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芹
(包头市农牧渔业经营管理站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中国有句古话为“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粮食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而粮食由农业生产提供,所以农业自古以来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了现代社会,农业依旧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转型,我国农业产业也面临着转型。传统的粗放型农业正逐步被集约型、高效型、规范化的现代农业替代。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产业的管理模式也面临着一场改革。制度、科技、基础设施、环保等因素在农业产业的管理模式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帮助我国农业产业更好向前发展[1]。
农业现代化指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渔牧结合、种养一体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打造高效、安全、节约、环保的现代化农业。
由于现代农业关系着数亿农民的收入水平、工作机会和工作条件,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现代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必然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也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我国发展进入转型期后,由于工业社会中农业附属于工业的特点,工业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加快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通过技术的方式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同时,城市工业生产出了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农村消费者对其进行消化。所以,农村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急需提高,这又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事实上,我国在政策上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要求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也将在国家政策层面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重要促动作用[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农业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的工业产业刚刚起步,基础非常薄弱,服务业产业则付之阙如。但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兴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我国经济开始腾飞后,工业和服务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一直在快速增加,逐渐超过了农业的产值,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产值早在1957 年就超过了农业产值,工业产值达到56.7%,农业产值为43.3%。
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起来后,由于其岗位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好,以及相对更高的工资水平,对农村地区优秀的劳动力吸引力很大。因此大量农村优秀劳动力流入城市,进入工业和服务行业工作,留守农村的大都是一些劳动力不足的老、幼、病、残群体。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之间的比例面临着严重失衡。农业毕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计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促进农业进行现代化转型,吸引优秀的劳动力进入农业产业,保持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平衡。
农业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的劳动人口和工业产业、服务业产业的劳动人口之间的比例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农业产业吸纳了我国大部分的劳动力。1951 年,我国人口普查有5.6 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4.5 亿。到了2021 年,我国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下降到了约总人口的40%。很显然,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城市成为了市民,而且成为市民的农业人口中不乏来自农村的优秀人才。二是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就业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一般农业的播种、收割都需要依靠人力或畜力,当时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就业人口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效率很低[3]。
对于我国来说,农业产业不可以放任自流地发展,国家必须有一套科学健全的体系对农业产业进行管理。但是,我国构建农业产业管理体制却存在一些难点。一是小农经济的分散和市场化之间的根本矛盾。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程度跟一些农业强国相比并不是很高。但是,我国是一个拥有超过14 亿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农业市场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事实上对农业规模化程度高国家的农民有更大的好处。二是农民应对风险的能力低下和农业产业的高风险。事实上,我国的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应对风险的能力。但是因为农业产业本身的性质及市场的结构性特点,农业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三是收储制度难以为继,依靠市场平抑物价成为难题。目前,我国农产品领域存在价格倒挂、库存过多的现象。虽然目前已经启动了农产品价格直补政策,但如何利用市场手段熨平农产品价格波动还是一个难题。四是农业政策的协调存在的矛盾。虽然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但牵扯到的范围却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涉及到农业的政策都关涉到基本的经济制度甚至政治制度。同时,农业政策的落实往往需要巨额的财政支持,但回报较为缓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农业领域也应该推广现代科技,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目前,我国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难以更新。
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有利用浮标站进行观测,用较长时间内观测到的大风数据与陆地数据进行对比,找出海面风与陆地风之间的关系,得到由陆地风推导出海面风理论模式或半经验模式[4]。国内对海风的研究也并非停滞不前,黄容曾根据大尺度背景地转风将海风分为7个类型,建立了预报青岛夏季近岸海风的统计分型方法[5]。
首先,农技推广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足、思想认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差异,导致大量优秀人才都投身于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从事农业的优秀人才较少。所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足。这样,在向农民推广新的农业技术的时候就存在技术瓶颈。同时不少农技推广人员来自城市,没有和农民打成一片,脱离了农业生产,这样也不利于推广农业技术。
其次,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低。同样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长期落后于城市。这导致了许多农民,特别是年长的农民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在接受农技知识的时候,无法吸收有效的基础知识。
再次,由于个别领导的认识不到位,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了阻碍。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要求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思想意识,和农民的知识水平,还需要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而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一般来自地方政府的领导。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领导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业生产的产值不如工业生产的产值高,所以在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上不足,导致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受挫,直接挫伤了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
在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一般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如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设施;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各种生产基地、防护林;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对农村的农业生产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的农业生产力。目前我国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我国每年在农村投入在基础设施上的资金较多,但是和农村基础设施的缺口比起来还是不足,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解决农民的饮用水问题。
其次,缺乏资产管理。目前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只存在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一般实行无偿提供服务。这样提供的服务越多,缺口就越大。农村基础设施无法实现自身的再生产。
再次,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很多地方,当地领导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上,却忽略了农村的基础建设。出现了城市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农村的基础设施却非常落后。
首先,从宏观上重视农业管理制度建设。农业管理制度涉及粮食安全、种业和耕地、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国家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立法,以及立法之间的统筹协调。
其次,加强农业立法的执法工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要做好农业立法的执法机构到位、人员到位、保障到位的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
再次,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打造正规化、法治化、专业化的执法队伍。做到在执法过程中地区间联动、多部门联动,提升执法效率。
首先,加大农技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国家可以将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列为公益性的创新主体,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力度,满足其科研、推广的资金需求。
其次,优化投入农技方面的资金结构。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有选择、有步骤地投入农技研发和推广。
再次,加强农业创新主体的培育,加快建设农业创新平台,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及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的交易和推广工作,把研发出来的农业技术尽可能地应用到农业产业。同时做好农业技术的普及工作,让农民能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新的农业技术。
最后,完善农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确保农业技术的收益能被研发人员、推广人员充分享有。同时妥善维护农业技术市场的秩序,做到农业技术交易的有序进行。
首先,转变观念。农业基础设施存在投入大、回报慢的特点,许多农村地区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转变旧有观念,充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转变体制。在不影响农业基础设施使用的前提下,农村地区可以把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交给当地企业或农民经营。经营农业基础设施的企业或农民对该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可以适当收取使用费[5]。
再次,资金来源社会化。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都来自财政。事实上,可以采取让企业、农村大户、富裕农民出资,并且给予其一定收益的方法筹集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这样,农村基础设施才能够发育成为有自主生长力的主体。
最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