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仲裁庭”开到百姓家

2021-12-15 02:00:44王雪芳
农村经营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库仲裁员常德市

王雪芳 宋 颖

2021年8月31日上午,在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鹿山村村部,3名市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专家对该村的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进行了一次流动庭开庭审理。在长达2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所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激烈辩论,仲裁庭经过现场调查、举证质证、公开辩论、当庭调解四个程序,对这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作出了公正的裁决,得到双方当事人及旁听群众的一致首肯。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调解仲裁水平,常德市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模式,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庭的功能,在田间地头开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流动调解仲裁庭”,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人才库。目前,常德市本级及所辖9个区县(市)共有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的专业人员202人,市农经站从中择优选取20名专业人员作为市级专家,给其颁发证书,建立人才库。这20名市级专家主要参与力量薄弱区县(市)流动庭的开庭审理工作。9个区县(市)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也分别发文将人才库中的专家聘任为各自行政区域的仲裁员,解决仲裁员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

狠抓素质提升。每年市、县两级先后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农业农村部及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举办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员培训班,学习政策、拓宽视野、提升见识。同时,分期分批安排仲裁员到市、县法院进行跟班学习,掌握庭审的基本程序。通过这些举措,全面提升仲裁员的业务素养。

加强硬件建设。每年全市财政安排农村土地纠纷仲裁专项经费近100万元,其中市本级10万元。9个区县(市)均建有“一庭三室”,仲裁员实行统一着装,工作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装备器材也在进一步配备和更新换代之中。

常德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流动调解仲裁庭”模式,既解决了部分力量薄弱地区仲裁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又方便了农户,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深受群众拥护。据统计,今年以来到市及市以上的涉承包地越级上访量较上年减少了50%。

猜你喜欢
人才库仲裁员常德市
企业差异化人才库机制建设案例解析
——以南方电网公司S供电局为例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画刊(2022年3期)2022-04-08 05:53:44
仲裁裁决如何作出?
兵团工运(2019年10期)2019-12-13 08:28:28
紧急仲裁员制度效力问题探究
仲裁研究(2019年2期)2019-09-25 07:31:40
国际仲裁中紧急仲裁员程序研究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47:32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推进常德市水果产业化的建议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8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