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玲
(南涧县南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大理 675700)
完善我国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城镇化程度加深,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良好,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形势良好。
如果缺乏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识,很难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意识形态,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经济管理体系与民生密切相关,与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相关工作时,应该把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到基层。
根据调查结果看,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充分落实涉农经济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恰当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那么由于民生方面问题上访的群众数量会大大减少。基层管理者按照政策文件进行贯彻落实,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因此应提升高层行政机关对于基层民生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基层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人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村人民幸福感[1]。
只有合理开展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应建立良好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彻落实到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民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给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顺利开展,可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从而更加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完善农村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农民的经济利益,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平稳提升农民的地位。
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经营管理建设体系不断完善,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应注重农村经济管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水平[2]。
对目前我国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在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中,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被重塑,很多职能机构为适应改革而进行合并,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裁撤、组合,导致了专业人才流失。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属于行政管理、监督、执法的范围,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乡镇农业站并没有行政编制。乡镇农业站并不具备执法主体的资格,在开展工作时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处于被动应付的现状,无法履行工作职能。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稀少,导致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能力欠缺。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很大,但是对人员编制等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人才队伍结构不完整。同时,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大多由从事技术工作的农技人员兼职,且人才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岗位调整频繁等问题。编制内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高,掌握的专业技能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下,工作压力和工作量骤增,但是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基层工作人员薪资水平没有得到匹配,导致工作推进不力、工作单位留不住人才。编制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不足,不利于工作有效开展和人才队伍建设[3]。
第一,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具有非常强的管理性和行政性,但是国家下发的编制并不强制要求专业性,导致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建议权,不利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基层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部门职能分工混乱。当出现重大问题时,各部门往往相互推诿,从而错过了补救过失的最好时机。
第三,职能授权不明确。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行政职能,但没有足够的授权,导致相关经济经营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履行很多职能时无法贯彻到底。
在基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升相关领导干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只有相关领导干部对政策和经济形势有透彻的认识,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持续平稳开展。为了使相关领导干部正确认识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可以对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培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经济管理意识,从根源上切实保证农村经济建设和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相关工作高效开展。
第一,要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意识做起,使领导干部认识到加强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和相关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加强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使农民充分了解农业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
第三,成立县级农村经营管理中心,设置相应的编制。根据各乡镇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的数量,综合其他因素进行测算,确定各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的数量,保证在农村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应该对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予以高度重视。只有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组建相应工作小组,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基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是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要保证相关工作经费到位,投入足够的资金,给予工作人员恰当的薪资待遇,不拖欠工资,保障相关工作良好运转,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招聘基层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时,应当对专业素质进行考核,保证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专业人士指导。对于已经参与基层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切实保证农民利益。
在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应树立为人民服务、心系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意识,改良工作作风和工作意识,将农民对政策的满意程度当作政策执行是否到位的唯一标准。对实地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整改,将为农民解决困难、整改工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
当前,很多基层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工作资金十分缺乏,导致很难掌握相关信息和情况,对于农村经营无法进行良好的指导。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土地承包方面,有些地方土地流转方向不明确,集约程度十分低下,存在混乱的情况。
第二,当前管理方法和实际情况不匹配,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认识不够,无法科学开展管理工作。
第三,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利益。只有将工作内容和工作事项向大众公开,在监督工作中充分考虑农民的主体性,才能使工作更好的开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联合管理部门和农民,对相关工作进行有效、合理、有序、公正地监督,避免资金乱用,坚决杜绝公私不分、职权滥用等行为,提高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水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步入了新阶段,基层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这对保障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