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颖 练翠翠
【摘 要】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T1DM)患儿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选择96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8例,循证护理),分析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两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組短,半年入院率比对照组小,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T1DM患儿护理工作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改善等皆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1型糖尿病;患儿;循证护理;血糖控制
在人们的幼儿阶段和青少年阶段,内分泌代谢障碍是一种比较多发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1型糖尿病对其健康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继发性的血管病变问题、神经病变问题、酮症酸中毒问题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患儿稳定的生活同样无法得到保障。糖尿病对机体的影响是持久的,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患儿与健康儿童一样能够正常生活的关键。但仅仅实施药物降糖,所得效用有限,还需要以护理干预辅助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循证护理属于现代医学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模式,有效融合优秀的护理经验与权威护理知识,可充分发挥护理对治疗的辅助价值。其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价值,已经被诸多研究报道证实。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循证护理干预T1DM患儿,对血糖控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自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选择96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8例,循证护理)。两组患儿的资料比较,差异细微(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指导降糖药用法、指导健康生活、T1DM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儿则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组织优秀护士成立小组,学习循证护理理论、技巧等,考核通过后进入岗位工作,小组一起对患儿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经讨论后确定有针对性干预价值的护理计划,为患儿提供专业的循证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监测患儿血糖:血糖监测需要持续进行,尤其是餐前餐后,护士将血糖监测的价值告知患儿、家属,获得认可并指导相关注意事项,例如:正常服用降糖药、测量前禁止剧烈运动等;将降糖药、胰岛素等使用的方式、频率、剂量等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尤其是相关不良反应与发生后对应的处理措施,确保血糖控制治疗安全性。(2)健康教育:当家长确定在本院接受治疗后,立刻确定责任护士,围绕“1型糖尿病”开展健康宣教,适当选择“一对一讲解”“专题讲座”“视频播放”“文本资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联合进行,宣教内容包括儿童患上该病的原因、该病终身治疗的必要性、疾病治疗中不良刺激因素、常见并发症和防范措施等,以及积极配合医生控制病情的预期疗效。宣教活动需定期开展,内容由浅至深,呈递进式,一步步加深患方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而患方对相关内容了解越全面,越有利于提高在治疗中的信心和依从性。(3)心理干预: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依从性,T1DM患儿的治疗中,患儿本身与家属的心理状态皆可能对治疗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评估工作的开展,并结合心理评估结果,予以恰当的干预,例如用动画、音乐、小游戏减少患儿紧张、恐惧情绪,以成功控制血糖、预后良好患儿案例,提高家属对治疗的信心。(4)药物干预:本病控制用药非常重要,用药不合规范或擅自停药等行为,都有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身体伤害的风险,因此,护理工作中还必须结合各患儿的药物干预方案进行个性化指导,包括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与时间、胰岛素用量和用法,责任护士需要将这些内容认真、仔细的告知家长,必要时可准备记录用药时间、剂量、方式的小卡片用以提示。其中关于胰岛素药物吸收性,平日贮存要点、注射时的深度等需要重点讲解,确保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安全性。(5)饮食管理:膳食对血糖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又是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对患儿膳食提供合理指导,确保其摄入维生素、高蛋白、纤维等符合发育需求。(6)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强度过大会导致血糖出现增高情况,因此需要就运动给出合理建议。(7)皮肤感染预防护理:与家长说明皮肤感染的危害性,指导家属在日常教育的管理患儿抓挠皮肤的行为,可借助温水擦洗的方式辅助止痒,避免皮肤破损感染的问题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贴身衣物的选择,注重质地的透气性与柔软性;通过餐后勤漱口的方式保障口腔清洁度;胰岛素注射确保消毒规范。(8)防范意外:警惕患儿走失或独自一人时犯病,一方面可以使用小卡片记录患儿家长相关联系方式和患儿基本病情、急救方式等,让患儿随身携带;另一方面可准备少量糖果让患儿随身携带预防低血糖。(9)延续护理:血糖控制治疗是一项需要长久坚持的任务,且生活中有众多因素可对血糖产生影响,因此针对就诊患儿需要建立随访档案,定期调查了解患儿血糖控制情况,给出合理建议。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控制情况:在护理前、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进行一次测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测量结果。(2)心理状态:选择心理弹性量表对患儿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调查3个维度含自强、坚韧与乐观,各维度由25个条目组成,最高分为100分,心态越佳的患儿评分越高。(3)使用SF-36量表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分,100分为各项目最高值,分数越高,质量越高,共调查8项。(4)统计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半年随访期间再次入院的比例,由家属辅助患儿填写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评分最高100分,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住院时间、半年再入院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半年入院率比对照组小,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5。
T1DM是机体内分泌代谢障碍的疾病表现,临床确诊病例以青少年与儿童居多,近年来,确诊数据仍在不断上涨[1]。研究指出,T1DM发展中对机体造成的损害较大,可继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酮症酸中毒等,直接限制了患儿的健康生长,同时也会降低其生活质量。血糖控制治疗是一项持久战,且生活中存在多种因素可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产生刺激,如治疗依从性、饮食、运动等。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护理干预工作[2-3]。这几年,循证医学得到临床更多重视,临床护理中衍生出循证护理模式,其思想的核心点即要求将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相关科研证据、工作经验、患者需求等作为护理计划制定的依据,进行有效结合,以确保护理质量[4]。循证护理的特点包括:(1)在医疗干预措施实施中,鼓励护士积极参与;(2)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具备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针对护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实施的干预措施、取得的结果等,均按照要求采用标准的云烟对其进行描述。该护理模式通过有效结合循证护理与护理问题,直接促进了医护之间合作的良好性。在董爱云[5]报道中,提出循证护理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的控制同样具备较高的辅助价值,主要体现在自护能力提升上,以及心理状态改善上,例如循证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护责任感、自护技巧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评分皆有所提升。说明对于糖尿病这一慢性进展、影响持久的疾病,循证护理可以在疾病控制、生活改善上发挥重要价值。
本文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半年入院率比对照组小,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说明T1DM患儿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对其血糖控制、生活质量保障等皆可起到积极影响[5]。
总之,将循证护理用于T1DM临床,对患儿控制血糖、改善生活均意义重大。同时面对当前临床更加复杂的护理工作的挑战,站在患者角度讲,经济有效、标准化等循证护理,即使在落后偏远的地区医疗机构中,同样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增加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从医院角度将,循证护理是护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有助于提升医护双方的协调能力,对于医疗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帮助。因此循证护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海心,吴红芳,许敬.循证护理干预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0,42(15):2381-2384.
[2] 林小芳.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39-140.
[3] 景英,刘萍.循證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1):170-172.
[4] 吴吟琳.循证护理在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134-135.
[5] 董爱云. 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