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明 蒋喆 刘凯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为例,论述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分析工程测量技术“1+X”证书制度实施中面临的挑战,包括X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对获取X证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高、实施团队和教学资源建设不够完善,提出提升X证书的专业契合度和社会认知度、加强实施团队建设、优化证书培训实施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等工程测量技术“1+X”证书制度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职工程测量技术 “1+X”证书 无人机驾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031-02
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颁布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全面开展,职业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职教20条”的深入实施及“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制度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X证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中面临的挑战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评价机构、职业院校等多方协调,共同开展。在实施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主要表现在X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对获取X证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高、实施团队和教学资源建设不够完善三个方面。
(一)X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结合不够紧密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矿山、城乡建设等行业的测绘测量人才。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测绘行业的业务量逐年递增。由于行业的作业特点,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工程测量技术的人才培养多实行“双证书”(毕业证书+指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测量员”证)制度。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行,工程测量技术开展“1+X”证书试点改革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教育部公布的前两批X证书中,没有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契合的X证书。因此,申报和选取与测量行业关键技术密切相关的X证书尤为重要。
(二)学生对获取X证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高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学校教育和行业发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解决专业教学标准相对滞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目标任务。绝大部分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都或多或少与无人机操控有联系,无人机相关课程却相对缺乏,因此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的开展是必然趋势,也是有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基础。对学生而言,对无人机操控技能仅停留在个人兴趣上,对其涉及自身目前所学专业的工作及就业领域的应用知之甚少,同时学院各专业就业对无人机驾驶员证也无相关强制性要求。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学生对此项证书的认知度并不高,也就造成学生对获取X证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首次“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考试结果看,报考的学生占比稍低;在考试通过率上,理论考试的通过率低于实操考试,表明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三)实施团队和教学资源建设不够完善
作为新兴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全国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从2016年开始逐年激增。2013年只有2所院校设立了无人机相关专业,至2019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增加至189所,无人机专业毕业生也自2019年开始剧增。由于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民用领域有着旺盛的需求。作为逐步向数字化转型的测绘行业,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获批为第三批试点证书。由于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出现了人才供给侧滞后于需求侧的现象。
在“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考试培训中,除教学方式的不成熟外,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无人机应用专业较少,与无人机相关的课程也仅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资源方面,没有根据院校和学生自身情况量身定制的教材,也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库,只能借用无人机驾培机构的题目做训练。由于无人机驾驶操作的特殊性,实训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配置也难以匹配迅速增加的参训人员的需求,由于场地和设备限制,无法实现大量参训人员同时训练,间接缩短了参训人员练习的时间。实训场地日常需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与X证书培训之间存在场地和设备的冲突。由此可见,“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考试的教学资源略显紧张,需加大建设力度,任重道远。
二、工程測量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
为了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吻合度,作为开展“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无人机驾驶员”X证书实施方面,严格把控证书培训的质量关,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学历证书、X证书的有机融合,从以下方面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
(一)提升X证书的专业契合度和社会认知度
为了满足测绘行业逐步向数字化测绘转型的人才需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通过广泛行业调研,将无人机摄影测量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在2020年增设了数字测量与遥感专业方向。随着无人机的使用在测绘行业的渗透,各测绘相关企业对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选取了“无人机驾驶员”证书作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证书纳入试点。“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证书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数字测量与遥感)是对“1”重要的补充;让学生在获得综合专业技能之外,掌握更多的无人机驾驶技能(类似于普通高校学生的辅修专业),有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按照技术应用场合的不同,分成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就学习内容和强度而言,与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的考核内容并无太大差异,但在“1+X”范畴的无人机驾驶员证相对于AOPA认证证书,社会认知度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开展校企间的深度沟通与合作,提高“1+X”无人机驾驶员证书含金量,提升学生考取证书的积极性。学校开展“1+X”无人机驾驶员证等级考试,为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无人机驾驶员证提供帮助;将无人机驾培机构引入校园,共享无人机驾培机构的设备、师资和教学经验,为参加“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考试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同时持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无人机驾驶培训实践基地共建等不同领域达成共识,让学生能在“1+X”证书的学习中更便捷地参與AOPA考试。将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二)加强实施团队建设
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组成的三层“1+X”证书试点管理团队,加强对X证书培训的管理。建设校企互聘、跨专业共享的培训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按老、中、青梯级配备,充分利用年轻教师的激情和活力、中年教师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年长教师的丰富经验,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解决培训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常态化开展“1+X”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涉及的无人机操控及理论知识专项脱产特训。选派教师参与“1+X”无人机驾驶员等级证书培训标准的制订和广西高职院校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院校的考评工作。通过教学团队组建、教师队伍育训结合、证书考评实践提升,打造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保证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三)优化证书培训实施方案
为保障无人机驾驶员(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单位要求及院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详细制订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并针对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具体需求,对工作目标、内容、具体开展的方式方法和实施保障方面进一步优化,制订一系列全面、具体、明确的证书培训实施方案。涵盖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运行指南、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试点事项说明、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设施设备与实训室标准(试行)等明确的证书培训实施细则与规范。同时积极探索课证融通,将专业学历教育与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同步实施和统筹组织;将培训学时和内容与部分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互通、教学形式互融、师资队伍和实践条件共享、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统筹安排、考核方法灵活制定等,从而实现培训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四)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
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根据培训标准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将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对专业核心课程(如“数字摄影测量及无人机数据处理技术”)内容进行重构,将X证书培训技术要点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现培训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支撑课程,达到既培育学生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能,又增强无人机驾驶技术的目的。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再进行少量特定培训即可参加证书考试,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提高了考证的通过率。建设课程和证书培训共享的活页式教材、信息化教学素材、题库等教学资源,搭建线上教学平台;运用微课、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无人机驾驶技能教学深度融合,开发以“1+X”为背景的测绘与遥感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大数据一体化实训室”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按需求配置无人机驾驶模拟平台,满足教学和实训的要求,丰富教学资源。
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改革所牵涉的面非常广,打通“X”证书与行业高含金量证书之间的通道十分关键。此外,在人才培养中推动证书与课程的互换、学分银行的建立也是今后“1+X”证书制度推进的重要助力。
总之,“1+X”证书制度的试点推行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具体实施的职业院校,在推行过程中需深入思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促使“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实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2]陈永杰.以行业应用为导向的无人机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
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重点资助项目(2018zd0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教改科研项目(2020yb02)
【作者简介】赖永明(1985— ),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蒋 喆(1979— ),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改革;刘 凯(1978—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测量技术(数字测量与遥感)专业建设。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