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居住区控规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

2021-12-14 01:27:08符浩翔广州市碧航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规划区质量标准环境影响

文_符浩翔 广州市碧航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1 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评价

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对规划区内的水声水库、水声溪、南岗河采用单因子指数进行评价,其中水声水库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 类标准,水声溪、南岗河采用III类标准。结果表明:水声水库的超标项目为TP、TN、粪大肠菌群;水声溪的超标项目为COD、BOD5、TN、粪大肠菌群、NH3-N、TP;南岗河的超标项目为NH3-N、TP、TN、粪大肠菌群。其余监测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标准要求。

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在规划区内设有4个采用空气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的监测站点,依照国家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要求进行采样。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1h、O3-8h)、细颗粒物(PM2.5)。

对连续7天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SO2超标率为0%,最大浓度值60.0ug/m3为标准(150ug/m3)的40%;PM10超标率为0%,最大浓度值122.0ug/m3标准(150ug/m3)的81.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而NO2的超标率为14.28%,14.28%,最大浓度值98.0ug/m3超出标准(80ug/m3)的22.5%;O3-1h超标率为7.14%,最大浓度值230.0ug/m3超出标准(200ug/m3)的15%;O3-8h超标率为7.14%,最大浓度值179.8ug/m3超出标准(160ug/m3)的12.4%;PM2.5超标率为3.6%,最大浓度值80.6ug/m3超出评价标准限值(75ug/m3)的7.5%,均无法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规划区范围内科学城点的NO2,两点的O3-1h、O3-8h,一点的PM2.5出现超标情况,其余监测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1.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在规划区内用混合采样法采集5个表层土样,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土壤检测污染指数评价结果

由表1可知,规划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低,属于清洁级,规划区以及周围的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评价标准。

1.4 声环境质量现状

连续两天对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检测,主干线测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监测点执行2类标准。评价范围内所有监测点的声环境,监测结果均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类标准,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 控规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区预计污水产生总量约5.64万m3/d,分东西两片区分别纳入永和污水处理系统和中心区污水处理系统,污水量分别占永和水质净化厂和中心区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的45.45%(新增部分为4.55%)和15.7%,规划区全部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能得到有效处理。

在规划区外排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情况下,污水污染负荷仍大于纳污水域的最大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因此,应在考虑将现有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纳入污水厂处理的前提下,还应采用对一部分污水采取深度处理、中水回用等措施,以有效地削减周围城镇生活污水带来的COD、氨氮负荷。

综上所述,在对部分污水采取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等措施的情况下,将污水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2.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区地下水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维持较高水位,维持现有水质,因此限制地下水的开采,水质保护类别为Ⅳ类。

本规划实施后,区域地层渗透性变弱,地下水基本全靠规划区地表水源补给。因此,只要杜绝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外环境,就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区内计划使用电、天然气、太阳能为能源,其中电和天然气均属于清洁燃料,且区内不设燃煤、燃油锅炉,因此废气主要为餐厅厨房油烟气、汽车尾气、垃圾临时收集点的异味。餐厅厨房油烟气,排放量不大,经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于屋顶排放。汽车尾气主要来自于车辆的启动时及车辆行驶的过程,尾气中含HC、NO2、CO等少量污染物,呈无组织排放。垃圾临时收集点在运行时产生一定的异味,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可能会影响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

因此,规划区现有的工业企业需进行迁建或改造升级,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产生量,使规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能够接受。

2.4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区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居民、工作人员、流动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餐厅、酒店、商务中心等产生的营运垃圾,以及规划范围内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全部实施垃圾分类袋装,放置于临时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一般工业固废首先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用的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危险固废全部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理。

规划区建成后,工业固废采用优先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理的方式,得到合适的处置,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泥分别运往相应的场所进行处理。总体而言,规划实施后产生的固废对环境的影响轻微。

3 控规优化建议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1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大力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将规划区内人均用水量将至210L/d,同时建立水价调节制度,形成阶梯用水价格。②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配套改造,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全区污水的集中处理。③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扩大处理规模,提高污水收集率,改善收纳污水水质。④开展中水回用实践,建议初步使中水回用率达到15%,同时将中水回用纳入控规中。

3.2 空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使用清洁能源,禁止重油、煤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②广泛应用节能低碳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办公节能、交通节能。③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检或抽检力度,提高区内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④控制工业废气污染,对排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求增加处理装置,各工厂应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3.3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加强声环境管理力度,加强声环境监测,使监测网络覆盖更广更全面。②合理规划布局,预防噪声污染,应根据对噪声敏感程度进行分区规划建设,合理规划道路路网、停车场。③控制交通噪声,应严格执行禁鸣喇叭,严格车辆定期检测制度,并在道路沿线建设声屏障,并加强绿化。④控制施工噪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3.4 固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完善固废处置方案,实现区内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②对城乡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健全规划区生活垃圾的转运系统。③健全餐厨垃圾收集、处置政策,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排放。④对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置,建立完善的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督体系。

4 结语

规划实施后,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等生态环保指标目标预期可达。

猜你喜欢
规划区质量标准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42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4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6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城市规划区重叠现象的几个法律关系研究
山西建筑(2016年15期)2016-06-27 01:00:45
消肿止痛膏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