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霞
(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妇产科 江苏 南京 210019)
盆腔脏器脱垂属于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的现象[1],主要以外阴部块物脱出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随或不伴随排尿和排便异常、炎症及外阴部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夫妻关系。盆腔脏器脱垂主要是由于易感因素、诱发因素、促发因素、失代偿因素等导致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分泌物异常、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严重、阴道块状物脱出等等,影响患者预后及身体健康[2]。临床中一般针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手术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性,南京明基医院针对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76 例展开了护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选取南京明基医院2018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76 例,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38 例患者中,年龄52 ~79 岁,平均年龄(69.79±3.56)岁,病程2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为(4.56±1.17)年,其中子宫脱垂患者10 例,阴道后壁脱垂患者12 例,阴道前壁脱垂患者16 例;研究组38例患者中,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9.83±3.62)岁,病程3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为(4.62±1.26)年,其中子宫脱垂患者11 例,阴道后壁脱垂患者13 例,阴道前壁脱垂患者14 例。本次观察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符合盆腔重建术的治疗指征,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参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性的术前检查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症状护理及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
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术前结合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文化程度及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等为患者实施一对一的讲座、发放健康手册、PPT、一对一问答等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具体包括疾病健康知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盆腔重建术的治疗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强化患者手术治疗的配合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在术前为患者开展心理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实施术前放松疏导、音乐放松、谈心放松、深呼吸、正性暗示等等心理疏导。并叮嘱患者家属在术前多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和陪伴,尤其是患者丈夫,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术中护理干预:手术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科学的麻醉方案,要求整个手术操作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开展,及时配合医生做出各项护理配合。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在手术中开展隐私护理、安全护理及保暖护理等等方案,强化患者手术治疗中的舒适程度,减少术后躁动、寒战等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3)术后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除了密切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之外,还应对会阴窗口渗血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手术后在患者阴道内实施24 h的无菌纱布卷压迫止血操作,将纱布卷取出时注意观察创口是否存在出血表现及阴道的异常情况,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肛门下坠或不适感。妥善的固定患者的尿管,并维持导尿管的通畅程度,手术后一般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 d 左右,为患者实施一天两次的会阴消毒处理,在拔除尿管之后指导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并通过热敷小腹和听流水声音诱导患者排尿。为了预防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应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下肢状态和肤色、主观感受等等,术后6 h 为患者实施定时的翻身操作及屈膝运动,指导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下肢按摩的干预,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此外,手术后叮嘱患者家属实施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正常饮食的过度,并坚持以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和低钠等饮食原则进行干预。叮嘱患者丈夫术后3 个月内禁止盆浴、性生活、剧烈咳嗽和干重活,减轻腹压的增加。手术后一旦出现任何不适或疼痛、便血、排尿异常等表现应立即回院就诊。
对比两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护理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干预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干预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数 术前焦虑评分/分术后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研究组 3862.13±3.335.26±1.509.05±1.17参照组 3869.63±3.457.15±1.4912.01±2.13 t 9.6425.5117.508 P 0.0000.0000.000
研究组干预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盆腔重建术主要是通过预先剪裁聚丙烯网片系统,通过网片代替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经阴道分别加固阴道直肠隔、盆底筋膜及膀胱阴道周围韧带,修补过于松弛的组织,悬吊子宫,对盆底组织结构进行重建[4]。
针对盆腔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开展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基础性护理干预中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却无法很好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现象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主要是指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开展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实施的一系列个性化、预见性和高效的护理对策,最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6],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促使患者术后早期排气,减少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现象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增进护患之间的互动沟通,强化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7]。本观察结果显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对于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来说明显更低或更短,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显著更高,说明对开展盆腔重建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高,这一结果与林惠端[8]在研究中报道的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