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类课文特质及教学策略探析

2021-12-13 08:33文|蔡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状物写景物象

文|蔡 晶

所谓写景状物类课文,是指教材中描写景色、事物类型的文章。如《四季之美》《海滨小城》《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是描写自然现象、地理环境、名胜古迹的,称作写景类文章;像《白鹭》《荷花》《赵州桥》等课文是描摹动物、植物、静物的,称作状物类文章。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皆隶属对物象的描写,行文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笔者将其二者关联,统称为写景状物类课文。

写景状物类课文在中高年级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以统编本教材为例,中年级写景状物类文章共计27 篇,高年级写景状物类文章共计13 篇,可见数量不少。

一、写景状物类课文的特质

1.物象特点独特

无论作者描摹的是景色还是事物,在文中皆抓住物象最典型的特点进行描绘,这些景或物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特点一目了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写作目的独特

作者写景状物时主旨鲜明,往往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或借物抒情,或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三月桃花水》《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四篇文章的情感色彩一致,都为了表达对自然景致、祖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

3.语言风格独特

写景状物类的文章语言很有特色。首先,语言具备科学性,遣词造句讲究准确性。如《蜜蜂》一文中“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里“左右”表示估算的数量,“好像”说明作者根据蜜蜂的动作进行了推测,体现了语言的严谨与科学。其次,语言具备生动性。如果文中都是数据、史实的罗列,必定枯燥无味。为了增强可读性,作者采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笔生动。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写鱼儿穿梭的样子,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像这样瑰丽的句子在写景状物类文中比比皆是,彰显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如《荷花》,在遣词造句上也有作者的智慧:虚实相生,实写加想象;句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善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语言生动而优美。

4.表达形式独特

在谋篇布局时,作者好比一个擅于布棋的高手,讲究策略。如为了表现物象特点,写几个方面,用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怎样写得有条理,各部分多与少如何分配,一切皆在作者的运筹帷幄之中。又如《火烧云》为了体现火烧云的变化之奇,详写火烧云的形态变化,略写颜色变化,有详有略,有点有面。全文按时间顺序推进,过渡巧妙,条理清晰,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文章的最佳范例。

二、写景状物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在当下教学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学生不喜欢写景状物文章,很多教师也不喜欢上,深究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很多教师将此类文章简单定位为美文,大量运用图片视频,帮学生了解物象特点,忽略对词句的玩味。对于文中意蕴深远的词句,学生难以入境,很难与作者有情感共鸣。教学中教师重内容轻形式,只关注语言内容,看不到作者独特的表达形式,学生的兴趣点没有被激发。这样的现象亟待变革。

1.品物象,揣摩特点

写景状物类文章,物象特点鲜明,作者凭借这样鲜明的特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弄清了这一点,便弄清了作者写的是什么,是读文的第一关键。如何让学生揣摩物象的特点呢?

(1)品词析句,把握特点。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紧扣文眼,反复读文,指导学生品词析句,准确真切地感受言语的深层意蕴和情味,这样,物象特点才能透过关键词句从纸上走进学生内心,入心才能入境,才能与作者感同身受。这一策略正契合了课标中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如《海底世界》,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一中心句展开描写。为了表现景色的奇异,作者从海底声音之奇、动物活动之奇、植物差异之奇、海底资源之奇四个方面来写。要想让学生如临其境,深刻感悟到“景色奇异”,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词语。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揣摩“窃窃私语”:先讨论“窃窃私语”在字典中的解释,然后结合语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接着联系上下文感受动物们发出了哪些声音,顺势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如果你戴上了水中听音器,你还可能听见哪些奇异的声音?最后诵读段落,内化语言。经历了这番品析,学生心中涌动出来的情感与作者达成共鸣: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2)美读成诵,内化语言。

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深刻体会到了物象特点,应当趁热打铁,把这些精准表现特点的优美文字美读成诵。通过诵读能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诵读能内化语言,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根基。正如吴忠豪教授所言,“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

诵读时,教师如何引导?关键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再现情景,熟读基础上巧记妙背。例如,背诵《火烧云》的第3~6 自然段,可设计两个层次的背诵形式。一种是提纲式,将关键词语罗列,利于学生记诵;第二种是小组竞赛背诵,扩大学生背诵面,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所有写景状物类文章,都应重视诵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味道,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2.品语言,探究写法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的确,我们的学生很容易知道写了什么,却不知道是怎么写的。学习课文既要得言,也要得法,追求言意兼得。

(1)鉴赏词句,推敲写法。

作者在遣词造句中有很多表达的独特之处,而这些表达形式是学生容易忽视的。教者除了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感悟深刻的内涵,还应该引导学生鉴赏词句的表达形式。

如《观潮》有一段关于潮来时的描写:“那些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一段简短的文字描写非常有特色。首先,形象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白浪比作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可见潮来时水势浩大,气势恢宏。把声音形容如同山崩地裂,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其次,大量运用四字词语,如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用词凝练有力,引人遐想,表现出潮水来时的迅猛与壮观,震撼人心。教学时,理应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语言密码,循此表达方式,展开续写,提升学生表达的能力。

(2)聚焦篇章,捕捉思路。

阅读教学不应只停留在鉴赏词句中,还应聚焦篇章,引导学生理清全文如何谋篇布局。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则游记,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捕捉作者的游踪。可以让学生画出作者游玩的线路图,再在线路图上标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

3.练表达,迁移写法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切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在实践中训练。要在实践中学语文,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吴忠豪教授认为:学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表达。学生探究写法,从读学写,停留在认知状态;还应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让写深化读。

(1)异中求同,追求形似。

教学中可利用不同语境引导学生迁移作者的写法,允许学生依葫芦画瓢,追求形似。例如,依照《海上日出》创设相似的语境写《海上日落》,让学生观察视频中海上日落的情景,再仿照作者的表达形式,先仿说第1 自然段,再仿写第2、3 自然段,继而完成整个篇章的创作。当然,要想做到形似,写后反馈评价尤为关键,要用评价来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再生长。

(2)同中求异,仿中有创。

教者还应清晰地认识到,学生的语用能力不能停留在形似层面上,应走向语用的深度建构,追求仿中有创。例如,仿写《我们奇妙的世界》,学生开篇如出一辙地采用了这样的句式:“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教学时可以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富有灵性的开头方式。这时,可以将多篇写景文章的开头作对比阅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开头可以多样表达,只要是基于表达的需要,应不拘一格。然后让学生仿写创编,开头一定会更鲜活。

教学写景状物类课文,当从此类文章独特的价值出发,“品物象,揣摩特点;品语言,探究写法;练表达,迁移写法”,方能让学生沉醉其中,笑看风景这边独好。

猜你喜欢
状物写景物象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写景的妙招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小学生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