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其精湛的工艺,也不是其独树一帜的实用性能,更不是其优美大气的造型和复杂华丽的装饰,而是其在实用、造型、工艺、装饰等细节处流露出来的文化韵味。紫砂壶从明朝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六百多年,这段并不短暂的时间为紫砂壶提供了发展的温床,使得它从普通的冲茶器具成为了深受文人雅士追捧的艺术品。这些文人雅士积极地投入到紫砂壶的设计、创作、推广活动中,在其不大的壶体上尽情挥发自己的艺术才情,于是紫砂壶开始了和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之路。在并不大的紫砂壶器皿上,凝聚了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紫砂艺人通过抟、塑、捏、贴、堆、刻等不同的手法和技艺,来实现不同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结合与交融,使得紫砂壶在茶具市场独占鳌头,并能不断输出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和艺术。
如今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作品《游龙》就是一例证,艺人以纯手工制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加之从历代优秀传统壶型中寻找灵感,将最具中国文化代表性的神话动物——龙通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形式表现于壶体之上,通过人们的想象空间来传递蕴藏在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紫砂壶《游龙》的造型十分奇特,艺人以圆为基本形制进行造型创制,所以作品圆融饱满,线条流畅,过渡平滑,简约中不失精致,可谓是见工见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致而创意十足的壶身,其看似一大一小两个圆柱体衔接而成,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只是艺人弱化了壶肩部分,反而延长了壶颈线,导致整个壶身似有两部分组成。饱满的壶身也不是常规的圆器形制,而是加入了筋纹的线条,不规则的线条将壶身勾勒出大小不一的块面,一同组成了似花朵绽放的壶体。壶颈更是高高直立,像美人的天鹅颈一样,露出优美的曲线。壶口更是直通壶颈,大而圆,方便了使用者搁置茶叶或是注水、倒水等。壶口之上是隆起的壶面,盖面上一条游龙化作壶钮,增加了观赏性的同时也点明了主题。整体壶体从下而上在空间上进行创作,一层又一层,总是带给人们惊喜。在水平线上屹立着壶嘴与壶把,壶嘴从壶身一侧自然胥出,呈三弯流,线条优美而流畅。壶把从壶身的另一侧胥出,弯绕成耳形后贴塑在壶颈部分。整个壶把的形制与壶嘴、壶身搭配,使得整器敦厚庄重,透着凝重之感。在整个造型的制作中,无论是在整体框架的架构上,还是在细节的处理上,都可以看出制作者高超的功力,一点、一线、一面都是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充分展示。因此作品大气又精致,让人赏心悦目,欢喜不已。
作品《游龙》的构造遵循了紫砂壶器型的传统特征,即一壶身、一壶嘴、一壶把、一壶盖、一壶钮,但仅仅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构造却架起了紫砂壶简约大气的造型,于简朴中透出一种庄重典雅的高贵气质,就像一幅名画,让人不由屏息驻足,于静谧中享受其朴素典雅的艺术气息。
此壶的亮点就在于壶钮的“游龙”设计,龙在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是我们华夏的民族图腾。在人们的想象中,龙是一种能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大兴风雨的神物,它在云中穿梭,栩栩如生的浓眉、大嘴獠牙、眼珠晶莹,显示出了威严无比的力量。它在水中遨游,在风浪中自由活动,是智慧的化身。古代人们祭祀龙神,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也期盼着可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现在人们依旧对龙有着敬畏之心,因为它的图腾刻在了每一位华夏子孙的骨血中。《游龙》因为艺人塑造了龙的形象,从而也有了祥和之气。龙本身就是传统寓意纹样,被用于紫砂壶创制,更是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件作品充满了祥和之气,让人在品茗把玩中能感受到吉祥和瑞。所以紫砂作品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艺人不仅在作品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还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吉祥文化。众所周知,紫砂壶往往是以人的意志为灵感而创作出来的,也就格外地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其中传统的吉祥元素是中华民族不管处于什么朝代都始终不变的追求,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诉求,上至皇亲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不例外。庄子阐言:“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洒脱如庄子都不能免俗,更何况是普通的众生呢?所以《游龙》有了这一层吉祥文化的加持,壶韵也就格外的美好,也格外地受人欢迎。
紫砂艺人在制壶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挖掘其更为广阔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中国人的审美是简单而讲究意境的,其文化历史悠久,更是为紫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紫砂艺人一直非常注重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发展,因为中外文明的崛起与湮灭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只有创新才能保持艺术的生命力。紫砂壶在发展中学会了包罗万象,学会了融会贯通,也学会了吸取精华和驱除糟粕,所以才能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在新世纪的发展道路中,习近平主席高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宜兴紫砂与紫砂艺人深深地明白身上的重担,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而发展又不能摒弃传统,弘扬紫砂艺术,传播中国文化,可谓是任重道远。紫砂艺人以作品《游龙》率先交出了一张完美的答卷,让我们在精致的紫砂作品中寻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吸纳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了解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