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标本兼治 规范产权制度改革

2021-12-15 15:12:28江苏省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淮安市产权制度村级

林 春/江苏省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淮安市围绕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目标,积极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努力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淮安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核实总额97.92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4.87亿元。核实集体土地1058.22万亩,其中农用地854.23万亩。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整体推进。全市1529个村(居)全部完成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计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07.38万人,折股量化资产总额24.25亿元。在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综合考评中,4个县区进入全省县级交易市场前30强,银涂、高良涧等15个乡镇进入全省镇级交易市场前100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20年底,全市村平集体经济收入达52万元,连续多年增长幅度保持在3%左右。

加强领导,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出部署,起草《淮安市委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指导全市改革健康顺利开展。召开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强化督查推进。定期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项检查,按月对各地改革工作进度进行通报。

宣传培训,奠定改革扎实基础。举办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工作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和业务辅导。各县区、乡镇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近180多次,累计培训村组干部7500余人次。抓好宣传引导。在淮安日报,先后就《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答记者问。编印操作手册。组织编印《淮安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手册》,免费发放到县区、乡镇、村居。

清产核资,全面摸清集体家底。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时间安排、工作步骤、目标任务、清查内容、清查方法等,确保清产核资工作有序推进。强化经费保障。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省以上补助资金,按照每村6000元标准进行补助。明确资产权属。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制度,按照资产类别建立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变动情况。

规范操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各地开展清产核资,权属界定,全面摸清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集体资产管理及集体经济收益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突出公开公正。实施方案、成员界定、社员代表候选人及合作社章程等及时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接受农民监督。对实施改革的村居所有集体资产进行登记造册,明确权属关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示、审议。在成员界定环节,结合实际和村民意愿,明晰成员界定的时间节点,制定简便易行、矛盾较少的身份界定办法。在折股量化环节,充分考虑各村实际情况、传统分配方式及习惯,对股权量化和分配不搞一刀切,将方案最终交由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表决通过。

规范统一,建设产权交易市场。研究出台淮安市《关于培育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实施意见》,实行统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统一市场交易监管、统一进场交易类型、统一产权交易程序等,逐步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农村各类产权进场交易,实现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全市通过省农村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产生溢价总金额3.31亿元,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溢价1.41亿元。严格规范进场交易程序,加强全方位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和场外交易。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盘活农村有效资产,拓宽贷款融资渠道。

因地制宜,提升集体经济收入。突出因地制宜。出台《村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参考条目》,供各地进行对照选择,找准适合本地实际的增收路径。注重典型引路。收集整理3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编印题为《学有榜样 干有思路》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汇编,印发到村,供各地借鉴学习。挖掘内在潜力。鼓励村集体通过出租等形式经营物业、领办创办各类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等获得持续稳定收入。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增加集体收入。细化增收方案。组织县区、镇街道对低收入村逐村摸排,进一步排查增收项目,制定路线图。加大财政支持。近两年,市级财政安排6000万元扶持100个低收入村,每村一次性补助6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营性项目。448个低收入村由县区补助,每村不低于60万元。各县区从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节余土地指标交易获得净收益中,拿出不低于10%用于扶持低收入村集体经济增收。

创新模式,实施财务阳光监管。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财务阳光监管改革。创新监管模式。着力构建财政所、第三方代理、农经站、纪检监督四方联管的财务监管新模式,全程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坚持公开透明。全市所有涉农村居均办理村务卡,设置余额1000~10000元不等的备用金额度,用于村级日常小额开支和应急使用,实现全程留痕可追溯。突出制度建设。各地出台《村级财务规范化运行管理办法》《村级财务管理问责办法》《第三方代理记账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管理制度和办法,形成职权清晰、权责对等、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

标本兼治,强化集体“三资”监管。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各地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制定岗位责任清单,建立问责制度。涟水县出台《涟水县村居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办法》,以口袋书的方式发放到每一位村居干部。强化审计监督,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信访较为集中的重点村组织力量进行专项审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升级建成全市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构建市、县、镇三级联通的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优化升级账务处理系统、完善记帐科目设置,将县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平台所有数据全部迁移到全市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平台,真正形成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一库、一网、一平台。

淮安市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全面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有关资产清查、资源登记、资产资源处置等制度,全面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健全产权交易制度,严格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进场交易,全面构建市、县、乡三级联通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耕作服务社、劳务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经营实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淮安市产权制度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6
淮安市以党建抓引领 锻造应急铁军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5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1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08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
淮安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