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策略分析

2021-12-14 01:20胡秋菊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3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策略

胡秋菊

摘要: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和历史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其他基础学科来说,历史学科对中学生的德育渗透有着独特的优势。初中历史教师如果想要在历史科目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教师必须抓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青少年在历史学习中应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道德修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意義分析

(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识形态,缺乏判断能力,人格品质还存在着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更需要正确的引导。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习课堂知识是初中学生认知世界的主要方法,而初中历史课程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所有大事件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史实资料,具有不可否认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培育学生的判断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思维去了解史实,是初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核心。初中历史课程不仅要包含历史事件的传授,还应当包含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格品质的培养。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世纪,这能够让学生明白,合作具有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积极效果,能够结合个人的优势与力量,形成强大的驱动力。教师应当抓住初中生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诚实、勇敢、坚定、自信等多方面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策略分析

(一)面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维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指的是生活原有的,所必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启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面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借鉴古人的处事方法,能够解决当前或未来所面临的问题,这是回顾过去的主要目的,因此历史也是一门回顾过去的科学。但回顾历史并不单单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要想从历史中获取有利的资料还需懂史。教师应当巧妙地将问题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使问题含而不漏,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寻找历史”的任务,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观察,谈谈自己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在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更有兴趣,同时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探索,学生会对这段历史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走进历史感悟生活,有效关注学生发展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理论之一。从字面意思来看,“社会即学校”可以理解为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应将学习活动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校生活更加贴近实际;从更深的层次来看,“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具有社会的体现,社会应当在改造后具备学校的功能,成为一所生活的“大学校”。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充分,而且与社会实际的关联甚少,侧重理论而缺乏实践。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教学理论旨在改变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联系到社会生活实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生活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同时走进历史,感受生活。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从实践中了解历史,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观点之一,陶行知先生对“教学做合一”的诠释是要手脑并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动与思考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得一切知识的本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进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进行多样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从实践中了解历史。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要求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师生共同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行为进行变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历史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教导学生处事做人要友善,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光,以史为鉴,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孙华良.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探讨[J].明日,2019(40):179.

[2] 唐尔彪.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魅力中国,2017(30):83.

[3] 夏宏业.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606(23):127.

[4] 王丽莉.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4):61.

[5] 董俊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171.

[6] 小艳路.生活教育视野下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J].国际教育论坛,2020,2(5):107.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德育策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