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卉 徐秋晨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88)
教材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知识与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而教材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建设滞后于教学和专业改革的问题日益凸显,表面上教材琳琅满目,但实际上质量参差不齐,可用、适用的教材并不多。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所在省份有关教材管理工作文件制度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制定或修订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明确了教材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教材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等,但仍有一些高职院校重“教”轻“材”,没有建立相应的教材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即便有的学校教材选用制度比较完善,但在选用过程中管控不力,缺乏必要的教材考评体系和有效论证,教材选用职能机构对教材的把关流于形式,选用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材选用制度比较灵活,“还权于师”,即理论上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选用具有优先权。但实际情况是,推荐选用教材的教师获得可选教材的信息途径单一,很多情况下,是从互联网获取某些教材信息,往往比较浅显,且局限于某本或某几本教材,无法对新出教材或者教材的更新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同时,一些教师存在惰性思维或思维定式,偏爱某一固定版本教材甚至陈旧教材,或者选择自己熟悉的教材而长期不更换,这种偏见和随意性会影响教材选用工作的实效。
教材选用应有一套比较严格和科学的审批程序,如笔者所在学校一般先由任课教师推荐拟选用教材,再经系教研室审读、系部或学院审定、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审批。由于教材选用工作每学期或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这套审批程序在常态化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个人审批替代集体审批的现象。此外,由于同一学期同一门课程往往有多名任课教师,会出现推荐多种教材的情况,为了调和不同意见,少数学校会凭推荐教师的资历、职称、职务来确定教材,而忽视教材本身,导致教材选用审批程序没有严格落实到位,甚至形同虚设。
高职院校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有关教材工作的文件精神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健全“三级联动”机制,学校教材管理委员会、院(系)部教材管理小组、学科教研室同向发力,从质量把关、规划设计和制度保障方面,切实为教材选用工作保驾护航。
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使所选教材不适用,导致制度失去效用。首先,应完善负责教材管理工作的各级组织架构,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具体事项。其次,应规范教材选用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审查机制,严格监管过程。最后,应严把教材质量关。对教材质量把关,主要是把内容关,包括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思想性等。“三级联动”审查体制中,学科教研室主要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把关;院(系)部教材管理小组主要对教材的系统性和适用性把关;学校教材管理委员会主要对教材的思想性把关,即把政治关。对教材的政治把关,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引领多元价值的理念去保障教材政治方向的正确性。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创新实践提供依据。笔者曾对所在学校近三年教材选用适应性和优选性情况进行过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分析,认为本校教材应以高职高专教材为主,于是把教材选用范围主要确定在近三年出版的同类高职规划教材、重点教材、精品教材、获奖教材等。二是设立教材样本库,为优质教材选用提供场所。建立教材样本库,能够让教师了解各门课程教材建设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动态,便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层次和质量。尤其是经过对优秀教材和新教材样本的翻阅,有助于在比较和鉴别中好中择优。教材样本库的建立需要长期收集积累,可以把各种相关的教材样本和资料作为样品,每种教材留存1~2 本即可,由专人负责整理,供教学和研究人员使用。其收存范围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历年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已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教材;②与开设课程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及同类院校使用的优秀教材;③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参考资料,主要包括各类补充教材、复习资料、指导书、习题库、参考资料等;④与学科有关的研究文章,新书的出版动态、信息资料及每年的订书目录、征订单等;⑤本校师生对所用教材的反馈意见等。三是举办教材展示活动,做好教材选用宣传工作。教材管理部门每年可邀请大型、优质的出版社到学校举办教材成果展,将各出版社出版的、符合本校教学层次和特点的最新教材成果展示出来,供师生选择。书展结束后,学校管理者应及时搜集师生意见向出版社或书商进行反馈。
教材选用是一个民主的过程,需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教材评价信息最为关键,因为教材评价人员是教材的实际使用者,对教材质量评价最具发言权。2019 年,笔者运用“选用教材质量评价表”,从思想水平、科学水平、教学水平、图文水平、编校质量及印刷质量6 个指标体系,在学院5 个部系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的教材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对评分较低的教材在下一轮教材选用中予以删除;有个别评分较高的教材,教师认为因知识更新需要,建议更换;对大多数评分较高的教材,一般继续征订。可以看出,教材评价对教材的选用征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教材评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首先,要做好评前培训,让评价人员对评价工作的意义、内容和过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要明确评价对象及合理的评价范围。评价对象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必修课、选修课(含理论课、实验课)使用的公开出版教材、自编教材(讲义、实习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材等;评价重点为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教材。每次的评价范围不宜过大,可以分专业进行多轮次、小范围的评价,效果更佳。最后,对教材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让参评人员知晓评价结果,便于与自己的评价情况进行比对,以提高其评价的积极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