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12-15 04:35熊元靖
山西农经 2021年16期
关键词:冷链河南省农产品

□熊元靖

(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1 河南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农业指的是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出发,制定改善环境的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规划署认为,绿色发展的目的是在保证经济发展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从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兼容性增长3 个方面作出努力。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各国学者展开了深入研究,逐步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以往的学术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经济、环境发展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学者多从宏观角度研究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有必要在立足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强化对某地区的研究。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我国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在以往的发展中长期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居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局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的长期发展依赖于环境的质量。当前,河南省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时期,推动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省承接着国家三大发展战略,在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对于强民富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2 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落后

想要发展绿色农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专业的农业人才和相关的政策支持。当前河南省的技术研发水平较低,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化程度不高,缺少先进的技术设备投入,缺乏创新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能力,合作水平低,科研人员无法进入生产一线观察和调研,农产品生产过程存在相关问题,没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指导。基层农业推广的技术机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的技术知识不够全面,无法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因此河南省绿色农业的技术亟须升级。

2.2 资金投入不足

绿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统筹、综合的工程,从生产初期的育种、生产资料供应到生产中期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再到生产后期的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均需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料、费用及生产劳动成本较高,仅依靠农民自身无法成功[3]。

如今,河南省的绿色农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还处在建设初期,未筹得足够资金进行独立发展,只能依靠政府支持。从当前河南省政府为绿色农业提供的补贴来看,这些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此外,绿色农业的投资期长,回报率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风险较高,很难获得企业或金融机构的投资。

2.3 产业化程度不高

绿色农业实现产业化、集成化是产业成熟的标志,也是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河南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多,合作社带动效果良好,但仍无法改变河南省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的局面。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的原因如下。

一是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河南省提出发展绿色农业之后,绿色蔬菜、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数量显著增长,但从总体来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不大,规划不合理,分布范围较广,基地结构过于分散,不符合绿色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由于绿色产业基地呈分散式发展,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间接导致绿色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同时,绿色农产品种类单一,不利于市场竞争[4]。

二是绿色农业的产业组织能力不足。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规模化的基地建设,还要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河南省绿色农业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实力不强,组织能力与带动能力不足,不能推动农户与企业相互衔接合作,没有形成供、产、销的产业链。这样就导致农户自己种植经营,但由于加工增值幅度降低,只能销售原料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农产品滞销,农户收益减少,生产积极性降低。

3 发展对策

3.1 引入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往往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河南省要想实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提高绿色农产品质量,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节约环境资源。

一是重视农业人才培养。农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应成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队伍,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指导。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熟悉国家农业发展动态,掌握相关农业技术知识,有长远的眼光与发展目标,具备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与高校机构创办相关农业专业,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

二是重视农业科技研发。在生产环节中,注重病虫害防治和技术创新,研发新型肥料,促使农作物可以充分吸收营养,减少化学残留,避免造成土壤污染,进一步提升生产率。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提高绿色农产品加工的精细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产品优势。在流通环节,升级仓储和运输设备,保障绿色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节约流通成本。不断创新农产品品牌,推出农产品品牌创新方案,确保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绿色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科学技术研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河南省应积极推广高新技术知识,通过专业人员下乡进行面对面指导;通过广播、电视等对绿色农业的先进知识进行宣传;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进行知识教学;鼓励绿色农业相关企业应用最新的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2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

资金是产业的“血液”,只有确保资金充足,才能保障一个产业的生命力。绿色农业的生产过于缓慢,投资回收期较长,盈利也有不可控风险,融资较难。在河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就是拓宽绿色农业的资金投入渠道[5]。

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财政支持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发展绿色农业需要投入生产物资和高新技术,这些都需要保障资金充足。政府也需要推出财政支持的配套政策,明确政府在绿色农业资金投入方面的权责关系及责任义务,明确绿色农业资金的支出范围。建立绿色农业投资机制,保障资金投入落到实处。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扩大对绿色农业发展投入资金的监管范围,以便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加强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发展绿色农业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出,还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帮助。河南省的金融机构也应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建立一定的优惠机制,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利用优惠利率促进农业项目建设。农村信用合作社应针对绿色农业推出小额贷款业务,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通过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农户的贷款成本,积极引导当地银行为发展绿色农业的农户推出支持服务。

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支持。除了政府财政支持和金融机构推出的服务外,还需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对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鼓励和引导大众以投资入股等形式向当地发展前景较好的绿色农产品企业投入资金;也可以对外招商,吸引本地的绿色农业进行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扩大河南省绿色农业的资金规模。

3.3 探索新型产业建设

河南省应大力建设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源头的冷链配送物流体系,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整合土地资源,建设规模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农产品进行产后预冷、初加工、储藏保鲜和低温运输,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宽冷链物流服务渠道,建设冷链物流绿色通道,建立跨地区长途运输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对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反季节农产品销售。加快农户与超市对接、农户与企业对接,直接将绿色农产品从产地配送到销售地,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与时间。

大力扶持当地的冷链物流企业,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支持、资源整合,将其培养为经营管理方式先进、实力雄厚、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建立以农产品生产企业为中心的冷链物流系统,从生产源头开始实现低温控制,推动冷链物流全面发展,将低温加工、低温贮藏、运输配送以及检验检疫功能相整合,通过结合互联网,形成强大的互联网物流配送体系。建立绿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对接产地与供销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冷链河南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送伞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