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高校要积极应对新发展形势,做好谋篇布局,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服务脱贫攻坚的模式,包括文化引领、产业支持、教育帮扶、生态建设等,为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但同时高校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如依然缺少深入服务乡村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未充分注重人才对服务基层方面的贡献,这影响了优秀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集中于先进、前沿的技术,很多实用型的涉农项目之前未能得到较多支持,起步较慢,这影响了高校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效。另外,高校内部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协同度不高,部门和学院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和资源的优化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效果。对此,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将服务乡村振兴与优势学科发展等学校层面的战略融合起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首先,高校应加强宏观规划,形成教育教学与服务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应有乡村振兴的一席之地,出台一系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制度,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要提供坚实保障。要善于统筹高校内部的智力资源和外部的支持,协调校内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的优势,打破单一部门管理的局限,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多方介入、全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则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制订差异化的管理标准,充分引导和鼓励每一所高校投入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高校提供自由发挥创新思维的空间。
其次,高校将自身的学科优势与服务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高校助推乡村振兴,应注重效能,因地制宜,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当地乡村也有各自的实际情況,这决定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也应有相应的侧重点。高校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服务乡村振兴的总体策略,寻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寻求各方的共识,建立多方合作的创新机制,既能符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也能满足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
再次,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应注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还是侧重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的评价激励机制还未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的顶尖科技人才缺乏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破五唯”作出了新部署,高校借此机遇,有望增加人才考评中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评价权重,对于在乡村振兴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考评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造福乡村的积极性。
最后,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高校要调动服务乡村振兴的外部动力,将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纳入战略规划之中。在遴选校企合作企业以及与企业合作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企业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增加与县域、乡镇企业的合作,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的一线需求。在科研项目的申报方面,高校应鼓励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加入力度支持实用型的涉农项目,提倡借助科研项目和基地平台,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总之,高校应主动对接当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将相关工作纳入全校的战略布局当中,寻找学校发展与乡村振兴实际工作之间的契合点,在办学定位、学科发展、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调整,力求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