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微生态及腹泻症状的影响

2021-12-13 05:19赵婷婷夏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1期
关键词:蒙脱石布拉酵母菌

赵婷婷 夏磊

(1河南省泌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泌阳463700;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河南郑州450000)

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Viral Enteritis,RVE)是导致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多发于秋冬季节[1]。3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具有母体被动免疫,故RVE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RVE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等症状,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及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2]。目前,蒙脱石散为临床常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可通过与肠道内黏液蛋白结合,有效提高黏膜的屏障功能,阻断病菌入侵。但有研究表明,单一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疗效有限,需联合其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3~4]。而布拉氏酵母菌散属于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加速疾病康复。鉴于此,本研究将蒙脱石散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应用于RVE患儿治疗中,探究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腹泻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月我院120例RVE患儿的资料,将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的62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58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病程1~4 d,平均(2.07±0.28)d;年龄6个月~3岁,平均(1.98±0.32)岁;无脱水症状20例,轻度脱水23例,中度脱水19例。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病程1~5 d,平均(2.10±0.29)d;年龄7个月~4岁,平均(1.96±0.33)岁;无脱水症状21例,轻度脱水20例,中度脱水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RVE的诊断标准[5];用药依从性较好;临床资料完整;腹泻次数>3次/d。(2)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胃肠道疾病;脓血便;近期使用过微生态制剂或抗真菌药物;寄生虫感染。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1.3.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20067391)治疗,1岁以下1袋/d,1~2岁1~2袋/d,2岁以上2~3袋/d,均分3次服用。连续治疗6 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国药准字SJ20150051)治疗,3岁以上,2袋/d,3岁以下1袋/d。连续治疗6 d。

1.4 评价指标(1)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6 d后的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乳杆菌、双歧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荧光定量。(2)采集治疗前、治疗6 d后清晨8:00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取血清,使用河北博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 细 胞 介 素 -6(Interleukin-6,IL-6)水平。(3)腹泻症状: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腹泻停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腹泻症状停止时间对比 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2.14±0.25)d,短于对照组的(3.89±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75,P=0.000)。

2.2 两组肠道微生态对比 治疗6 d后,两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道微生态对比(log拷贝数/0.05 g湿粪,±s)

表1 两组肠道微生态对比(log拷贝数/0.05 g湿粪,±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乳杆菌 双歧杆菌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58 62 t P治疗6 d后观察组对照组58 62 t P 7.31±0.78 7.34±0.75 0.215 0.830 8.74±0.82*8.01±0.80*4.935 0.000 7.19±0.74 7.15±0.78 0.288 0.774 7.96±0.83*7.55±0.71*2.914 0.004

2.3 两组炎症指标对比 治疗6 d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炎症指标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TNF-α(pg/ml) IL-6(ng/L)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58 62 t P治疗6 d后观察组对照组58 62 t P 4.21±0.46 4.24±0.43 0.369 0.713 2.06±0.25*3.13±0.30*22.826 0.000 160.27±15.33 159.84±14.91 0.156 0.877 68.21±6.17*93.68±9.37*17.459 0.000

3 讨论

RVE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可出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损伤,肠黏膜细胞脱落,并诱发肠道中水、电解质紊乱[6~7];同时,小儿肠黏膜细胞中双糖酶含量较低,更易出现双糖吸收障碍,导致肠液渗透压上升,最终引发腹泻症状。此外,轮状病毒感染后肠道黏膜被破坏,可造成肠道微环境的改变,致使肠道菌群、肠功能紊乱,加重腹泻症状[8]。目前,临床治疗RVE多以抗病毒、保护肠黏膜功能为主,却容易忽视对肠道优势菌群的调理,且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需探究更为合理的治疗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d后,观察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调节RVE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蒙脱石散为镁铝自然合成硅酸盐,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可有效吸附细菌肠毒素及病毒等复合物,且可随肠道蠕动正常排出,抑制病毒的扩散,减轻病毒对肠道的损伤;同时,蒙脱石散可结合肠道内黏液蛋白,保护肠黏膜,增强其屏障作用,加速黏膜上皮组织再生及修复,促进肠细胞正常吸收,进而减少水电解质流失,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而布拉氏酵母菌散是一种生理性真菌,服用后可有效抑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减少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在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侵袭与黏附,加快临床症状的消退;同时,布拉氏酵母菌散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并通过提高多胺类物质浓度,促进上皮细胞的成熟,缓解渗透性腹泻。因此,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可有效减轻患儿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布拉氏酵母菌散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繁殖,干扰核转录因子的转导通路,进而下调炎症介质的表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这对于重建肠黏膜屏障、延缓RVE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可有效调节RVE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减轻炎症反应,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猜你喜欢
蒙脱石布拉酵母菌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全国1 200例VVC致病菌的常见抗真菌药物MIC分析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吉米问答秀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酵母菌及其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