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农业推广模式研究

2021-12-15 02:44:40苏思源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冬枣农民农业

□苏思源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 晋中 030600)

1 农业推广的概念

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农业推广工作不仅能帮助农民确定农业生产的方向,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耕种技术,还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有关农业推广这个概念,目前不同领域学者从不同学术角度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但基本上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农业推广从狭义上讲,是指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直接教授给农民,使农民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民增加收入。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其理论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如何对我国农民进行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也是农业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脑、手、身、心”的职业教育,以及对广大农村妇女家政服务方面的教育指导。因此,不断满足现代市场的经济要求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成为现代农业推广工作的关键[1]。

2 沾化区概况

2.1 自然地貌

沾化区是山东省滨州市辖区。沾化区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该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典型气候十分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 ℃,十分适宜各种经济农作物的种植[2]。

2.2 农业发展现状

在农业生产方面,冬枣是沾化地区的代表种植物之一。经过30 多年的栽培,沾化冬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有3.33 万hm2。沾化冬枣已成为全国十大地标性农产品100 强,是沾化区助农增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县域特色产业。不断打造沾化冬枣产业发展链条,培育加快发展生态游园冬枣采摘、根雕冬枣盆景、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配套服务产业,沾化区被评为“全国人均林果收入第一县(区)”。同时,沾化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广冬暖大棚、无土栽培种植等,采用“农业产业化、农民工人化、管理自动化”的农业经营模式,种植多种无公害绿色蔬菜。

3 沾化区农业推广模式

3.1 依托网络平台的农业推广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沾化区积极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县级农产品信息综合推广服务平台,并积极探索整合农、林、牧、渔等各部门技术专家和农业资源。从来自全区各级农业推广工作人员中公开推荐遴选了48 名区级农业推广首席专家,成立了1 个区级农业推广专家组,实现了在主要涉农产业领域都有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将“1316”电话设立为专家服务热线,建立健全区、镇、村、合作社和农户“三农”手机短信等服务数据库,可以持续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3]。

3.2 区域品牌带动的农业推广模式

为了迎合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地区优质产品品牌塑造已成为沾化区农业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沾化区冬枣作为沾化区域知名品牌,大力推动了沾化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优秀的农业区域产品进行品牌化推广,对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极大程度带动当地乡村农民开展种植区域品牌农作物的积极性,有利于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让当地农业产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推广模式

以企业为核心,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深度合作。龙头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培训。农户可以规避市场和农业生产的风险,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最终形成利益双赢。龙头企业对行业有很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指导企业生产、引进先进生产线、开拓市场等方式确保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此外,沾化区龙头企业还可以推广相关现代化农业技术,极大程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3.4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业推广模式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推广模式已成为农民增收、保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模式之一。沾化区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下,受过某些文化或职业教育且敢于创新的农户,率先接受了农业推广带来的新技术或新理念,在取得成功后农民自愿组织,在农业相关环节达成合作共赢的目的[4]。

4 沾化区农业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推广资金短缺

沾化区农业推广工作是由政府主导,推广主体是各级政府的推广部门。农业推广是政府公益性事业,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沾化区各级财政拨款数额较小。另外,我国法律、法规对农业推广资金的拨付没有具体规定,财政预算和拨款在农业推广资金中所占的比例要求不明确。由于来源于民间进行农业推广的资金不多,导致沾化地区在农业推广资金方面的预算十分有限。

4.2 对农业推广工作不够重视

沾化地区农业收益率相对较低,大多数农民的工作收入比在城市务工的人少。农业推广隶属于政府公共事业,社会资本参与的回报率较低,社会参与力度明显要小。因此,沾化地区农业推广工作始终缺乏关注度,使得农业推广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5]。

4.3 农业推广机构有待完善

沾化区农业推广机构一直存在许多问题,沾化区农业推广机构设置基本按区域设置,随着城郊经济地区化和农业专业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一村、一镇或几个城市的局面,传统种植粮食作物也转变成了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沾化区下洼镇的农民以冬枣种植为主,大高镇、古城镇的农民则以种植杏为主。农业推广部门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现在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这就导致农业推广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此外,上下级农业推广机构没有制定严格的科学管理办法,决策不合理是制约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

5 解决措施

5.1 不断完善农业推广队伍的人才建设

目前,随着沾化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农业推广队伍。首先,要吸纳农业推广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公开考试与竞争性就业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人才进行科学评估。其次,实行定期聘用制,这样可以保持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再次,按照严格的标准制度,对队伍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筛选,这样可以保证农业推广工作正常开展。

5.2 增加对农业推广资金的投入

政府应通过不同渠道,优先扩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最终确保农业推广工作有足够资金运转。首先,应对创新农业推广技术模式投入资金,达到增强农业推广的作用。其次,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方式,让有意向的投资者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从而愿意给农业推广工作提供资金。再次,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展览会、招商会和其他融资手段,逐步形成以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体系,将农业科研作为生产的基础,不仅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还能改善农业推广资金不足的状况。

5.3 构建合理的农业推广管理机制

根据沾化区不同的农业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分配合适的农业推广人员,可以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坚决避免出现反馈黑洞,任何推广工作需要上下级妥善安排。基层执行人员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出现任何情况应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避免因上下级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各种失误。

5.4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不断提高思想认知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高度健全。沾化区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发动民间参与力量。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会,让更多农户主动参与到农业推广工作中。除了要借鉴传统手段的先进经验,还要引进现代化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的方式,让更多农民意识到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6 结束语

沾化区根据其他地域先进农业推广方法,将农业推广目标从单一的增加农业产量转变为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将推广内容转变为整个产业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以更完善的方式进行农业推广服务,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建设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沾化地区调整工作方向,将农业推广工作做到从实际出发,不断纠正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推广方式,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为沾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冬枣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16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电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22
我的冬枣卖了13万!
营销界(2015年25期)2015-08-21 07: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