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
(灌云县图河中学,江苏连云港 222224)
地理是一门具有理科性质的学科,在学习这门学科时不仅要记忆知识点,还要学会使用地图。由于地图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记忆和掌握。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地图导学模式,引导学生操作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地图导学模式是一种以图析文、图文结合为主的高校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考试大纲,并结合教材各类地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将地图融入教学中,通过使用地图的符号、字母及数字来标注学生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形成地图导学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培养其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其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获取地理知识,逐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识图能力。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对地理学科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地图导学模式理论的实用性、操作性及指导性较强,教师通过构建地图导学模式,能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自主学习是初中生必备的学习素养,可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力、效率与自我决定、自我意识,同时也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思考。在地图导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之一。以往教师指导学生用绘制地图的方法熟记地理知识,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容易造成记忆混淆。而在地图导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紧扣学案的问题,将图中呈现的内容与课本知识完美结合,不仅繁简得当,还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此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地图导学模式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地位。教师借助地理图像,增加课堂教学互动,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知识,进而有效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地图导学模式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将图像贯穿在各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调动脑力、眼力、听力、语言能力及操作能力,主动思考、分析、探究、解决问题,最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通过板书和PPT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熟记地理地图和理论知识,这会限制初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会造成课堂氛围沉闷的情况,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地图导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地图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差异,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脑海里构建具有立体感的地理地图,从而促进其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借助地理图像创设情境,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收集创设情境的相关图像,在课堂中导入创设情境的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开展“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收集拍摄地球的卫星图像或相关的纪录片,将其作为地理图像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像地球,让学生将生动形象的图像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抽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之上的建立,更充分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教学内容。如此一来,教师借助图像的美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理图像和知识的理解、记忆更深刻,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说,学生记”为主,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难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选择简单的地图,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观察和分析地图,使其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览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图、非洲的地形图,让学生思考非洲的地理位置问题,再描绘非洲国家首都的经纬线,发现非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其次,根据地图,教师让学生找寻非洲在地球上的具体方位,并总结非洲的地形特征和风土人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图,结合非洲地理环境图,在掌握非洲地形的基础上,采用板块构造学说,对非洲黑种人、经济商品单一、粮食缺乏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教师通过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及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由于地理学科综合性较强,知识点繁多,初中生在课后若没有对上一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就难以清晰地记忆和掌握知识点。而地图不仅能在课堂中被应用,还能在课后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借助地理图像,将上一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可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后布置任务或作业,让学生通过“看图—描图—填图”的练习,高效地梳理和巩固课堂知识,牢记相关的地图,从而有效保障课堂教学的成果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梳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内容时,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绘制中国地图,描绘出中国的山、湖泊、河流及平原的形状,并分别标注相应的名称;其次,通过绘图,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图像上填出相应的知识点;最后,让学生凭着自己的记忆独立绘图,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如此一来,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采用电脑制作导学地图,并根据教学线索和教材内容设计导学案,将其打印出来,发放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预习、复习,同时将导学地图作为考试复习资料,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巩固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采用交互的方式展示导学地图,积极与学生互动,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总之,将地图导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不仅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地图,创设教学情境、引出探究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制作导学地图,最终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