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化服务 助力农业现代化

2021-12-15 09:59:34杨小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全程社会化农机

苏 平 杨小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现有耕地88.96万亩、养殖水面3.6万亩、林地36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6.61万亩,总产40.52万吨。拥有1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9个省市级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多次被评为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区。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成效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区已培育具备农机作业服务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1905个,其中具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445家,服务各类家庭农场(大户)5244人次,服务范围从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逐步延伸至农资配送、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综合农事服务,实现平均节本增效150元/亩。大力推进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种植、产地烘干和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分别达91.4%、64.6%和94.7%,粮食生产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78.46万亩,占粮食面积86.5%,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社会化服务项目稳步推进。以实施2018年中央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20万亩项目为契机,引导一批有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购买农机设备、整合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安装北斗智能终端设备381台,推广使用“嘀嘀农机”APP近1000户,实现服务精准提供、供需高效对接、面积准确核算。两年来单环节服务面积累计125.77万亩次,完成全程20万亩工作任务,已分两批次下拨补助资金195.48万元,惠及服务主体48个,直接和间接带动增收1000万元以上。

省级改革试验区工作成效明显。以入选第三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引导推动各类服务主体加强合作,围绕同一产业、同一产品,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按照“一个办公场所、一个管理机构、一个章程制度、一个法人地位”的要求和“1个核心成员+N个经营主体+X项功能布局”的组织模式,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5个,每个综合体内部实现8个以上功能定位,带动全区9个街镇550多个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全程服务面积12万亩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程度和内部利益联结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举措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公益服务、生产服务、市场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公益服务方面,9个街镇均建立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建成90个村级农事服务站;生产服务方面,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引导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和订单销售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鼓励一批农民合作社利用贴近农户的优势向成员提供各类产中作业和产销服务,推动一批有服务能力的农机手自愿成立合作社,开展规范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服务方面,推动各类服务主体融合发展,通过成立区级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整合内部资源,引入邮政公司、紫金农商银行等作为理事单位,初步发挥联盟在农资服务、农机服务、金融服务、销售服务、寄递服务等方面作用。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内涵外延。通过政策宣传引导,积极推动农技推广、农机服务、品牌建设、信息发布等全方位能力建设。一是加快新模式新技术推广运用。总结推广艾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模式、“积-炭-肥”还田改土模式等。二是引导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内部推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机械施肥、统一机耕机收“五统一”模式。三是提升农业市场信息服务水平。成立六合区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创建“茉莉六合”“多彩竹镇”等区域公用品牌,开展“线上服务平台+线下服务平台”双服务模式,全区农业信息化覆盖率74%以上。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围绕内部管理信息化、带动发展有成效、服务能力上水平三大目标推进改革试验,建立社会化服务综合体。一是组联社,发挥核心成员引领作用。在一定区域内选择一个农业服务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好、内部管理能力优的合作社发起成立联合社。目前已成立5个联合社,在冶山街道探索建立经济林果类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促整合,打造全程高效服务体系。打造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立“8+N”个功能中心,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农技示范中心、农资配送中心、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农机维修保障中心、粮食烘干(仓储)中心、农产品销售中心等。三是定标准,提升“技绿融合”发展水平。由核心成员牵头制定生产标准,在联合社内部统一实施,通过推广药肥双减、生物病虫防治等技术,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构建从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到推广应用的粮食绿色生产体系。四是搭平台,加快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组建联合社内部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内部农机调度、作业监管、面积查询等功能,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嘀嘀农机”使用。

以试点县为契机梯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六合区将以创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区、街(镇)、村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梯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实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促进农业产能稳定提升、带动经营主体持续增收三大目标。

打造区级公用服务平台。统筹整合区内粮食、供销、金融、保险等部门农业社会化资源和力量,全面梳理现有政策和专项资金,构建规范管理体系、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建立风险防范体系,为全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标准土地流转、绿色生产、精深加工、资金融通等服务。

提升农业园区服务能力。坚持多方共建、系统整合的集成思维,进一步发挥农业园区公益性服务职能,打造集农技推广、信息发布、对外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保姆式”社会化服务主体。

发挥集体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成立村级服务综合体、建设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服务联盟,整合村级公益性和经营性功能,以提供晒场、农机摆放、粮食烘干、仓储等设施为主,逐渐延伸至信息咨询、农事指导、金融服务等,推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同发展。

解决突出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目前农资来源繁杂和粮食短期周转存储的问题,将良种统供纳入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以补贴方式大力推广稻麦优良品种,向种粮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种子。盘活整合闲置资产,以村为主体建设烘干和仓储设施,拓展服务半径,优化服务能力。

加大科研到户服务力度。充实壮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强化人才建设,建立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推行责任农技员包村联户制度,在重要时节和关键环节对经营主体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新型组织共育共建。按照每10万亩粮食面积规划建设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进行布点,依托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机械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及贮藏加工、产销对接、金融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性服务。至2023年,全区计划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6个,培育蔬菜、茶叶、果品等特色社会化服务综合体3个。□

猜你喜欢
全程社会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不一样的农机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