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通市分行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呈现新的亮点,各地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产业稳步发展。逐渐升温的乡村旅游业,成为不少乡村产业发展的首选。
近年来,如东县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顺利通过省清零销号。至2020年,已建成省级美丽宜居乡村8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21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1个,为乡村旅游打下扎实基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如东县支行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亮化乡村旅游特色。如东县濒临黄海,拥有102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如东支行投放1.1亿元支持“海之城”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用于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当地的海洋资源和温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投放2200万元支持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园区项目,把农产品种植、海产品养殖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开发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优势。秉承“修缮为主,修旧如旧”的原则,投放2.3亿元支持如东县栟茶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项目建设。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城镇文化肌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微改造,项目规划占地1.05平方公里,既包含了栟茶镇的历史文化元素,又蕴藏了红色革命斗争史以及历史人文景点。开发以“城镇更新、镇民共建”为主题,定位改善居民环境、传承千年历史文化、打造综合治理典范、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在促进古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了古镇自唐宋至今的历代留存史迹文化,彰显乡村多元文化特色和创新价值,为乡村旅游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实现了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契合。
大力支持环境保护,推动旅游环境提质扩容。如东支行投放1亿元支持如东县鹤鸣公园(郊野)PPP项目,通过建设湿地公园,为动物创造天然栖息地,实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投放绿色信贷3.9亿元支持“三河六岸”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PPP项目,打造了“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体”的滨海水乡,有效撬动了当地旅游基础环境的提质扩容。
支持乡村小微企业发展存在制约。乡村旅游业经营主体以小微企业为主,经营者普遍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大多数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信息不透明,决定了农发行对其资金的使用、经营及效益等无法作出准确评价,增加了银行信用调查和评级困难。小微企业拥有的财富和可供抵押物不足,资产水平较低,基层金融机构无心对其进行信贷投放。
支持乡村旅游业的产品不多且创新力度不够。乡村旅游景区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问题,银行支持需要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无疑增加了成本。农发行传统产品及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支持乡村旅游业创新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是制约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的瓶颈,缺乏专业高效的直接融资体系支持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障碍。
主动对接,加强银政合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定期走访基层行所在地政府部门,寻求政府搭建平台,推进多层次乡村旅游业与农发行对接,对基层行在政策解读、政府对接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帮助与指导。站在产业链的角度系统梳理全行现有客户,查缺补漏明确产业链“断点”,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心态,深入企业,深入市场,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市场、客户调研,掌握市场动向,增强灵敏度。此外,随着各类工程项目推进,出现了不少项目客户的总部在其他城市、项目实施单位在本地的情况,在账户开立、网银结算等方面,基层行应最大程度的为企业提供便利和结算灵活度,多元化拓展金融服务。
聚焦重点,不断优化手段,完善乡村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将乡村旅游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做好文章,发挥品牌的龙头作用,保持乡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用品牌带动同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加速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乡村旅游由单纯的“看”到“吃喝游乐住”一体化的多元发展,就是“双链构建”的成果体现。主动破解融资难点,创新打造乡村旅游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政策范围内适当降低旅游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在利率、期限上予以优惠,要将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与支农惠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长期贷款优势,创新营销思维,针对当地优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营销,打通乡村旅游点全产业链商业经营,开创“乡村旅游+农产品”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坚持“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工作方针。
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资源,不断增强金融创新力度。农发行需助力当地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持续探索“古镇旅游”“沿海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等多种乡村旅游模式,深入挖掘乡村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优势,沿海城市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优势,支持海洋旅游业发展,靠个性化的产品增强自身竞争力。探索乡村旅游业风险共担体系,主动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立足政策性职能,引导辖内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支持小微企业,选拔出一批优秀乡村旅游企业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农村路网交通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是乡村旅游业发展重中之重,应加大与地方部门沟通交流,积极开展营销,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着力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科技手段,全面提高乡村旅游现代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