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民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吉林 132101)
当下评价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师资力量、经费总量、科研成果等,这也是提高学校声誉,加强办学实力的必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招聘新教师时比较看重学历和毕业学校,一般要求新教师拥有至少硕士文化程度,同时还有年龄上的限制,基本上以学历和毕业学校作为判定应聘者能力的主要依据。而新教师从一个高校走进另一个高校,尽管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一线管理经验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稍显不足,致使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导致重教学科研、轻实践技能[1]。
在“双师型”师资的认定上,没有制订统一的认定标准,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行政标准、校本标准、学术标准,三类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学校所设置的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区别[2]。一些学校在认证“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过程中,依据是否有在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是否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行业证书,是否参加或指导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没有真正地检验教师是否具有实践技能水平及生产管理经验。认定方式虽然容易操作,但会降低“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导致在数量上存在虚高现象。
大部分学校评职称看重的依然是论文、科研、课题、经费等,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像课题、论文那样可以量化,难以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进行评判,所以也无法设置职称评定的指标,只能对符合“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给很少的加分,而这对“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的影响不大,然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做出科研成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教师更倾向于将大量精力投放在科研中,以便在评职称时有更强的竞争力。
学校借助校企合作形式,旨在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公司利用校企合作这种形式,是为了从高校寻找知识与人才的补充和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效益是公司追逐的目标,所以对投资那些并非近期见效的领域往往缺少意愿。部分企业出于社会责任感,有意让教师来公司参与实践学习,但在实践内容、方式、措施等配套机制方面不会做更多的安排与思考,更不会对教师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对于大中型企业,通常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实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比学校更早接触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当下场锻炼教师无法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时,校企合作事实上转变为公司向学校提供帮扶,企业自然积极性不高。对于小微企业,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任务,技术水平有限,研发积极性不高,希望下厂教师充当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而下厂教师短期即可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并不愿意长期从事重复性的生产工作。企业委派业务骨干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前提是不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所以企业来的兼职教师通常要在工作外的时间来学校上课,比较辛苦,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监督,学校如果资金紧张,或者不能支付超出教师标准过多的费用,会导致企业兼职教师缺乏热情,无法达到学校的教学标准。
校企双方在利益上难以统一,只有不断优化政策制度,构建良性的发展条件,才能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这便需要政府构建有关制度,助推合作高效稳定发展,达成共赢的目的。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在构建与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期间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制度保障机制不健全。从目前情况来看,制订的校企合作制度还不完善,即使有部分相关的规定,也没有在操作过程中发挥太大的作用和约束力。怎样设计高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有关部门尚缺乏宏观、全局的考虑,尽管应用型高校均在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操作措施,导致对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相应的指导。其次是缺乏资金保障,教师培训实施不到位。经费问题是制约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政府拨给院校的资金能满足基本支出,很难找到专门用于教师培训的充足资金,更没有落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最后也未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模式。
目前,关于“双师型”教师标准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提出“要建立一整套教师标准体系,分层分类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层次分明,覆盖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方案仅在宏观政策上指明了方向,并没有发布具体的“双师型”教师标准。经收集研究相关资料,本课题组比较认同有关学者“双素质型”的提法,即“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学校可以从地域经济、专业方向、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利于实现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又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2.2.1 改革传统管理模式 作为从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转型而来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进行新的发展定位,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进行战略布局,减少过去本科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避免重教学科研、轻实践技能。正视与研究型高校在科研水平方面的差距,根据师资的实际情况与个人发展规划,以双师素质为导向进行改革,支持并鼓励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水平的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在提高学校学术水平、高校排名、内涵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培育非科研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减少科研任务量,通过聘用企业人员作阶段性补充,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让教师在转型期有时间到企业去实践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时长,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水平考核标准,迫使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从内部增强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付出许多时间精力掌握的实践技能有用武之地,而不是流于形式。
2.2.2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以师德师风、实践技能、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依据,构建全新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而非套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师评价制度,需要结合“双师型”教师的特征来构建适用的评价体系。应当将教师的实践能力摆在关键位置,将师德师风与工作绩效当作重要的考评标准。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与优化教学水平,这是教师考评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参加的某些科研活动所实现的成果均会给自己的考评成绩加分[3]。针对教师科研方面的考评,应当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理念、方法、手段方面的研究,进而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是所有教师都要取得较高等次的科研成果。针对“双师型”教师展开评价必须重视时效性与动态性,支持教师多参与各种技能考评与证书升级,让教师的技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依据教师具体表现与取得的成绩进行奖惩。评定方法可借助多种方式,诸如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活动评估等,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工作得到全方位及时客观的评价。
2.2.3 创设可持续发展环境 提高各学院用人自主权,建立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按照专业需要制定招聘考试大纲,建设试题库与多种考核模式。积极从“双师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招聘毕业生,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应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提高待遇引进人才。学校从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针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设计科学的计划,必须与学校实情相符合,突出本校特色,设置与“双师型”教师发展特征相符的管理制度[4]。在评定职称方面,针对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设定合理的权重,并且将“双师型”教师作为优先考虑对象,支持越来越多的教师向此方向努力,不断改善“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待遇,进而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持续健全企业兼职教师的任用与管理制度,由教务处和专业系室共同对其考评,学校督导组监督、检查教学任务完成质量,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教学方面的指导,进而优化教学质量。
2.2.4 构建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 改变以往的激励制度,确定激励的引导方向,面向“双师型”教师构建一系列有效的激励制度。“双师型”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有所差别,在构建激励制度时,需先确认“双师型”教师的身份。倘若激励制度构建完善,便需要确保此制度可以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基于“双师型”教师这一目标的引导,结合实际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与健全激励机制,让激励制度的导向功能得以充分施展。在实际推行激励制度时,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评级、升职以及培训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在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指导下,推行具有针对性、多层次的激励措施。
2.3.1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二者间的融合,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方式,充分将彼此具备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将学校的科研技术转变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将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运营生产经验转变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资源,不但让应用型高校培育技能类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还能让公司对人才的渴望与学生对工作的需求得以满足[5]。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依托企业现有条件,创办学生实践基地,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任务,有效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创设实训中心,安排教师在假期进厂实践,掌握生产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产学结合,促进知识与产品、技术与产品之间的转化,优化生产效率,推动技术革新。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健全和加强政府协调下的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挥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时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同规模水平相当或略强的企业结为合作对象,使校企双方真正实现互惠互利。教师在企业能够学到新技能,企业也能从教师那里获得技术指导与改进,避免出现“一边倒”的帮扶现象。企业应对教师下厂锻炼内容及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单独或者会同学校职能部门对教师的学习锻炼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2.3.2 锻炼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给双方合作培育“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可行的渠道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校企之间构建合作关系,以企业生产环境、技术作为基础,让其服务学校建设,帮助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持续改善师资队伍。教师前往企业进行锻炼学习,重点是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增强实践技能与专业水平,并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方向,把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使综合能力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与完善,从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域经济服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教师掌握自身所处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涉及本专业的先进工艺技术,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提供科学的指导,也可以为学生参加各种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发挥积极有效的引领作用[6]。
2.3.3 发挥企业技术人才作用 提高待遇,调动企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教学,这是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关键渠道。从企业招聘经验较多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可以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引进课堂教学中,发挥专业导师的重要职能。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兼职教师和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彼此学习,互推共进。学校教师学习到新技术,企业兼职教师获得教学能力的锻炼,双方通过合作均获得了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