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经典”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探究
——以信阳地区高校为例

2021-12-14 18:08姜雁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红色育人

姜雁

(信阳农林学院 融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多元文化的碰撞愈加频繁,高校思政建设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以“德育”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从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这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红色经典”作为建国后革命叙事的重要文学类型,不仅涉及社会主义经验和社会主义革命遗产,更涉及现代性观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历史是一个整体,“红色经典”与“红色叙事”并不是表面的、零碎的、孤立的,而是深刻的、连贯的、系统的,以全局性视野和“大思政”原则并举,从文学立场介入现实生活,并引入高校思政课堂,对进一步激发“红色经典”或文学经典的育人功能有一定意义。

1 “红色经典”的课堂呈现现状与不足

1.1 思想价值认同较高,践行领悟能力不够

古时就有“文以载道”和“诗教”传统,文学对大众情感、心理的影响可见一斑。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信阳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氛围浓厚,组织活动丰富,课程思政在师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价值认同感。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完成度和重视程度都是很高的,但在内化践行的能力上还略显不足。例如,研究对象所在地区高校学生课堂配合和课下反馈情况较好,但自主阅读作品的意识不强,内化吸收和领悟践行的程度不够。

在当前“大思政”理念引导下,高校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在逐步完善,并得到广泛认可,但仍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文学作品的感受性不够,距离感太强。首先,作品描绘事件与学生所处时代相距较远,引发共鸣的周期较长;其次,信息渠道的增加和甄别信息能力的不足,使得学生更易选择轻松、愉快的作品进行阅读,尤其是一些快餐式作品;再次,“红色经典”虽语言通俗易懂,但部分作品表现形式单一,题材内容不容易吸引读者,加之当代大学生理论学习较多,对红色文学的涉猎不广,在选取阅读时不知如何开始,使得图书馆内的经典文本成为摆设,难以产生阅读价值和传播效果。另外,部分通识类必修课程对“红色经典”的理解较为局限,仅局限在“十七年文学”等范畴,并未思考和延伸“革命第二天”的问题,未能拓展比较当代新作品,将经典当代化、丰富化。

1.2 教学形式创新不足,师生参与度有待提升

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和实践,对不同课程进行了分析,发现部分高校能够在思政课程上进行形式的丰富。例如,在反馈形式上,增加小视频、汇报课、主题演讲等,以增加学生参与度与关注度。但部分专业课和公修课思政呈现上仍略显不足。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虽然其为通识公修课,但在部分高校并未实现全员覆盖;授课内容的选择和课时分配上存在不平均的现象;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仍局限在“师为主,生为辅”的范式内,或是发动学生,而引导不够,学生理解不充分,参与度大打折扣,或是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探索热情不高,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课堂转化效果。

以上情况的出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于“红色经典”的关注力度不够,文科类学校和理工农林医类学校对文学作品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推广和宣传也有所不同。二是课程建设不够“变通”,课程设置不够灵活。三是课堂内外传播渠道拓展不够,形式较为固定。“红色经典”不仅是文本,还可以是其他艺术形式,而思政效果的实现也不一定是课堂讲授或课上互动、课下反馈,可以是品牌社团活动,也可以是专业技能展示。

1.3 教师队伍联动性不强,跨学科共建需强化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强调了教师在教育的主导作用。“红色经典”文本中民族精神的传递与输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参与,可以说,有质量的教师团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接受程度。在调研中,笔者发现,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一是理论功底还需提升。这不是思政专业教师的“专利”,而是所有教师必备的。在实际调研中,各专业教师大多认真备课,具备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和理论基础,但在思政理论的积累上还略有不足,尤其是与自身专业的结合还需强化。二是教师队伍跨学科联合共建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科融合思政,协同育人,但在教师队伍互通和平台搭建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高校组织了“廉政”主题教师技能大赛,冲破专业界限,尝试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但只是举办专题技能大赛是不够的,需要将比赛经验和成果转化为运行机制,搭建平台,才能“1+1>2”。

1.4 区域性红色资源引入较少,课程思政尚不够完善

信阳地区处于大别山腹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大别山精神极具代表性。作为革命老区,信阳辖区内地方高校也在全力挖掘和借鉴地方红色文化。例如,信阳某农林类高校提出“六化”引领(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教学科研化、科研服务化、管理创新化、创新成果化),在此基础上,为做好思政课教育,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何家冲学院合作建立了“思政教育研究基地”。这一系列举措对深挖大别山精神有推进性意义,但在课程思政上,以“红色经典”为依托,对区域性红色资源的引用,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区域性红色资源与“红色经典”的“互文”意义未得到充分挖掘,常常停留在文本分析和思想感知上,田野调查和实地走访不够。另一方面,专业课思政与区域性红色文化的融合不够,除了信阳地区的大别山精神,河南省还有“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等,地方性高校如何将专业建设、课程思政与地方文化、精神贯通,这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

