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区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促进作用

2021-12-15 02:44:40邓晓华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林区林业文明

□邓晓华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忻州 034100)

从长远发展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对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经济高效发展,加强林区建设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林业发展必不可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协调经济、文化、生态的关系,统筹林、田、湖、草系统管理,从而实现绿色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是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起点。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乡村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规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使人们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1]。

2 林区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促进作用

2.1 有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际生活中,林业发挥的作用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这与林区迅速发展、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有密切关系。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绿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

林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是建设“山更青、水更绿、村更美”的美丽乡村的必经之路。

乡村是林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林区快速发展是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保障。所以,林区发展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

2.2 有利于乡村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林区发展中建立生态文明体系,有利于引领乡村乡风文明建设,促使林区开发企业更加有效地挖掘当地的民俗、生活习惯以及生态文化等,从而体现乡村文化的内涵,促使更多人了解乡村文化。另外,积极健康、引领向上的精神风貌对社会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积极乐观的淳朴民风,那么社会文明发展也将停滞不前。自古就有“农林不分家”的说法,林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农村,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也是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林区的发展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3]。

2.3 有利于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深山地区,大部分林区有丰富的矿产以及土地资源,但由于地域分布分散,再加上林业管护力量薄弱,导致林区非法采矿、肆意开发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林区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不足,这在一定层面上不利于林区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应实现治理有效,突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转移,提升村民民主自治能力,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违法行为。

另外,在林区发展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林区发展内生动力。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林区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有效治理[4]。

2.4 有利于使乡村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林区发展能够为林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入,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在乡村积极经营林区产业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有效推进林区制度改革,并且在保护林业生态的同时,提高林业资本价值,例如林下资源开发、家禽养殖都是促进农民增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途径。国家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补助,合理的补助为退耕农民提供了一定基础资金保障。与此同时,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和人们对森林康养度假需求的增加,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力发展林区产业,提高森林康养发展的活力,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 林区发展在乡村战略实施中的思路

3.1 注重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质和核心。当前,我国的局部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治理速度不及污染速度,部分企业及行业仍然缺乏环保意识,严重破坏了绿色生态链。实施乡村振兴就是从战略规划到政策落实进行的重大变革,对脱贫攻坚至关重要。

分析发现,我国很多乡村都拥有大面积森林,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从环保意识提升与自然生态利用入手,全方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快速地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重要内容,林业产业的作用不容忽视。林业发展还能向其他产业延伸,这对社会经济进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此,林业管理部门可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在做好林区绿化、荒山绿化工作的同时,把乡村绿化、园林绿化、建设田园景观式新农村作为一个重要发展项目,为实现美丽新农村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林业发展还要注重对林下资源的开发,即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养殖业,也可以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等产业,培育新型发展产业,从而有效调整产业结构[5]。

总而言之,林区发展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注重生态保护和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需求,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3.2 丰富乡村文明内涵,引领文明建设

在林区发展过程中,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应不断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从乡村文明内涵出发,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发扬乡村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朴素情怀,也要推进社会公德、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的形成,丰富文明建设的内涵[6]。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林区管理部门可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林业行业典范,汲取成功经验。同时,要继续发扬林业吃苦耐劳精神,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林业发展故事,传播林业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林业,感知森林带给人们的愉悦。也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有效传播,如利用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宣传林业活动、林区建设工作情况等,向更多网络用户传播乡村林业发展情况,以此凸显出乡村文明的丰富内涵,并且用生态文化以及林业行业发展精神引领乡村文明建设[7-8]。

3.3 拓宽林业建设渠道,实现发家致富

对于农民而言,林业是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经济林的蓬勃发展已经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是,为促使乡村林业有效发展,真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还应不断拓展林业建设渠道。例如林区管理部门要改变发展思路,利用现有林业资源开发更多可利用途径,实现其流动性发展,从而提升林区人民的收入水平。目前,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形成为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林区管理部门还应加大绿化造林资金投入,保护林区生态资源,避免林区遭受污染及破坏。加强信息科学技术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乡村市场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挖掘其更多的功能性特征,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同时,林区管理部门可结合“减负让利”原则,减轻林区产业发展负担,改革税费制度。应积极争取政府投资项目,加大对林区行业的补偿力度,增加退耕还林资金补贴,为林区村民提供基本的服务保障。由于互联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林区经营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加大对森林功能的宣传,拓宽服务范围,创新发展渠道,进而为乡村林区务农人员提供新的发展道路,促使林区居民发家致富。

4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林区发展有利于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乡村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林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林区发展,需要注重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丰富乡村文明内涵,引领文明建设;拓展林业建设渠道,实现发家致富。

猜你喜欢
林区林业文明
记游哈林区(节选)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00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漫说文明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