梯队”在教学或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安全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地方公安、交通、消防、检察院、法院、监狱等部门开展共建活动,组织师生到相关部门参观学习或开展安全实践,邀请或聘请专业人士作为“第三梯队”,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开设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安全演习等。

(四)安全教育列入必修课

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列入必修课,并编写了公共安全教育的一整套教材,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合理评估自身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技能,传授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消除不良后果,以及自救、互救的方法。

为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和补位作用,让安全教育更为全面有效,高职院校应该考虑把安全教育列入基础必修课,或者将安全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授课。通过第一课堂的形式整合安全教育内容,改变过去传统安全教育中内容散乱杂的问题,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整体认知。通过规定学时、学分,以及严格的考试考核,强化教职员工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激发广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安全教育能够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

(五)编写安全教育教材

将安全教育列入必修课,首要的任务是组织力量编写安全教育教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相关的安全教育教材还不多,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可充分展现才能的崭新舞台。教材以传授高职学生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因为没有正确的安全知识,没有掌握化解危险的技巧与办法,就不能有效预见危险,或者遇到危险束手无策难以脱离险境。高职院校具有面向生产一线的教育特点,在编写教材时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向企业取经,参考企业的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安全须知、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文化,将其充实到安全教育教材中来。

(六)以“互联网+教育”丰富第二课堂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那么“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必将带来学习教育的深刻变革,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建构起新的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生态。学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结合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特点,依托“互联网+教育”思维,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群、QQ群、微博等媒体,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并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积极探索安全教育的新路径。

(七)精心组织演习演练等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高职学生生命观现状与生命教育需求调查报告》从高职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需求角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遇到危险时的逃生技能是高职学生选择最多的课程内容,占比达到67.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高职院校大多高职学生缺乏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究其原因在于这方面学习训练和演习演练的机会太少。因为在安全教育中应急演练演习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有不断地通过演练演习才能把学习到的安全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确保学生在面对相同或相似的紧急情形时,保持冷静,运用正确的处置方法,尽可能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所以高职院校应制订完善的演习预案,适时适地组织学生开展消防应急疏散、应急救援,如火灾逃生演习、防震避险演练、防恐模拟演习等活动。平日里还可把在课堂上传授的安全知识,通过开展求职应聘、人际交往、电话诈骗、外出遇险等各种情景剧进行模拟实践,以强化学生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新生军训具有人员和时间集中等便利的组织条件,学校把应急演习作为军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能够丰富军训的学习科目、增强军训的趣味性,又能够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八)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

高职院校的人群主体是学生,最了解学校实际安全情况的也是学生,高职院校要落实群防群治的安全防范工作必然离不开学生,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学校与社会接触交融不断深入,建立学生安全志愿者队伍,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和意義日益彰显。同时,让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实际工作也是锻炼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因为学生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能够不断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明白安全教育的内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实践证明,建设有学生安全志愿者队伍的高职院校,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各种违规违法事件在校园发生,校园的教学、科研环境更为安全有序。

各高职院校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进行合理分组,完善组织架构,组建安全协会、学生治保部等学生组织,成立护校志愿队、交通志愿队、消防志愿队、反诈骗志愿者、安全“信息员”等多种志愿者队伍,形成科学的人防网络,做到网格化管理;其次,对学生安全志愿者开展常态化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充实安全知识、掌握防范技能,正解了解自身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促使他们为校园的平安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亟待加强,这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安全教育机制,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努力强化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传授必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与避险方法,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和谐,为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毕烨明.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浅谈[J].考试周刊,2016(45).

[2]张文龙,刘瑞芳,李玉龙.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职教通讯,2015(8).

[3]潘亚姝.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生命教育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

[4] 张想林,董慧.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15(22).

[5]吴颖芳.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1).

[6]卢珊,何一澜.高职学生生命观现状与生命教育需求调查报告[J].文教资料,2014(28).

[7]汪楚凡.当前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基于省内四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7).

注:2020年度职业院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研究课题“民族地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化和内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WYJZW-2020-2023)

【作者简介】覃小凤(1986— ),女,广西玉林人,文学学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高等教育。

(责编 龚维玲)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创新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