2 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经典”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1]。这一论断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点,也点明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坚持“四个自信”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发挥“红色经典”的育人树人功能,是保持初心,践行使命的思想保证。高校在设置“红色经典”文学课程时,不仅要掌握文本内涵,更要结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教育资源、地方资源,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人群,大学期间的三观培塑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课程思政与“红色经典”的接受对象与参与主体都是学生,“三全育人”的实现更要依托教学活动主体,将学生也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以“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自觉培塑个人能力素养。通过思政教育与“红色经典”文本的融合,提高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塑造良好品格。

在强调大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基础上,还需突出一点,即拉近大学生与革命历史间的距离,从已有红色精神中生发新的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中国革命精神。例如,开拓进取,不屈不挠,勇于奋进的精神,可以通过当代作家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发现;勇敢抗日,张扬民族伟力和蓬勃生命力的精神,可以在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感知。高校也可做以下尝试:一方面,通过新媒体渠道,丰富“红色经典”文本内容,宣传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联合学生处、团委、教务处、院系等,以学生工作为抓手,重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学生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多点触发、有效联动,助力思政教育。

2.2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活动形式内容

近年来,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推进,众多高校纷纷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红色经典”作为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载体,是历经洗礼和沉淀的,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红色文化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和发展,是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相辅相成;其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子构成,也是营造良好研学氛围,构建和谐书香校园的必然选择。

基于以上情况,高校在已有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更要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借助图书馆服务平台组织学生团体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联合学生部门及院系,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近作品,更走进历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团委、学生处及院系团总支、专业班级的作用,以“师带生”的方式,立足本专业,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精神,将“红色经典”中的革命历史精神与当下实际生活相连,引导好“革命第二天”的前进方向。

2.3 搭建学科建设平台,打造优质思政队伍

搭建公共课与专业课建设平台和跨学科融合平台,打破壁垒,尝试融合。一是全学科串联,以“红色经典”为引,打通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的联系,以人文社科大类为着力点,建立“文-史-哲”思政课程体系,进行红色专题课程试验,丰富课程内容,强化感受体验;二是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帮助非思政专业老师实时学习补充课程思政理论,提升政治业务素养;三是重视专业课课程思政,挖掘专业模范事迹,在专业课理论实践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学科建设是骨架,教师建设是肌理。课程思政前提下“红色经典”育人的实现,需要教师进行传递引导。因此,培养优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就成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点之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思政队伍不仅包括思政专业教师,更包含非思政专业教师。在全学科视野下,思政教师队伍的打造需要更多专业的加入与磨合,部分高校可以借助共享资源平台建立校内、校际思政专业队伍,跨学科、跨区域进行互动交流,丰富专业教师技能,完善课堂思政运行机制,践行好“三全育人”,更好地完成思政效果转化。

2.4 充分调动地方资源,增强实践调研体验

中国革命精神能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某种情感、意志、思维方式、风格等等的结晶,天然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2]。“红色经典”文本中有很多讲述中国革命历史的篇目,例如讲述河南林县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红旗渠》,对河南林县团结协作、攻克难关的“红旗渠”精神进行了描绘;又如《红岩》着意刻画描写了“红岩精神”。伟大事业的推进伴随着伟大精神的塑造,以历史的、动态的、连续的眼光看革命,就可以联系到当代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时代精神。地方性高校,尤其是位于革命老区的高校,更需要用历史精神讲好当代故事。

一方面,调动地方红色资源,搭建区域性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实训基地,丰富第二课堂。例如信阳地区高校可挖掘“大别山精神”,让书本中的故事“活”起来,通过合作共建思政实训基地,让第一课堂灵动起来,将第二课堂丰富起来。另一方面,在已有地方红色资源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合作,搭建跨区域红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文化、人文交流。另外,要重视“走出去”,做好“引进来”,以研学思政为目标,推动实践调研效果的转化。

位于革命老区的高校要在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强化研学思政目标,借鉴产学研经验,增强大学生身心体验和课程时效性。建立品牌机制,打造地方特色,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专业研究、文化传承、社会需求融汇一体,用好、发挥好高校的育人职能,实现理论转化,落实立德树人和服务地方的目标。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追忆红色浪漫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