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佩
【摘 要】目的:分析将延续护理运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对其上肢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随机分组方式,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手术治疗后给予延续护理,能够对患者的上肢功能起到积极的恢复作用,还能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延续护理;常规护理;上肢功能;生活质量
乳腺癌在临床上被称为“粉红杀手”,近年来发病率出现逐渐上升趋势,属于威胁女性群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会选择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其优势在于能够对患者机体中的病灶组织进行彻底地切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缺点在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大,影响患者身体外观、患肢功能,并且在经过辅助治疗后,患者的身体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因此需要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3]。本文就延续护理的护理疗效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随机分组方式,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观察组,年龄30岁~65岁,平均年龄(47.59±1.45)岁;对照组,年龄31岁~64岁,平均年龄(47.61±1.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于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自身存在乳腺癌肿、皮肤粘连者;②经检查,自身身體状况较差且存在恶液质对手术不耐受患者;③存在自身严重精神障碍且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干预、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干预,涉及护理步骤包括:(1)针对性评估: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认知程度、生理及心理需求等内容,为患者制定出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计划和护理措施;详细地为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延续护理的开展步骤、内容,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此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护理配合度。(2)跟踪随访: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且各指标恢复正常后,可建议患者出院。出院前需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填写延续护理调查表,包括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各项基本资料,便于更快速且准确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联系。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主要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心理状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康复锻炼、护理依从性等,同时可通知患者到院接受辅助治疗、知识讲座等面谈;此外还可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如何在居家护理期间给予患者充足的关怀与支持,给予患者营养物质补给、康复护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关注,针对产生负性情绪的患者需要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让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接受护理,减轻心理负担。(3)康复训练计划:由医护人员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主要包括患侧上肢功能训练、饮食护理干预等内容,首先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为患者详细地介绍有关康复训练措施及步骤,让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意义有更全面地了解后积极参与。第一阶段:在患者手术清醒后直到拔出引流管前,需要将患侧上肢、腕关节、肘关节等进行内收训练,包括握球训练;第二阶段:在对患者的引流管拔出后直至拆线前,可指导患者对肩关节进行前屈、后伸、环绕等活动,包括梳头、手臂摇摆等。第三阶段:在患者拆线后直到手术后1个月,指导患者进行垂直面肩关节前屈、后伸、绳索转动等训练。第四阶段:在手术1个月后,指导患者完成肩关节全面运动,包括爬墙法、肩周运动法、手抓背部等训练,在此训练期间需要以患者耐受度为主,若在训练时患者的疼痛度较剧烈,则需要及时地停止训练。(4)沟通方式多样化:在延续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建立微信群,邀请家属和患者进入群聊,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对身体恢复存在困惑时,可直接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同时医护人员可随时分享居家护理小知识供患者及家属参考,让患者得到更全面且完善的护理。
1.3 效果判定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选择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对其进行评估,包括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四项内容。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护理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照取得分数高低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展开评估,各项分数为100分,分数高为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外展为(29.40±2.45)分,内收(89.21±2.48)分,前屈为(88.18±1.62)分,后伸为(36.20±1.45)分;对照组患者上肢外展为(20.40±2.42)分,内收(77.21±2.50)分,前屈为(76.20±1.65)分,后伸为(22.34±1.48)分。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比对照组高(外展:t=26.135,P=0.000;内收:t=34.077,P=0.000;前屈:t=51.809,P=0.000;后伸:t=66.894,P=0.000(P<0.05)。
2.2 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为78例(78.00%)、部分依从为20例(20.00%)、2例患者为不依从(2.00%)、观察组依从人数为98例(98.00%);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为72例(72.00%)、部分依从为18例(18.00%)、10例患者为不依从(10.00%)、观察组依从人数为90例(90.00%),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比对照组高,(2χ=5.674,P=0.017)(P<0.05)。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见表1。
在患者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极可能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出现障碍情况,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同时手术后治疗会对患者机体其他器官造成伤害,从而严重地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研究显示,在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指导患者完成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恢复训练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但是若未对患者展开全面的健康知识讲解,出院后未进行实时动态性地监测,未掌握患者康复锻炼实际情况,则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4,5]。
近年来,我国逐渐地引入延续性护理,不仅在住院期间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出更有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让患者在术后、出院后的各环节均能够得到医护人员优质的护理服务,显示延续护理的价值[6,7]。经过对患者运用康复训练计划,能够指导患者对日常行动进行锻炼,提高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规范性,并且能够让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提高身体恢复速度。同时在实施延续护理后,通过医护人员定时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联系,能够更加动态性地掌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且还能给予患者居家护理指导措施,让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见,在对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到积极改善作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见,在选择延续护理后,通过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地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对于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选择延续护理后,经过对患者定时地随访工作,确保延续护理更加准确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开展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上肢功能恢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慧敏,王佳,李素云.基于微信的医院家庭协作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2):63-66.
[2] 陈琪,彭丽雁,何玥,等.微信联合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5):109-113.
[3] 王静,袁美锦,罗宝萍,等.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空军医学杂志,2019,35(6):539-543.
[4] 赵小梅,赵鸿斌,徐春霞,等.皮硝外敷配合睡眠支架防治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6):108-111.
[5] 刘双婕,宋玉,刘京,等.微信随访式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2):35-37.
[6] 朱海燕,许凤波.健康教育的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及生活質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159-161.
[7] 陈静,李美鸽,常便利,等.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102-105.
[8] 李亭秀,谭虹虹,陈英,等.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19,17(19):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