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何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71-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的背景进行比较分析,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建设解读,以期在立足于国内现实国情的情况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关键词 体育特色小镇 建设 国内外对比
近年来,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朝阳产业而备受瞩目。随着我国对此项目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建设。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将我国与拥有百年经历的国外优秀体育小镇进行对比,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异同,弥补国内体育小镇发展的短板,以期为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探索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一、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的背景分析
其一,历史背景。法国沙木尼小镇建于18世纪,作为体育特色小镇最初起源的代表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紧接着美国布鲁明顿、英国温布尔登等著名体育小镇于19世纪相继建设。相比之下,我国在2016年才正式提出体育小镇的开发建设,历史短暂。其二,发展背景。国外大多小城市因体育赛事而著名,发展体育小镇来打造特色运动项目成为真正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途径。而国内则以“健康”为中心,试图探寻体育与健康相互融合所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三,体育文化背景。体育所突出的竞技性、娱乐化特点在西方体育小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而我国更多是想展现体育的民俗性特色,如山东烟台南山运动休闲小镇,其充分体现了和谐健康的体育含蓄美。
二、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对比解读
(一)宏观层面
1.项目创建特色化方面。对体育特色小镇的自然资源与特有地域文化进行滋养和挖掘是减少小镇间特色危机的关键。于是,国外利用品牌赛事当作打造体育小镇特色的有力手段。温布尔登小镇是特色赛事促进小镇快速发展“触发器”的成功代表,其以网球公开赛打造城市个性化名片。而国内普遍利用自然山水风光打造休闲养生的特色小镇,同质化现象也限制了体育小镇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应尝试利用我国民族特色资源,寻找地域特色的有力表达方式,抓住赛事契机,来丰富和突出体育小镇的主题形象。
2.监督体系科学化方面。地方政府对体育特色小镇布局、运行以及风险管控的监督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举措。国外为避免小镇周边出现“克隆特色”,地方政府介入引进新型项目,以弱化竞争压力。相比较而言,由于我国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运营时间较短,监督体系缺乏明确的构建思路,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3.社会力量多元化方面。国外体育特色小镇之所以能够持续展现活力,除了依靠政府扶持,更重要的一点是给更多企业抛出橄榄枝,避免政府主导所造成的商业化、官方化现象,如蒙特贝卢纳镇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发展。同样,我国的绍兴柯桥酷玩小镇通过两大游乐项目带动,也吸引了社会中小企业参与小项目开发,以期由点带面,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使发展主体向更专业的社会资本倾斜。
(二)微观层面
1.创新能力的持续化。发展创新是产业提高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游客增强重返意愿的关键路径。国外的蒙特贝卢纳镇以传统制鞋工业为基础,同时在技术、知识、外包的创新设计上持续发力,扩大产业面,使游客获得充足的产品体验。而在国内,小镇至今仍然以游客观光的体验方式为主,这样单一的体验途径是游客削弱前来休闲游玩热情的主要原因。
2.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体育特色小镇的高效建设不仅是对各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利用,也是人才之间的相互比拼。尤金小镇拥有北美著名的俄勒冈大学,橄榄球和田径作为该校明星体育项目,在对体育人才培养上也相应加以重视。我国百丈时尚体育小镇虽主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但自身在高校对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落后。于是,各省市高校应拓展相关特色专业,积极为体育小镇的发展培養后备力量,这些人才无疑会为我国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3.人文环境的生态化。体育特色小镇利用原生态的民俗体育以及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新潮体育项目,将人们从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剥离出来,回归自然、挑战自我。如新西兰皇后镇依靠山地优势开设蹦极登山运动,瑞士达沃斯镇优良的雪域环境为滑雪项目提供条件。转望国内,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也依托山川河流,着重发展帆船、山地自行车等休闲项目。由此可见,国内外体育小镇对人文环境生态化的重视使游客能亲身体验到当地体育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正处初期阶段。从国内外宏观以及微观层面对比分析发现,国外所拥有的成熟建设体系与实践经验是我国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由于各国各地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文化特色等均有所差异,因此在建设前后还应当根据本国国情与当地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贾亚楠,彭龙龙,张兆丰.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及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33+41.
[2]李乐虎,黄晓丽.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05):19-25.
★通讯作者:何轶(1973-),男,湖南道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与经济文化共生发展的湖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B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