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索

2021-12-15 02:44:40王天华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性农场农户

□王天华

(临泉县农经管理总站 安徽 阜阳 236400)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家庭农场主要面临农户专业性低、金融支持不足、社会服务体系匮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家庭农场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和困境,着重提升农户专业化水平,合理进行金融改革,健全有关社会服务机制,确保在新时期环境下寻找到更好的发展出路。

1 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1.1 金融改革力度低

当前我国家庭农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初期,融资难度较高,需要金融支持,但是多数银行没有为家庭农场经营者设置相应的贷款业务。家庭农场经营者缺少充足资金,难以进行土地流转。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尚未编制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部门给予的补贴力度很小。在长时间分散经营的环境中,农户经营水平较低,在农业生产方面缺少一定的抗灾能力,很容易出现亏损的现象。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户提供服务,导致农户难以获得充足的金融资金。

在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方面,由于金融改革缺乏力度,不能切实根据家庭农场发展的需求完善融资渠道、健全融资机制,难以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建设及创新等提供充足的资金。

1.2 土地流转效率较低

土地是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土地流转效率较低,对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东部地区家庭农场规模很小。虽然我国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具体操作的效果较差,难以提升土地流转效率。在土地流转效率过低的情况下,很难促进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如果不能改变土地过于零散、缺乏规模性的现状,将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农业标准化发展问题。

1.3 农户专业性较低

通常状况下,家庭农场劳动力与生产机械设备之间的组合,应当按照每个家庭的需求设置。从商业生产的角度来讲,需要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需要经营者具有专业性的管理能力,洞察市场情况,随机应变地调整经营模式。当前很多经营者和农户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概念等不够了解,缺少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管理理念。专业素养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家庭农场更加缺少专业人才,不利于经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专业化实施。

农户专业性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农户不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缺乏学习专业知识、先进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学习各类知识的渠道和平台。长此以往,农户缺乏专业性,将对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危害。

1.4 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服务,能够更好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相关服务体系存在滞后性的问题,不能确保服务水平,无法适应家庭农场在发展方面的需求。现有服务体系没有明确界定服务组织的职能要求,没有统一相关标准,多数服务组织缺乏专业性,难以为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多元化的服务,导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家庭农场相关问题。

2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出路

2.1 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目前为有效解决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方面的困境,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农业金融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健全政策制度,为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资金支持。首先,应合理设定补贴比例,在贷款方面实施无息或降低利息的政策,减少农户贷款的利息成本,提升融资的积极性。其次,设置农作物保险制度,合理预测农产品市场情况,创建价格支撑机制,增强家庭农场的市场风险防控和抵御的能力。再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有关的农产品平台,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创新财政补贴方式,提升家庭农场生产收益,保证其经营效益和发展水平[1]。

2.2 提升土地流转效率

土地流转效率低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情况下,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需求,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户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土地带来的收益。政府相关部门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为农村群众提供生活保障,使农民能够自愿对土地进行流转。这样可以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将土地汇聚在一起,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规模。

2.3 提升农户的专业性

农户的专业性直接影响相关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效果。在家庭农场发展中,应着重强调提升农户的专业性,增强经营管理有效性。首先,经营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方法,对家庭农场的概念、经营管理等有深入的了解,在工作中有效执行经营管理工作。其次,开展针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活动,培养有关人员的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农户到已经拥有成熟管理模式的家庭农场中参观、学习优秀的经营管理经验,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专业性,促使家庭农场快速、稳定发展[2]。为增强农户的专业化程度,建议有关部门经常为农户提供培训服务,采用网络化培训和现场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农户的专业性,提升操作规范化水平。

2.4 健全农业社会服务机制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家庭农场经营和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国在寻找家庭农场发展出路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创建完善的农业社会服务机制,提升生产和经营的效果。从实际情况看,家庭农场一味进行个体化经营是无法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的。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和体系,创造良好经营条件。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引进较为优良的品种和较为先进的技术,提升家庭农场生产质量和水平。

有关部门还需着重改善基础设施,为经营者提供财政补贴,引导和发展农业社会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与进步。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应鼓励农户之间相互联合,创建多元化、系统化、多层次的农民合作组织机构,为农民提供成本较低、便利性较高、效果较强的涵盖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经营性服务,使农户在相互联合中形成良好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发展机制。

3 我国家庭农场未来发展建议

3.1 促使农业信息化发展

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相应基础设施,完善有关网络平台,使农民可以在网络中实时性查找信息,掌握市场经济脉搏。创建小农户与市场衔接的纽带,在有效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减小农村区域和城市区域之间的差距,缩短先进与落后地区、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化特点。在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拥有及时、权威、准确的信息资源,才能使其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应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需求,合理构建网络平台与信息系统,使家庭农场经营者可以借助平台查找与掌握市场中的农产品相关信息,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并根据消费需求决定未来的经营和生产方向,保证有关工作顺利开展与执行[3]。

3.2 打造“变废为宝”的经营模式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大量施用有机堆肥,将废料变成肥料,应用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中。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区域有很多腐殖质的垃圾。这些垃圾被胡乱堆放,不仅会占用很多土地资源,还会对水源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此情况下,可以将这些腐殖质的垃圾收集在一起,应用于家庭农场的生产工作中。通过统筹规划处理,将“废物”制作成为肥料,变成家庭农场生产过程中的“宝物”。与此同时,应强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联合力度,将养殖业牲畜粪便当作农业生产肥料,使二者之间达到共赢的目的。

3.3 积极引进农业机械设备

除了上述几点建议之外,在未来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需着重关注农业机械设备的先进性。应积极引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增强家庭农场发展效果。同时,需对示范性的家庭农场进行扶持,开展后续指导工作,在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同时,鼓励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在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帮助下,促使家庭农场良好经营和发展,将先进措施和良好模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4]。

4 结束语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缺乏专业性、缺少良好金融支持等困境,不利于家庭农场良好发展。应针对家庭农场发展困境,提升相关人员专业化水平,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健全农业社会服务机制和模式,完善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工作体系,在新时期环境下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性农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0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19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