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鹏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兰山区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0)
农村公路建设是加强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农民群体的生活及生产息息相关。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是我国公路建设管理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
农村地区有很多农作物及农副产品,一些地区的交通不便,导致农作物及农副产品的销售面临一定的阻碍,特别是部分偏远山区,农产品丰收后会产生大量囤积,无法及时销售,导致粮食发芽、发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无法有效流入其他地区,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有利于与外界进一步联系,加强地区与地区、地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这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省、市的城市化程度并不高,很多农村人口依然没有固定的工作。公路修建过程中必然会耗费很多人力和物力,这就会出现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农村公路修建可以带动农村人口就业,解决一部分农村居民失业的问题。同时,当农村公路修建完成后,加快了农村与城市的物资流通和人员流通,这对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养殖产业、生态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很多城市的工厂、农业相关公司都会到农村进行投资、生产与发展,众多就业岗位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
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协调。闭塞的交通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农村无法与城市进行有效的经济流通,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衷是相悖的,农村公路建设能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在农村公路建成后,部分村庄可以进行生态移民,能加强不同村落之间、村落与城市之间的物资交流与人员流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
农村公路的数量及质量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农村公路数量及质量未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农村居民的实际出行要求存在差距,这是需要正视的实际问题。农村公路建设会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公路线型设计和技术采用等方面会受到很大约束,也有部分农村公路不得已采用低标准的技术和设计方案,这样可能会导致公路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需求。
随着物价的上涨,修建农村公路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及人工费用都在上涨,使得农村公路修建成本随之增加,给农村公路建设带来了资金压力。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资金问题是重中之重,公路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虽然我国相关部门提供了一定的补助,但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费用需要地方自筹。这种以补助建设农村公路的形式导致公路建设中的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负债越来越大,情况较为艰难[2]。
近年来,相关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农村地区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修建而轻视养护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或因养护不及时导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修补与重建。由于基础不完善及维护设施的减少,使农村公路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养护,进而影响了公路质量。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成与使用,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强化,客流及货流量都在增加。对农村地区公路来说,由于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使很多沿江线、越岭线等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遭到损毁,尤其是部分建设标准低、功能不完善的路段,遇到自然灾害时更容易出现路面受损、路基沉降的情况,进而影响公路本身的使用功能,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3]。
面对农村公路质量与数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应强化对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的统一,并以此为标准加强公路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个别偏远地区及一些车流量较少的特殊路段,也应制定与公路建设标准相符的勘测、设计、建设方案,避免擅自修改施工方案,保证农村公路能满足高标准的客流和货流要求。此外,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强化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应确定分管和职责范围,明确质量责任,积极采取社会专业建立、自检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并统一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质量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巡查和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工程质量[4]。
针对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问题,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加强多方资金筹措。第一,农村公路建设应对现有融资渠道加以利用,提高融资效率,积极争取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第二,要对贷款、信托、债权等方式进行融合,以农村公路建设实际需求与真实情况为基础,对比筛选各种融资渠道,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宽交通运输投资范围,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同时可以大胆吸收民间资本的投入,让民间资本家看到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前景,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红利政策,以此让民间资本注入农村公路建设中,使农村公路可以快速且高质量建成。第四,各地区要加强与各大银行合作,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缓解农村公路建设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由于银行的审批流程精简、下款快、有保障,当农村公路建设遇到紧急情况时,向银行争取更多的贷款是较好的应急手段[5]。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及时、正确的养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要对农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在政府的带领下管理部门要对农村居民进行道路养护相关内容的教育,宣传道路养护的重要性,并规范农村居民对道路的日常使用,避免其出现损害道路的行为。第二,要适当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投入,以我国颁布的《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规程》为基础,健全相关管理工作制度,适当增加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第三,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落实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责任,强化管理养护的职能,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合适的养护管理模式,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坚持“管养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养护与管理工作,将养护与管理纳入日常运营与维护工作中,切实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6]。
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与多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对农村耕地进行保护,选线应当利用原有的旧路、桥梁及隧道等,避免大幅度的改建与填挖;农村公路建设要以农村资源分布及地质情况为基础,不能过度建设,以免出现新的地质灾害;必须完备建设过程中的保障性措施,保证公路的使用年限;注重环境保护工作,降低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力求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此外,面对地质灾害对农村公路的影响,相关部门在公路建设前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认真贯彻环保选线的理念,尽量不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要使公路尽量避开断裂带、溶洞、滑坡等地质灾害,也要避开生态敏感区,合理选择农村公路的线路,合理确定隧道及桥梁的位置[7]。
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对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应起到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引领下属部门,全面升级与优化农村公路建设,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