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婧 邱孟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按照市委“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部署,以“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工作为统领,要处着手、实处用劲、难处破题,62个低收入村全部完成经营性收入18万元目标任务,其中超30万元的26个、超50万元的14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赣榆区委始终把薄弱村转化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重要举措,聚焦党建主业,压紧政治责任,构建上下贯通、坚强有力的工作体系。
以上率下,压实攻坚主责。结合区领导包镇分工、选派民情助理党建专员工作,每村明确一名区领导联村、一名镇领导包村、一名民情助理党建专员驻村、一个区级机关单位或国有企业结对发展,建立低收入村“四个一”帮扶制度,细化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目标任务,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工作机制,压紧扣实薄弱村转化责任链和工作链。“一村一策”把脉问诊,帮助低收入村挖掘发展潜能、制定增收计划、选定集体项目,化解集体债务,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考核,坚持严明纪律、严格督查、严厉问责“三严”攻坚法,把抓党建促攻坚作为党建述职重要内容,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此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优中选优,配强攻坚主力。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先富有成效、带富有情怀、治村有威信、兴村有办法”的“四有”标准,遵循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采取在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农村致富能人中“择优推”、务工经商人员中“择优引”等措施,选拔182名致富能人进入低收入村“两委”班子,调整能力不足村书记23名,打造钟佰均式带头人队伍。新一届低收入村书记平均年龄45.6岁,其中致富带富能人53名,“双强”型村书记比例达100%。树立“干部到一线去、干部从一线来”的选人用人导向,2020年区镇联动为每个低收入村选派一名“兴村书记”,谋思路、闯出路、找富路,为薄弱村转化输送能征善战干将。
一线突击,集聚攻坚先锋。党员带头率先领跑,推行党员能人组团带富、党员责任区帮富、党员先行承包领富的帮贫带富模式,成立党员致富服务队14个,评选党员产业标兵86名、党员中心户219户,掀起党员带群众齐力奔致富浪潮。全省首家出台“电商直播人才20条”,激励党员大户带领乡土人才开网店、做微商,拍视频、搞直播,带动27名传统农民变身“网红大咖”“直播达人”。成立农业产业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组织农技人员、培训讲师、网红大咖等成立“富民兴村”人才服务队4支,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育、宣传推介等活动13场。
立足村情,理清思路,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施,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强化政策支持、路径指引。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在全市“富民兴村九条”基础上,出台10条落实举措、配套20条扶持政策,帮助因地制宜找到方向、选准路径。编制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方案,细化“时间表”,排好“路线图”,3年内实现所有低收入村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二是落实土地支持政策。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符合规划和建设要求的建设用地,及时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允许其对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依法改造。开发农民公寓,大力发展物业经济。释放村级土地价值,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创新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利率优惠、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支持商业银行到农村开展信贷业务。推广农户信用普惠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抵押担保,提高信贷额度,更好服务三农。
强化产业支撑、项目打头。根据低收入村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一村一策”“一村一品”,靶向精准。对于土地资源禀赋较好的低收入村,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规模效益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对于集体资产资源有流失现象的村,全面清收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坚持“应进必进”公开交易,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靠近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农业园区的村,可以直接向企业入股,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招引企业落户,采取集体承包劳务、厂房场地租赁、入股分红、企业税收留成返还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绿色加工、电商直播等优势产业,将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打出品牌、形成规模。充分发挥中央、省扶持村集体发展项目资金作用,由镇牵头入股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整合低收入村扶持资金集中建设标准化厂房、购买门面房等,增加村集体租金收入,实现抱团发展。通过村办项目、多村联合入股、镇村共建发展,实现每个低收入村兴办或入股1~2项产业项目,62个低收入村共实施产业项目67个,增收529万元,低收入村“造血”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资金支持、财政保障。用好4916万元省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各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将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上。同时,区财政设立2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引导专项资金,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制定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奖励办法,设立“富民兴村贡献奖”,树立“发展越快、奖励越高”鲜明导向。
瞄准孤军奋战、发展要素不足等难题,坚持统筹协作、靶向攻坚,形成合力。
区域联动,抱团发展。结合赣榆区东中西产业特点,按照“连点成片、集聚资源、整体提升”思路,打造“蓝色海洋、绿色林果、红色文旅”3个党建示范带。整合区部门、镇党委、产业协会和特色村,组建3家红旗同盟,打破地域隔阂、行政壁垒,连点成线、以线带面,覆盖234个基层党组织、20家农业龙头企业、62个低收入村,推动组团作战、抱团发展。红旗同盟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先后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海鲜电商节等特色活动,拉动21个富民项目落地低收入村,实现组织效能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要素集聚,共享发展。区级配套扶持资金1270万元,为低收入村高标准新建改建党群服务中心38个,升级“楼下便民、楼上富民”功能,设置便民服务、创业孵化、能力培训、产品展示“四大中心”,提供一站办理、创业孵化、产品展销等服务,打造共建共享富民主阵地,释放“富民”磁场效应。开展“党员乡贤助力富民兴村”试点活动,62个低收入村梳理出返乡意向人员46人、返乡意向项目14个,落地项目6个,带动110名村民就近就业。
模式创新,协同发展。依托组织力指数监测平台,加强低收入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设脱困攻坚坚强堡垒。推广“支部+合作社(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实施“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将党的组织建设深度嵌入到产业扶贫之中。探索“订单保底价收购”“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等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通过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吸纳就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引导低收入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57个,组建产业党支部37个、精准扶贫联合体52个,形成支部引领方向、新型主体带动致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