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娟,沈琳琳,张轶天
(开封市中心医院 眼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白内障是由多种因素(年龄、外伤)引起的晶状体突然或逐渐浑浊的眼部疾病,外科手术可治疗晶状体浑浊,使屈光状态恢复正常。但术中角膜穿刺刀及各类器械机械性损伤、眼内释放多余的超声能量、灌注液等可引起较多并发症,其中视网膜脱离(retina detachment,RD)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术后视力下降并最终导致视力丧失[1]。因而,寻找可有效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的相关指标具有重要价值。临床研究发现,与其他损伤一样,眼部继发性损伤病理过程包括炎症、细胞外基质沉积和收缩、细胞迁移等[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是一种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蛋白酶,ECM的降解失衡可导致一系列分子、细胞水平和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改变[3]。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酸性非胶原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免疫和炎症反应等,且OPN属于ECM的一员[4]。由此推测,房水MMP-2、OPN与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旨在分析房水MMP-2、OPN在白内障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术后RD发生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术后发生RD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按1∶1纳入同期收治的60例白内障术后未发生RD患者,纳入未发生组。120例白内障患者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51~73岁,平均(62.82±2.82)岁;患眼左眼61例,右眼59例;术前晶状体浑浊程度1~2级83例,3~4级37例。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眼科学》[5]中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视力、眼压、眼底镜等检查确诊;②于开封市中心医院完成外科手术治疗;③单眼患病;④临床资料完整,且术后获得4个月随访。(2)排除标准:①先天性白内障;②术前已出现RD;③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④需植入人工晶状体;⑤合并青光眼、角膜白斑等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
1.3 方法
1.3.1RD发生情况评估方法 患者术后均获得4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患者需每月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采用眼底镜、超声等对患者进行检查,参照《眼科学》[6]中相关标准记录患者RD发生情况。满足以下条件则评估为发生RD:眼前有漂浮物、有光闪烁感、视野模糊、出现黑影遮挡;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眼压偏低、视网膜呈灰白色、波纹样隆起,表面褶皱不平,血管呈暗红色迂曲时隐时现,眼珠转时隆起网膜有轻微浮动感;三面镜检查视网膜脱离未检查到孔列;超声检查玻璃体中出现条状强光带。
1.3.2房水MMP-2、OPN水平检测方法 手术前,使用1 mL的注射器于透明角巩膜缘内1 mm处行前房穿刺,不触及眼内组织,缓慢抽取0.15 mL房水(在操作之前抽取,避免血液混入),即刻注入消毒干燥过的Eppendorf管中,在30 min内放入-20 ℃环境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MMP-2、OPN水平,试剂盒选自上海和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操作需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3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患者相关资料,记录患者性别(男、女)、年龄、患眼情况(左眼、右眼)、术前晶状体浑浊程度(1~2级、3~4级)等。
2.1 术后两组患者术前房水MMP-2、OPN水平及基线资料比较发生组术前房水MMP-2、OPN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两组患者术前房水MMP-2、OPN水平及 基线资料比较
2.2 白内障患者房水MMP-2、OPN水平与术后发生RD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术前房水MMP-2、OPN水平作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将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水MMP-2、OPN过表达可增加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的风险(P<0.05)。见表2。
表2 白内障患者房水MMP-2、OPN水平与术后发生RD 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手术虽然利于白内障患者早期视力恢复,但受医生操作水平、患者自身眼部状况等因素影响,术后可能出现RD,降低手术效果,增加视力完全丧失的风险[7]。因而早期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RD早期病变改变以炎症、光感受器坏死为主,晚期以胶质增生为主[8]。胶质增生可形成视网膜下膜,导致固定视网膜褶皱,而视网膜是由胶质蛋白组成,MMP-2多分布于结缔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中,主要降解变形的Ⅰ、Ⅱ、Ⅲ型胶原,对层黏连蛋白、弹性蛋白和纤维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分泌过度可引起ECM沉积,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纤维化,导致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等[9]。OPN是ECM中一种重要的黏附蛋白,可介导细胞迁移、黏附和侵袭,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和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引起视网膜出现病理性改变。韩梅等[10]研究发现,房水OPN过表达可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复发。由此推测,房水MMP-2、OPN水平对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术前房水MMP-2、OPN水平高于未发生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患者房水MMP-2、OPN过表达可增加术后RD发生的风险。分析其原因,ECM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动态网状结构,不仅构成细胞外的网架结构,且参与组织细胞的迁移、增殖等生理过程和炎症、新生血管病理过程[11]。MMP-2在ECM产生和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过表达可引起ECM在晶状体后囊膜上沉积,可作为晶状体上皮细胞不断增殖的支架,同时可促使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和黏附等,导致细胞外的网架结构被破坏,玻璃体发生液化,增加RD发生的风险。同时,上皮细胞增殖导致视网膜内界膜增厚,削弱了玻璃体胶原纤维间的黏附作用,导致皮质和视网膜产生分离,进而产生RD[12]。OPN可与ECM相互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凋亡、黏附等过程,其过表达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分化,引起细胞纤维化,纤维束收缩产生的牵拉力可增加RD发生的风险,同时OPN过表达提示房水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和眼内炎症反应,诱发RD。本研究仅观察术前房水MMP-2、OPN水平在白内障患者中的表达,未深入探究患者术后房水MMP-2、OPN的动态变化情况,关于两指标与术后发生RD的因果关系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房水MMP-2、OPN过表达可增加RD发生的风险,临床可通过检测房水MMP-2、OPN水平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RD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