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刘佰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59-01
摘 要 中考制度不断改革,这不仅是中学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内容,更加是评估教育实施效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经过多种方法的帮助,本文探究了体育中考的热效应和冷思考,旨在为深化中考改革,以及为学校素质教育、体育学科良性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育中考 热效应 冷思考
体育运动对于中学生心理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学生全面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也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青年学生更应该是健康、具有朝气的一个群体。但是现今在青年学生发展中,身体素质依旧是不容乐观的,出现的肥胖、精神衰弱、视力下降等问题。最近几年在发展过程中,青年学生的体质普遍呈下降趋势,有很多学校很少开展课余体育活动,重点是抓升学率,对学生健康成长问题过于忽视。本文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探究体育中考的热效应与冷思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深化中考改革,促进学校素质教育、体育学科良性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一、体育中考的热效应
(一)有利于改变社会育人理念
现今,中学教育中注重的是升学率,这是对人才、成才有着错误性理解的。只有真正转变这种重视成绩的倾向,转而重视学生素质发展,才能让社会得到良性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体育中具有的功能进行弘扬,将孩子身心发展放在第一位,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通过将体育列入中考项目中,可以更好地让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等对体育学科越来越重视。学校重视体育可以更好地实施体育活动;学生重视体育可以培养自身的体育意识,摆正学习体育的态度;家长重视可以更支持自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让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这三个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关联,可以产生社会效应,让体育学科发挥出育人的功能[1]。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学科的重视度
体育学科在学校中重视度较低主要是因為学校中缺少体育文化,对体育文化进行弘扬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中,并学会对体育运动的尊重。培养校园体育文化,不能只采用宣传的方式,还需要强制性执行。通过将体育列入中考必考的项目中可以让学校主动的对体育师资、体育时间和教学情况加大投入力度;借助于提高体育科目分数的情况,提高学校中体育设施建设。
二、体育中考的冷思考
(一)是否形成人才选拔系统中应试教育问题
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是使学生出现“偏科”、高分低能等问题。想要解决应试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将以上问题进行解决,并在体育考试过程中表现出素质教育。可以贯彻体教融合理念,在开展体育课的基础上还进行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此外,也可以设置出多种自选的考试项目,学生除了完成基本的考评,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特长情况,来选择出考试中的科目,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存在的“偏科”情况。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避免学生在考试过后依旧不熟悉这一运动项目,真正意义上解决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是否会降低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的长期效益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体育价值、发挥出的作用概括成为了四位一体目标,但是就体育地位上升是否会加剧学生应付心理,最终降低了中考体育改革中的长期效益,这一问题也是需要进行思考的。目前,在一些省市中考体育项目设置过程中也是存在着一定不足之处的,具体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某一项运动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试过后这一项运动就不会再碰,这和学校体育运动开展的初衷已经发生了违背,让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的长期效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根据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可知,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但是到高中、大学以后却出现了下滑的现象。这也表明了一些学生并没有继续参加体育运动,体育中考带来的效益是短期的。为了能够实现体育中考改革的长期效益,让中考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就需要保证考试项目、形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针对现今中考体育考试的具体内容是可以增加一些项目或者是可以开设一批能够让学生进行选择的考试科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还能克服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这种方式来维护中考体育改革过程中具有的长期效益[2]。
三、结语
通过建立起一个合适的中考制度,对学生体育发展情况进行及时关注,鼓励学生可以展开体育锻炼,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在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让学校体育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立远.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中考的历史回顾、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体育中考”云学术工作坊综述[J].体育与科学,2020(06):22-26.
[2]高山艳.农村教师在新中考改革中的困境与行动[J].中小学管理,2020(05):16-18.
★课题项目:宜春学院创新创业项目“明博中考体育培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041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